- 年份
- 2024(2398)
- 2023(3409)
- 2022(2940)
- 2021(2772)
- 2020(2518)
- 2019(5722)
- 2018(5673)
- 2017(11411)
- 2016(6295)
- 2015(7248)
- 2014(7326)
- 2013(7466)
- 2012(6700)
- 2011(5805)
- 2010(6133)
- 2009(5952)
- 2008(6931)
- 2007(6150)
- 2006(5514)
- 2005(5273)
- 学科
- 管理(23023)
- 济(22381)
- 经济(22336)
- 业(22117)
- 企(20084)
- 企业(20084)
- 财(12811)
- 务(10082)
- 财务(10066)
- 财务管理(10046)
- 企业财务(9306)
- 方法(8583)
- 制(6968)
- 数学(6703)
- 数学方法(6520)
- 农(6447)
- 中国(6047)
- 学(5731)
- 业经(5530)
- 贸(5291)
- 贸易(5285)
- 易(5182)
- 银(5011)
- 银行(5011)
- 体(4554)
- 理论(4486)
- 行(4335)
- 会计(4176)
- 农业(4004)
- 税(3984)
- 机构
- 学院(88330)
- 大学(86318)
- 济(34901)
- 经济(33992)
- 管理(33342)
- 理学(27361)
- 理学院(27096)
- 研究(27021)
- 管理学(26661)
- 管理学院(26500)
- 中国(24732)
- 财(23842)
- 京(18521)
- 财经(16694)
- 江(15517)
- 经(14719)
- 所(14541)
- 科学(14519)
- 中心(13617)
- 北京(12424)
- 州(12236)
- 财经大学(11792)
- 研究所(11690)
- 会计(11130)
- 农(11085)
- 范(10843)
- 师范(10796)
- 省(10486)
- 商学(9850)
- 商学院(9784)
- 基金
- 项目(46916)
- 研究(37121)
- 科学(36243)
- 基金(33037)
- 家(27573)
- 国家(27299)
- 科学基金(23543)
- 社会(22610)
- 社会科(21287)
- 社会科学(21279)
- 省(18231)
- 教育(17359)
- 基金项目(16833)
- 编号(16402)
- 划(14931)
- 成果(14901)
- 自然(14734)
- 资助(14364)
- 自然科(14319)
- 自然科学(14317)
- 自然科学基金(14065)
- 课题(11368)
- 性(11089)
- 部(10727)
- 项目编号(10407)
- 重点(10371)
- 年(9596)
- 发(9471)
- 人文(9426)
- 教育部(9425)
共检索到152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刘荣
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也相应设置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使用有利于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当存在跨会计期间处置资产或负债(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下同)的情况时,可能存在上期已转入"本年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期重新转回到"投资收益"的问题,这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带来了困扰。本文在剖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内涵和会计处理实质的基础上,总结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后,提出了解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桂洁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在其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处置相关资产时将原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金额转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账户;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若有余额,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在此种规定下,不跨期处置相关资产时账务处理相对简单,无争议。但在跨期处置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获宝 魏美昂
本文对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与出售在不同会计期间账务处理和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跨期账务处理和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现行规范所规定的处理方式的利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姜海华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账务处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主要用来核算下列有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或金融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的具体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主要账务处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范云飞
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反映企业持有资产价值增减的科目。根据准则规定,期末应当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转入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时军
新准则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指定为以公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辉利 付娆 刘萌
现有公允价值列报存在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可能导致利润的大幅波动、容易成为利润操纵的对象以及增加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的工作量等问题。对此,提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表中列报的改进意见,使得利润表能够以更加清晰的层级列报,且可操作性较强,以提供与决策更加相关的信息,减少报表粉饰的可能和所得税计算的工作量。
关键词: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列报 改进意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莲美
随着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将会进一步扩大。两者间差距的扩大将导致财务核算和纳税调整等成本的增加,那么是否应该顺应市场化建设的潮流,促进税收法规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与会计准则趋同,即承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呢?本文在系统分析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征减税的利弊效应、操作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 征税 减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奇杰
人民币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在约定的一段时间内,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在一笔名义人民币本金数额的基础上互相交换具有不同性质的人民币利率(浮动利率或固定利率)款项的支付。典型的人民币利率互换是在交易中交易双方无论在交易的初期、中期还是末期都不交换人民币本金,交换的是人民币的利率,交换的利息现金流量按一定数量的名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龙艳 蒋葵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导致了未实现损益的产生,然而将未实现损益计入当期损益,无疑会影响利润的质量,使财务报告利润信息的可靠性降低。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备受质疑并引起争议。文章在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基础上,对如何处理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未实现损益,以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及如何完善相关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信息质量 谨慎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巩海霞 朱学义
新《企业会计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但笔者认为,期末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在报表上反映有以下两种表述需要深化:(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姬海莉
一、盈余及盈余质量影响因素(一)盈余及盈余质量概述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在《会计理论结构》中谈到:盈余或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利润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工作的重心,利润表是财务报表的中心,因此报告盈余的质量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盈余质量是指财务报告使用者根据各种信息感知报告盈余与未来盈利预期的关联程度,Hawkins(1998)认为盈余质量高的公司有以下特征:具有持续稳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建勇
在财务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企业利润表中单独反映,与营业收入、投资收益等并列,共同计入营业利润。本文结合案例讨论企业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时,之前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否需要转出至投资收益或其他业务收入,并讨论两者的会计处理是否应当遵循相同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连晓姝 张建平
本文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选取2009-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比研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考虑公允价值转回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高管薪酬尤其是董事长薪酬、总经理薪酬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财务总监薪酬的相关关系不太显著。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仍存在过度集权的问题,分权管理模式不完善。而不论是否考虑转回,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其他盈余与高管薪酬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也表明影响高管薪酬的主要还是企业的真实盈余,而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任鹏
2007年是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第一年。新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股份支付、生物资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换,特别是金融工具的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