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2)
2023(12349)
2022(10261)
2021(9271)
2020(7513)
2019(17211)
2018(16686)
2017(31852)
2016(17077)
2015(19087)
2014(18707)
2013(18606)
2012(17852)
2011(16365)
2010(16590)
2009(15153)
2008(15356)
2007(13758)
2006(12464)
2005(11508)
作者
(52328)
(43654)
(43300)
(41064)
(28132)
(20867)
(19495)
(16711)
(16612)
(15720)
(15191)
(14782)
(14377)
(14003)
(13967)
(13414)
(12947)
(12874)
(12727)
(12553)
(11042)
(11000)
(10724)
(10284)
(9894)
(9786)
(9744)
(9667)
(8967)
(8806)
学科
(75027)
经济(74935)
(51023)
管理(50983)
(42424)
企业(42424)
方法(26745)
中国(22985)
数学(22309)
数学方法(22071)
(21209)
(20376)
地方(20295)
业经(18572)
(17091)
(16472)
(15341)
银行(15296)
(15288)
金融(15287)
(14832)
(14410)
财务(14379)
财务管理(14347)
农业(14051)
企业财务(13874)
(13015)
贸易(13002)
(12514)
(12035)
机构
大学(250571)
学院(250382)
(102077)
经济(99980)
研究(93587)
管理(90765)
理学(76934)
理学院(75928)
管理学(74594)
管理学院(74123)
中国(72280)
科学(57450)
(54799)
(50894)
(49111)
(46650)
研究所(44256)
中心(41785)
(39940)
财经(39498)
业大(37136)
农业(36466)
(36065)
北京(35171)
(34450)
(34110)
师范(34019)
(31757)
经济学(31476)
(29903)
基金
项目(162475)
科学(128140)
基金(118265)
研究(116847)
(105259)
国家(104328)
科学基金(88068)
社会(74815)
社会科(70840)
社会科学(70820)
(62961)
基金项目(61716)
自然(57445)
自然科(56112)
自然科学(56090)
自然科学基金(55145)
(54353)
教育(53068)
资助(48386)
编号(45712)
(40003)
成果(38477)
重点(37605)
(36053)
(34004)
课题(33294)
创新(31767)
发展(31597)
科研(31197)
国家社会(31124)
期刊
(121814)
经济(121814)
研究(79124)
中国(55579)
(43721)
学报(43554)
(40712)
科学(39252)
管理(36193)
大学(32621)
学学(30805)
(30117)
金融(30117)
农业(29628)
教育(28530)
业经(20632)
财经(20356)
经济研究(19632)
技术(19436)
(17460)
(16059)
问题(15468)
(12531)
(12283)
世界(12138)
技术经济(11695)
国际(11516)
科技(11252)
商业(11232)
理论(11199)
共检索到395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金若  辛清泉  童一杏  
基于财务会计数据生成逻辑,本文首先讨论了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的确认及其"转回"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变量,重新检验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信息对股票报酬和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避免了直接利用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检验造成的错误解释公允价值涨跌信息价值的后果。我们提供的证据并不支持以前的研究发现。总体上,这类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对股票年度报酬及高管薪酬总额都没有显著影响。这一新的发现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实施对我国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影响较小的事实一致。该研究重申了会计信息生成过程对设计研究变量的重要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连晓姝  张建平  
本文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选取2009-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比研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考虑公允价值转回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高管薪酬尤其是董事长薪酬、总经理薪酬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财务总监薪酬的相关关系不太显著。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仍存在过度集权的问题,分权管理模式不完善。而不论是否考虑转回,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其他盈余与高管薪酬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也表明影响高管薪酬的主要还是企业的真实盈余,而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海宗  张攀  
本文从中国平安"高管高薪"事件入手,结合我国制度环境下公允价值运用背景,分析高管薪酬对不同盈余项目的敏感性。研究发现:①高管薪酬对不同盈余项目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由于委托人的非理性,高管薪酬对于含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盈余项目具有更高的业绩敏感性;②市场低迷(金融危机)时期,高管薪酬对含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盈余项目并没有如前人所述的"粘性";③高管薪酬对不同金融资产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中国平安而言,最敏感的项目是衍生金融工具,其次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然后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凤英  李佳  
将管理层薪酬与企业公允价值相关联是我国企业薪酬契约完善化的表现,也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完善,金融对企业管理嵌入程度加深的表现。但是,管理层薪酬与公允价值建立关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道德风险与薪酬粘性等的存在制约着我国公允价值在管理层薪酬契约中作用的发挥。文章通过理论假设与建模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探究公允价值与管理层货币薪酬之间的相关关系。针对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特别是公允价值损益为负的上市公司进行数据收集与研究,探讨我国公允价值在管理层薪酬衡量过程中的局限之处,为完善我国管理层薪酬契约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凤英  李佳  
将管理层薪酬与企业公允价值相关联是我国企业薪酬契约完善化的表现,也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完善,金融对企业管理嵌入程度加深的表现。但是,管理层薪酬与公允价值建立关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道德风险与薪酬粘性等的存在制约着我国公允价值在管理层薪酬契约中作用的发挥。文章通过理论假设与建模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探究公允价值与管理层货币薪酬之间的相关关系。针对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特别是公允价值损益为负的上市公司进行数据收集与研究,探讨我国公允价值在管理层薪酬衡量过程中的局限之处,为完善我国管理层薪酬契约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永杰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5年我国A股上市并持有公允价值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两类公允价值变动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到我国特有的国情和经济制度,对比了不同终极控制人性质下公允价值损益与高管薪酬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高管报酬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大于真实性盈余与其的相关系数;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高管报酬相关但不显著,其相关系数要小于真实性盈余与高管报酬之间的相关系数。国有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边度与高管报酬之间的相关程度要小于非国有企业,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国有公允价值变动与其的相关程度没有明显的区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永杰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5年我国A股上市并持有公允价值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两类公允价值变动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到我国特有的国情和经济制度,对比了不同终极控制人性质下公允价值损益与高管薪酬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高管报酬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大于真实性盈余与其的相关系数;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与高管报酬相关但不显著,其相关系数要小于真实性盈余与高管报酬之间的相关系数。国有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边度与高管报酬之间的相关程度要小于非国有企业,而计入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浩  王伟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股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超额雇员问题的影响,对2003年至2008年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员工人数进行配对比较研究。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低的高管平均薪酬,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雇佣了更多的员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璐芳  朱国泓  
实证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不仅源于代理问题,而且与高管的薪酬激励也密切相关。高管薪酬与过度投资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呢?本文首先对高管过度投资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再建立高管薪酬追求与董事会监管之间的博弈模型,认为国企高管倾向于采用过度投资来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效用函数模型,从原因和经济后果两方面剖析和证明了高管薪酬追求与国企过度投资规模之间的有关命题,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秋  
本文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为例,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择时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动机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诱发了管理层的私利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管理层通过择时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达到避免业绩下滑的目的;业绩下滑越严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越高;同时,管理层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中获得了薪酬激励,尤其在业绩下滑的公司,高管薪酬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的敏感系数显著大于对其他盈余项目的敏感系数。本研究从契约有用性视角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有助于强化对上市公司机会主义会计行为的监管,改善薪酬契约这一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邹海峰  辛清泉  张金若  
本文选取2007-2008年受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影响的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企业财务业绩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契约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不需要为短期投资性资产(或负债)的损益承担责任,其货币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财务总监负责企业资金运作,其货币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间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证据表明,财务总监货币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间的敏感性要小于与正常经营活动营业利润间的相关性。上述发现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制定区分了不同岗位高管的职责范围,以及财务业绩中不同组成部分的信息含量,这一发现与委托代理理论相一致,表明了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晖  杨静  
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公允价值信息成为高管薪酬考评中不容忽视的新因素。以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变量,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不相关);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高管薪酬存在差异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整体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不显著,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震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高成长公司竞争者人数的增加、公司所处地区发达程度的提高和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高管层级差报酬会随之增加;随着低成长公司竞争者人数的增加和公司所处地区发达程度的提高,公司高管层级差报酬会随之增加;高成长公司和低成长公司在赋予高管层级差报酬影响因素的权重上没有显著差别;高成长公司的高管层级差报酬与公司市场业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低成长公司的高管层级差报酬与公司每股收益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竞赛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成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春雷  马林梅  
笔者通过数学模型推演,从理论上分析不同监督力情况下高管减薪的后果,研究发现:在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高管减薪能够导致高管控制权收益对薪酬的替代,替代作用产生了负的激励效果,并且替代程度越大,负向激励效果越明显;监督力的强弱是决定替代程度大小的关键因素,不变或弱化的监督力能够强化高管控制权收益对薪酬的替代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监督力在减薪前后如何变化,限薪令都可能是一项失败的政策,类似于中国这样已经颁布限薪令的国家,在限薪的同时应该大力加强对高管的监督力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智颖  孙世敏  
以2015—2017年发生高管股票减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收益风险偏好和薪酬外部公平性对高管股票减持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倾向于在股价和内外部风险较高时减持股份;薪酬外部公平性对高管股票减持强度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劣势不公平时二者呈倒U型关系,优势不公平时二者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得知,薪酬劣势不公平程度较大时,高管减持行为由收益追逐转为损失规避;薪酬优势不公平状态下,风险规避是高管减持的主要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