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8)
2023(14067)
2022(12134)
2021(11424)
2020(10090)
2019(23353)
2018(23328)
2017(45716)
2016(24396)
2015(27562)
2014(27462)
2013(27167)
2012(25121)
2011(22398)
2010(22554)
2009(21419)
2008(21513)
2007(19054)
2006(16329)
2005(14781)
作者
(68573)
(57115)
(57101)
(54566)
(36322)
(27305)
(26497)
(22332)
(21499)
(20710)
(19322)
(18903)
(17980)
(17902)
(17805)
(17541)
(17366)
(16875)
(16626)
(16416)
(14080)
(13991)
(13809)
(13008)
(12842)
(12836)
(12757)
(12717)
(11417)
(11344)
学科
(98154)
经济(98041)
管理(74967)
(72261)
(59930)
企业(59930)
方法(49484)
数学(43227)
数学方法(42726)
(31711)
(25932)
中国(25446)
(22034)
财务(21979)
财务管理(21929)
(21147)
贸易(21140)
业经(20872)
企业财务(20753)
(20636)
(19631)
(19548)
(17273)
银行(17246)
农业(17096)
(16485)
金融(16482)
理论(16293)
(16139)
地方(15780)
机构
大学(351943)
学院(350301)
(144834)
经济(141844)
管理(139914)
理学(120444)
理学院(119221)
管理学(117335)
管理学院(116672)
研究(109560)
中国(86075)
(73093)
(72545)
科学(63870)
财经(57419)
(54334)
中心(52429)
(51820)
(51257)
(51119)
研究所(48461)
业大(48308)
北京(45945)
(44197)
经济学(43853)
师范(43777)
财经大学(42458)
(41072)
农业(40383)
经济学院(39886)
基金
项目(226888)
科学(179309)
研究(167384)
基金(166471)
(143482)
国家(142293)
科学基金(123331)
社会(106112)
社会科(100620)
社会科学(100592)
基金项目(88237)
(87186)
自然(79988)
教育(78395)
自然科(78179)
自然科学(78157)
自然科学基金(76790)
(73744)
编号(69996)
资助(68548)
成果(57174)
(51542)
重点(50574)
(47270)
(46963)
课题(46169)
教育部(44823)
科研(44033)
项目编号(44004)
人文(43861)
期刊
(153910)
经济(153910)
研究(99518)
中国(61453)
(60719)
学报(49883)
管理(49565)
科学(45611)
(44423)
大学(38169)
学学(35724)
教育(33409)
(32879)
金融(32879)
技术(30407)
农业(30337)
财经(28462)
业经(25295)
经济研究(25270)
(24222)
问题(21048)
(19759)
会计(19585)
图书(19297)
财会(18633)
国际(18438)
理论(18275)
技术经济(17435)
统计(17421)
商业(16785)
共检索到514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翯  孙光国  
本文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我国资本市场对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存在"功能锁定"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具有相似净资产回报率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比重显著不同的分组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投资者并不能透彻地理解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他们仅关注上市公司盈利的表象而并不能"看穿"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非持续的盈利。对于公允价值信息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确存在"功能锁定"的现象。本文又采用观察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与利润总额之比与年市盈率的关系的方法检验了本文得出的结论,也证明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功能锁定"现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翯  
本文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公允价值信息带来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理解相对浅显的监管要求以及直接与公允价值相关的监管要求更为容易,也会做出正面的市场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反应比较一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市场反应。本文针对研究结论和我国国情对准则制定者和监管部门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永泽  孙翯  
本文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报告信息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未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本文针对研究结论和我国国情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岚  詹二妹  余希  
FSB倡导在建立全球统一高质量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范围应该进一步扩大,IASB对金融工具的重分类的规定,也体现了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大化。我国提出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表明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立场。路线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这是否预示着我国也将进一步扩大公允价值计量使用领域。本文用SWOT分析方法,就当前我国扩大公允价值使用的优势、劣势及存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目前还不具有进一步扩大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邓娜  
新会计准则的调整使得企业公允资产价值波动处在不同的列报位置,由于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下呈现出不同的列报波动需求,本文对这一波动下的市场效应进行了探讨。通过对2009-2013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下的市场效应进行分析发现:直接计入利润表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会带来过度的市场效应;单独计入资本公积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所带来的市场效应不足;同时计入利润表与资本公积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会带来充分的市场效应。组织变革审计师品牌认同财务报告可比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月娥  
在资本市场上,信息的有用性在于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增量信息,改变他们的信念和行为,并最终体现到股票交易量和股价的变动上。我国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实施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简称新准则),对于按新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是否有所增加而进行研究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基于投资者反应视角,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总体来看大于实施前的,但差异并不显著,并呈逐期递减的趋势。此外,实证结果还显示:企业盈利能力仍然是被关注的主要指标,说明在财务报告的编报方式从信息观向计量观转变的同时,我国的投资者反应滞后,对会计信息的关注点并未实现同步转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汪祥耀  骆铭民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自然就应走向国际化。如何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东风,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分析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化形势的基础上,比较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并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一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秀丽  彭丽莎  
本文介绍了我国会计准则从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变迁过程,并阐述了由此变迁引发的关于会计技术的属性、趋同中的差异、准则制定权之争、新准则实施会计环境和会计教育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锦芳  
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是否存在着差异及差异存在原因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对投资业务、固定资产业务和无形资产、存货业务的具体准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差异,并结合我国会计环境对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宁  
本文选取2001-2016年国内A股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对投资者保护、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企业盈余质量三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程度越高,企业的盈余管理质量越高;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企业的盈余管理质量越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显著增强投资者保护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邓秋梅  吴祖耀  
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却倍受责难,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完善统一公允价值成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公允价值会计如何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会计领域中发挥作用也成为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及其外部应用坏境出发,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红卫  
建立全球性的通用会计准则已成为趋势。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是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内容,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两者基本分类之间既高度相关,又显著差异,遵循着对应设置、拆分配比、拆分单列、损益合并、权益合并、考虑特殊六条演进路径。本文首先从设置目标、服务对象、具体用途三个方面规范研究,为两者基本分类差异提供合理理论解释,提出会计要素具有鲜明的外部性、高层级、统一性特征,而会计科目则具有鲜明的内部性、低层级、灵活性特征;其次,以生产制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形成过程为例的实证研究,为两者基本分类差异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红卫  
建立全球性的通用会计准则已成为趋势。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是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内容,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两者基本分类之间既高度相关,又显著差异,遵循着对应设置、拆分配比、拆分单列、损益合并、权益合并、考虑特殊六条演进路径。本文首先从设置目标、服务对象、具体用途三个方面规范研究,为两者基本分类差异提供合理理论解释,提出会计要素具有鲜明的外部性、高层级、统一性特征,而会计科目则具有鲜明的内部性、低层级、灵活性特征;其次,以生产制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形成过程为例的实证研究,为两者基本分类差异提供充分实务论证;最后,通过中、美会计要素基本分类对比,提出加快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基本分类改革,对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春华  
进入21世纪,会计国际化的活动开始进入最高阶段,即会计准则全球趋同的新阶段。为了适应这种新趋势,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完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会计革命。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第二次会计革命的任务和目的,并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分析了这次会计革命的深远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慧瑜  
笔者通过研究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中国会计准则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以及中国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试图探索出能够推进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发展,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