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0)
2023(8801)
2022(7355)
2021(6940)
2020(6035)
2019(13735)
2018(13282)
2017(26263)
2016(13410)
2015(15034)
2014(14696)
2013(14228)
2012(12551)
2011(10684)
2010(10730)
2009(10104)
2008(8765)
2007(6692)
2006(5131)
2005(4096)
作者
(32991)
(27555)
(27169)
(26152)
(17472)
(12980)
(12550)
(10823)
(10544)
(9572)
(9493)
(9196)
(8457)
(8294)
(8270)
(8196)
(8042)
(8022)
(7778)
(7764)
(6579)
(6533)
(6438)
(6353)
(6181)
(6147)
(5871)
(5850)
(5441)
(5435)
学科
(50451)
经济(50401)
管理(42178)
(40473)
(35295)
企业(35295)
方法(28409)
数学(25404)
数学方法(25066)
(17927)
(13786)
财务(13756)
财务管理(13732)
企业财务(12904)
(12051)
中国(11269)
业经(10787)
(9341)
贸易(9337)
(9143)
(8720)
技术(8299)
理论(8192)
农业(8183)
(7801)
(7700)
金融(7699)
环境(7665)
地方(7628)
(7555)
机构
学院(175862)
大学(174154)
管理(75641)
(73352)
经济(72109)
理学(67037)
理学院(66496)
管理学(65487)
管理学院(65158)
研究(46617)
中国(38910)
(37043)
(33195)
财经(29905)
(27351)
科学(25925)
中心(24955)
(24090)
业大(23534)
经济学(23260)
财经大学(22588)
(21968)
经济学院(21243)
商学(21077)
商学院(20898)
(20521)
经济管理(20378)
师范(20334)
(20003)
北京(19318)
基金
项目(127905)
科学(103525)
基金(96443)
研究(95716)
(82247)
国家(81573)
科学基金(73241)
社会(63754)
社会科(60630)
社会科学(60617)
基金项目(51866)
(49257)
自然(47102)
自然科(46101)
自然科学(46091)
自然科学基金(45253)
教育(45029)
(41069)
编号(38463)
资助(37995)
(29575)
成果(29257)
重点(28345)
(27836)
国家社会(27189)
教育部(26580)
人文(26490)
(26444)
创新(25898)
科研(25368)
期刊
(67843)
经济(67843)
研究(46868)
(34065)
中国(26368)
管理(25802)
学报(21771)
科学(20892)
(18495)
金融(18495)
大学(18427)
(18001)
学学(17598)
技术(15964)
财经(14635)
教育(14610)
会计(14272)
财会(12837)
(12420)
业经(11884)
农业(11844)
经济研究(11322)
问题(9183)
理论(8738)
通讯(8655)
会通(8626)
(8523)
技术经济(8226)
实践(8079)
(8079)
共检索到237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晓艳  
本文基于发生在美国并以之为导火索很快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视角,围绕再次上演的会计界与金融界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论争,分析了次贷危机形成的直接诱因,针对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议,阐述了如何面对挑战和考验,须明确的认识和观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崔仙玉  
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不但重创了美国经济,而且有可能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本文从会计角度对次贷危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牛华勇  裴艳丽  
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一项标志同时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允价值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其发展主要受到决策有用观的影响。在我国,公允价值应用中主要存在着将公允价值与市价和评估值相混淆的问题。虽然在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受到一些质疑,但从长期来看公允价值更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黄世忠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由于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程晓佳  徐星美  赵兰芳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初现到如今大范围恶化,并向实体经济转移,探寻次贷危机根源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公允价值会计成为"替罪羊"。次贷危机暴露出哪些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鹏飞  
本文从会计角度对次贷危机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虽较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更具相关性,但其在提高资产负债相关性的同时却降低了收益质量,从而降低了投资有效性。本文建议改进公允价值基础上的披露形式并引入VaR披露模式,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亚干  
面对不断扩大的次贷危机,某些金融界人士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这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本文在剖析公允价值计量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基础上,指出公允价值计量是全球经济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体现公司财务状况的相对较佳的计量方法。我们不应完全抛弃或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情况,本文提出我国必须关注各国的现实选择,尽快完善相关会计规定,加强金融监管,逐步推行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蕾  
次贷危机的影响从金融市场逐渐扩大至实体经济,理论界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而理论界对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争议颇多。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首先分析次贷危机的成因,并探讨在次贷危机中体现出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在肯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同时提出完善该计量模式的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江龙  刘丹丹  于红雨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缺陷在这次席卷全美的次贷危机中暴露无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从之前的备受推崇到现在的备受质疑。本文对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暴露出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与决策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是完善和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沛杰  平一鸣  
文章分析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所暴露出来的内在缺陷,肯定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继续运用的价值,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改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相关对策,为我国正确认识和运用公允价值提供了思路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吴金龙  余利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避免本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思考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目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志卫  
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成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之争是由于其尚存在缺陷所致。但这些缺陷的存在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的问题,而是公允价值和行为金融(非理性投资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非理性投资行为和套利限制的存在,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内在价值;非理性投资行为造成了市场的异常波动,从而导致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应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和确认方式,及加强投资者教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思淼  
无论是在实务界与监管机构之间、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会计实务操作者之间,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始终存在着不同意见。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一些企业、机构以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钟伟  顾弦  
次贷危机爆发后,关于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否恶化了金融危机的问题,引起了广泛争议,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的界定及近期的修正;然后从公允价值与金融周期波动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记账法的优势与缺陷,及其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影响;最后,我们尝试提出了缓解公允价值顺周期性的初步思路,并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给出了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