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3)
2023(9220)
2022(7773)
2021(7250)
2020(6292)
2019(14303)
2018(13806)
2017(27247)
2016(13858)
2015(15400)
2014(14985)
2013(14422)
2012(12634)
2011(10643)
2010(10298)
2009(9062)
2008(9117)
2007(7151)
2006(5531)
2005(4561)
作者
(33862)
(28247)
(27814)
(26931)
(18031)
(13326)
(12891)
(11112)
(10787)
(9788)
(9752)
(9339)
(8729)
(8537)
(8462)
(8427)
(8417)
(8260)
(8043)
(7974)
(6750)
(6647)
(6543)
(6495)
(6409)
(6359)
(5970)
(5940)
(5577)
(5526)
学科
(53179)
经济(53127)
管理(45703)
(42361)
(37457)
企业(37457)
方法(29452)
数学(26380)
数学方法(26021)
(20280)
(15731)
财务(15700)
财务管理(15670)
企业财务(14796)
(11945)
中国(11817)
业经(11091)
(9553)
(8716)
贸易(8711)
(8650)
(8518)
理论(8472)
技术(8285)
(8270)
银行(8267)
农业(8040)
环境(7987)
(7798)
地方(7729)
机构
学院(181352)
大学(179740)
管理(77373)
(75871)
经济(74571)
理学(68180)
理学院(67605)
管理学(66570)
管理学院(66218)
研究(48640)
(40228)
中国(39545)
(34355)
财经(31888)
(29167)
科学(27072)
中心(25151)
(24399)
经济学(24213)
财经大学(24072)
业大(23427)
经济学院(22129)
商学(21703)
商学院(21518)
(21065)
(21047)
师范(20870)
(20687)
经济管理(20509)
北京(20274)
基金
项目(130692)
科学(105942)
基金(98805)
研究(97731)
(84309)
国家(83603)
科学基金(75174)
社会(65117)
社会科(61948)
社会科学(61933)
基金项目(52900)
(49969)
自然(48469)
自然科(47371)
自然科学(47362)
自然科学基金(46501)
教育(45849)
(41751)
资助(39216)
编号(39051)
(30116)
成果(29769)
重点(29049)
(28291)
国家社会(27857)
教育部(27106)
人文(27035)
(26885)
创新(26370)
科研(25766)
期刊
(71049)
经济(71049)
研究(48975)
(37794)
中国(27484)
管理(26966)
学报(22187)
科学(21523)
大学(18606)
学学(17852)
(16366)
技术(16319)
(16129)
金融(16129)
财经(15920)
会计(15132)
教育(14828)
财会(13965)
(13501)
经济研究(12599)
业经(11929)
农业(11262)
问题(9484)
通讯(9385)
会通(9356)
(8819)
理论(8722)
技术经济(8627)
统计(8113)
实践(7911)
共检索到245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永鹏  刘辉  
一、引言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有三方面的特性:公允性、反映真实性、估计性。SFAS157(2006,9)和SFAS159(2007,2)以及FASB和IASB都极力倾向于在金融工具和一些特定的项目采用公允价值。其中SFAS159允许和鼓励企业在金融资产和负债中采用公允价值。SFAS159中认为在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相关性,因为公允价值反映的企业现金流量而不是过去的交易。在SFAS159中认为,历史成本在评价企业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鹏  
公允价值会计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一种会计计量方式,其会计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资产减值会计建立的基础是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会计理念的不同导致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和资产负债观在某些方面是分离的。所以有必要将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在资产负债观的基础上统一。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应当将资产减值会计建立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之上,按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期末价值,并将其计量的差额应当记入"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当中,即直接记入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利润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钟高  陈晓丽  
本文以2007年至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此间在样本公司披露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数据,研究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公允价值的使用降低了会计稳健性,而分项检验结果则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降低了会计稳健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提高了会计稳健性。从会计稳健性单向的不对称确认到公允价值计量双向的对称确认,公允价值的修正作用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静如  黄世忠  
在近几年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被指责为扩大了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即具有顺周期效应。本文通过模拟正常的商业周期以及极端条件下的商业周期,比较了完全公允价值、混合计量属性两种计量模式对银行资产负债表波动性的不同影响。模拟的结果揭示了虽然应用公允价值会计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是该波动反映了经济体自身波动,波动也不一定具有顺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公允价值会计并非必然导致顺周期效应的结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南召凤  
金融危机过后,公允价值会计被认为是扩大资产负债表波动性的根本原因,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和会计业界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较为常见的计量模式对资产负债表不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允价值会计的确会增加资产负债表的不稳定性,不过这一波动并不一定是顺周期性,影响波动幅度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环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琳  刘君  
新会计准则已将资产负债观的收益核算理念全面渗透到所得税会计核算中。本文以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为前提,在对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确认、计量和列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辉  高克智  王斌  
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实务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之间存在冲突,导致了报表使用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误解和误用,使公允价值计量备受质疑。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和可靠性。在难以克服公允价值计量固有缺陷的前提下,唯有回归会计视角,改进现行实务,提高公允价值信息含量,消除报表使用者信息理解上的偏差,才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最佳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罗朝晖  
本文介绍了我国政府会计中资产与负债的范畴及政府资产、负债计价的必要性,对现有政府资产与负债计价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政府资产与负债计价中引入公允价值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贞  任汝娟  
现行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观对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影响日益明显,而资产负债观要求信息能以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最相关的方式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本文基于这一观点,通过辨析现行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指出现行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结合例子提出相应的会计处理意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陶勇  
按照资产负债观的收益理念,会计收益(即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即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表现为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本文从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环节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归纳了资产负债观下的暂时性差异与收入费用观下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异同。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陶勇  
按照"资产/负债观"的收益理念,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表现为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本文从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再确认环节对暂时性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归纳了"资产/负债观"下的暂时性差异与"收入/费用观"下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异同。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伍刚  
本文从分析面值与现值的关系出发,揭示了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的实际利率法的不足,并提出了新的实际利率法。同时,还探讨了对负债的现值计算的有关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荣林  
与通常采用风险调整贴现率对未来现金流进行定价不同,本文采用先估计未来各种可能情形产生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及概率,在此基础上,使用无风险利率对各种情况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贴现,然后根据概率求出加权平均数,最后对该平均数进行风险边际和服务边际调整,得出负债的公允价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志伟  刘正华  
本文从估值角度入手,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解析负债的结构,对负债的边界及其计量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是否承担风险是判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理论标准;然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发展,却导致了现实中存在承担风险的负债合同,会计需要把握实质重于形式的边界,对这类金融工具进行忠实反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类负债时,其市价波动源于公司价值,这部分波动不应计入当期损溢或其他综合收益,而应计入资产。未来尚需严密的理论分析和创新的研究设计,以进一步认识承担风险的负债的计量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仕清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废除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依据,从资产与负债的定义出发,强调在每一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所引发的未来期间所得税的流入或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