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3)
- 2023(16222)
- 2022(13980)
- 2021(13053)
- 2020(11221)
- 2019(26041)
- 2018(25726)
- 2017(50273)
- 2016(27128)
- 2015(30945)
- 2014(31103)
- 2013(31103)
- 2012(28595)
- 2011(25596)
- 2010(25907)
- 2009(24412)
- 2008(23626)
- 2007(20666)
- 2006(17622)
- 2005(15601)
- 学科
- 济(106785)
- 经济(106670)
- 管理(79614)
- 业(77846)
- 企(65595)
- 企业(65595)
- 方法(52294)
- 数学(45468)
- 数学方法(45014)
- 财(32502)
- 中国(31674)
- 融(28625)
- 金融(28622)
- 农(28577)
- 银(27625)
- 银行(27573)
- 行(26281)
- 学(23907)
- 业经(23855)
- 务(22906)
- 财务(22834)
- 地方(22828)
- 财务管理(22783)
- 制(22077)
- 企业财务(21496)
- 贸(20480)
- 贸易(20466)
- 易(19898)
- 农业(19289)
- 理论(18658)
- 机构
- 大学(385657)
- 学院(385250)
- 管理(152757)
- 济(152588)
- 经济(149145)
- 理学(132550)
- 理学院(131132)
- 管理学(128953)
- 管理学院(128271)
- 研究(123892)
- 中国(98389)
- 京(80787)
- 科学(77117)
- 财(73805)
- 所(62714)
- 农(62588)
- 中心(58899)
- 财经(58767)
- 业大(57914)
- 研究所(56840)
- 江(55788)
- 经(53131)
- 北京(50846)
- 范(49493)
- 农业(49327)
- 师范(49039)
- 经济学(46146)
- 州(45912)
- 院(44562)
- 财经大学(43633)
- 基金
- 项目(260236)
- 科学(203079)
- 研究(190881)
- 基金(187590)
- 家(162379)
- 国家(160997)
- 科学基金(138010)
- 社会(118524)
- 社会科(112276)
- 社会科学(112244)
- 省(102350)
- 基金项目(100511)
- 自然(90028)
- 自然科(87889)
- 自然科学(87862)
- 教育(87738)
- 自然科学基金(86277)
- 划(85588)
- 编号(79383)
- 资助(77388)
- 成果(64372)
- 重点(58070)
- 部(57596)
- 发(55191)
- 创(54018)
- 课题(53685)
- 创新(50349)
- 科研(50134)
- 教育部(49418)
- 项目编号(49215)
- 期刊
- 济(161698)
- 经济(161698)
- 研究(111252)
- 中国(70223)
- 学报(60810)
- 财(60252)
- 农(55863)
- 科学(54436)
- 管理(51762)
- 大学(45573)
- 融(44049)
- 金融(44049)
- 学学(42995)
- 教育(39491)
- 农业(37914)
- 技术(31998)
- 财经(28477)
- 业经(26951)
- 经济研究(25919)
- 经(24139)
- 问题(21282)
- 会计(19699)
- 理论(19663)
- 业(19429)
- 图书(19151)
- 技术经济(18868)
- 财会(18831)
- 版(18512)
- 实践(18148)
- 践(18148)
共检索到557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志卫
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成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之争是由于其尚存在缺陷所致。但这些缺陷的存在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的问题,而是公允价值和行为金融(非理性投资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非理性投资行为和套利限制的存在,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内在价值;非理性投资行为造成了市场的异常波动,从而导致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应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和确认方式,及加强投资者教育。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行为金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鸣 倪玉娟 刘林
文章从公允价值会计制度的两重功能——反映资产负债现有的公平交易价格和向投资者传递信号影响其行为出发,构建均衡模型,并利用美国市场的实证数据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制度的缺陷:内生的共振效应、加剧市场波动。在市场繁荣时,公允价值会计制度会促进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而在危机时期,公允价值会计制度与资本金监管要求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共振效应会使危机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稳定 顺周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玉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吴金龙 余利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避免本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思考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目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次贷危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诚军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甚,其消极影响迅速从金融、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各方面扩散,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从早期的不关注和旁观,转化到关注再到切身体会危机之严重。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各界对危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隋海燕
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不断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争论。本文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金融危机后改善公允价值问题的措施,指出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是发展的趋势,只有对公允价值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应有优势。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因其顺周期性等技术缺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安红梅
随着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到全球的蔓延,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被一些金融界人士指责为次贷危机的"帮凶"。在2009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许多银行家强烈呼吁彻底改革资本充足和公允价值会计等金融规则。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仍值得信任,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能带来哪些启示?值得深入思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旭东 逯东
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背景、焦点和原因。文章从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是否优于历史成本、为什么会计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会计如何与金融监管相协调并在金融稳定中发挥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为我国企业正确认识和运用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稳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盖地 杜静然
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相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并且这次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会计。不确定环境是公允价值产生的客观条件,完全信息理论是公允价值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其对美国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而是对公允价值的估价不准确引起了金融机构等各方对形势产生了误判。因此,对公允价值会计来说,金融危机为其完善带来机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卢启金
"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在会计史上出现较晚,但是财会领域对财会报告公允性的要求却由来已久。"公允"作为财会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的最大"价值",必然会与现实交易的实际价值产生差异,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实际交易价值。那么公允价值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即客观反映资产在理想状态下的定价期望,因而公允价值具有假设性、合理性、严谨性等多种特点,对于财会报表编制、金融市场研究、上市企业股权转换等都具有显著参考价值。切实深入研究探索公允价值会计在财会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为财会、金融领域体系完善和优化,以及地区金融政策、宏观调控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