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2)
2023(7872)
2022(6579)
2021(6136)
2020(5241)
2019(11916)
2018(11436)
2017(22142)
2016(11995)
2015(13524)
2014(13664)
2013(13096)
2012(11818)
2011(10476)
2010(10601)
2009(10368)
2008(11112)
2007(10021)
2006(8764)
2005(8316)
作者
(32784)
(27270)
(26869)
(26039)
(17402)
(12804)
(12481)
(10417)
(10317)
(10055)
(9353)
(9285)
(8740)
(8729)
(8714)
(8317)
(8049)
(7888)
(7851)
(7810)
(6975)
(6659)
(6614)
(6229)
(6201)
(6150)
(6147)
(6119)
(5362)
(5232)
学科
管理(42528)
(39238)
经济(39158)
(38115)
(33829)
企业(33829)
(21030)
(19005)
(18601)
银行(18455)
方法(17133)
(16911)
数学(14348)
数学方法(14087)
(13789)
财务(13762)
财务管理(13733)
企业财务(12852)
(12018)
制度(11986)
(11218)
金融(11216)
中国(11171)
(10634)
业经(10379)
(10212)
业务(9649)
体制(9311)
(9048)
银行制(8409)
机构
学院(165351)
大学(164170)
(65614)
经济(64048)
管理(62245)
理学(52336)
理学院(51788)
管理学(50937)
研究(50719)
管理学院(50614)
中国(47983)
(40634)
(34600)
财经(30147)
科学(28055)
(27041)
(26970)
(25215)
中心(24938)
(22977)
财经大学(22125)
(22043)
北京(21833)
研究所(21709)
(21597)
银行(21109)
经济学(20779)
业大(20149)
(19606)
(19489)
基金
项目(101789)
科学(80098)
研究(77271)
基金(74166)
(63063)
国家(62502)
科学基金(54550)
社会(49632)
社会科(47031)
社会科学(47024)
(39179)
基金项目(38500)
教育(36626)
自然(33956)
自然科(33137)
自然科学(33129)
自然科学基金(32566)
(32525)
编号(31709)
资助(30582)
成果(27324)
(25141)
(23375)
重点(23082)
课题(22157)
(21616)
(21093)
国家社会(20782)
教育部(20709)
(20384)
期刊
(74941)
经济(74941)
研究(53442)
(39089)
中国(37733)
(30408)
金融(30408)
管理(24344)
学报(22247)
(20945)
科学(20765)
教育(18372)
大学(17902)
学学(16976)
财经(16079)
会计(15535)
技术(14074)
(13517)
财会(13122)
农业(12057)
经济研究(11644)
业经(11373)
问题(9195)
通讯(8805)
会通(8786)
理论(8528)
(8475)
(8095)
(7739)
实践(7692)
共检索到267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印朝  郝连才  
本文回顾了公允会计制度在银行业应用的历程,指出了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认为这实际上是会计信息观和计量观的冲突在银行业应用的一个表现,同时认为公允会计制度在银行中的应用过度关注利率风险,忽略了信贷风险和操作风险。另外,尽管股东投资者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考虑的核心,但普通投资者、债权人、会计应用的具体环境和会计具体操作人员的情况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刚  杨俊梅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0号、第32号和第39号,要求对金融资产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尽管有某些特殊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例外,但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大方向已经确定,只是进程快慢的问题;在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损益处理上,尽管也有例外,但原则上要求计入当期损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甘露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因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被指责"推波助澜"而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本文阐述了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国内外应用情况、对银行监管的影响,以及危机漩涡中的争议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鑫  
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要看到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公允价值的视角出发,审视了国内外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公允价值概念的混乱、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有可能失真,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纳入了现在利益、负债市价评估的损益计入等问题,为以后更好地完善会计制度创造条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淑晖  
本文回顾了危机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这些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的分类计量、股权投资处理、减值计提方法、并表范围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修订和变化将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经营管理造成影响,包括在计量手段、风险管理模式和管理范围等方面都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以提升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能力,实现其长期稳健经营的目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海林   王展翔   柳元首   董雨红   冯敏红  
从 2 0 0 5年起 ,欧洲的上市公司 (包括银行 )都必须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IAS)编制和呈报合并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 ,特别是所提出的有关金融工具的计价方法 ,将会对欧洲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最近 ,国际会计准则制订者重新修订了推广公允价值会计议案 ,引起了广泛关注。欧洲中央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 ,以金融稳定性为基本视角 ,通过考察来自银行业以外各种冲击如何根据新准则在财务报表中得以体现 ,以及因此而导致的银行经营方式的变化 ,深入分析了推行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这份研究报告 ,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海林等同志编译了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现介绍如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炎兴  赵秀芳  
《企业会计制度》公允价值运用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在会计要素定义和资产减值等内容的会计处理上,较多运用了公允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在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等内容的会计处理上,则尽可能回避公允价值,由此造成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一定程度上有违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不应回避公允价值,应在谨慎性原则下有控制地使用公允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何建丽  
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前沿中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尤其是采用公允价值,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基于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继而对新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的具体准则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难、对策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胜强  
在公允价值计量是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以及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与冲击,并结合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银行业的预期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以及许多实际重大问题还没有得以完全解决,并且它的实施确实会对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尤小雁  刘晨昕  
在财政部出台的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大量运用,成为此次修订的一大特点,这对于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商业语言的国际趋同的意义是无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不成熟的现阶段,公允价值的运用困难重重,其重要表现在:按照三个级次确认公允价值存在困难;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增加了所得税调整计算的难度;增加了中介机构和仲裁监管机构判断企业对资产或负债计量合理性的难度。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存在着一些没有规范到的细节和理解上的模糊认识,亟待解决。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克劳迪奥·博里奥  王璞  王辰  
金融危机爆发距今已近十年,银行业的现状及前景依旧不容乐观。虽就资本质量等重要指标而言,较之危机前已显著改观,然而市场对行业的整体实力及利润前景却普遍持怀疑态度。在当前遗留问题盘根错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银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可谓艰辛。如何在困境中得以前行,就银行自身而言,通过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并实现获取可持续利润的目标,而这其中,如何合理地削减成本及化解过剩产能或将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审慎监管当局则应全力助推以巴塞尔III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以助力银行修复资产负债表;而政策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强标  
困境中的日本银行业朱强标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1993年第7期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列(按各银行一级资本的多少排列),日本的银行再次占据榜首:共有112家进入1000家大银行的行列,前10名中就占7席之多。从这个排名来看,日本银行业似乎仍象80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克劳迪奥·博里奥  王璞  王辰  
金融危机爆发距今已近十年,银行业的现状及前景依旧不容乐观。虽就资本质量等重要指标而言,较之危机前已显著改观,然而市场对行业的整体实力及利润前景却普遍持怀疑态度。在当前遗留问题盘根错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银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可谓艰辛。如何在困境中得以前行,就银行自身而言,通过选择正确的商业模式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并实现获取可持续利润的目标,而这其中,如何合理地削减成本及化解过剩产能或将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审慎监管当局则应全力助推以巴塞尔III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以助力银行修复资产负债表;而政策制定者则应积极配合审慎监管当局,并施以必要的政策调整,其中尤以研究和制定出一套稳健的退出机制最为关键。本刊编译了国际清算银行的这份研究报告,供关注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广大读者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鸣  倪玉娟  刘林  
文章从公允价值会计制度的两重功能——反映资产负债现有的公平交易价格和向投资者传递信号影响其行为出发,构建均衡模型,并利用美国市场的实证数据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制度的缺陷:内生的共振效应、加剧市场波动。在市场繁荣时,公允价值会计制度会促进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而在危机时期,公允价值会计制度与资本金监管要求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共振效应会使危机进一步恶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丰  
公允价值会计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被认为具有顺周期效应而加剧了金融危机,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大争论,2023年发生的硅谷银行危机事件则从另一个侧面再现了这个问题。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及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产生的争议,简述了本次硅谷银行危机爆发的过程及原因,从金融工具准则应用视角探讨了硅谷银行危机事件,对公允价值会计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本次硅谷银行危机事件中的角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硅谷银行危机事件对金融工具准则和公允价值会计在当前的应用和问题进行了再反思,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