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6)
- 2023(10917)
- 2022(9165)
- 2021(8595)
- 2020(7526)
- 2019(17390)
- 2018(16900)
- 2017(33693)
- 2016(17460)
- 2015(19839)
- 2014(19435)
- 2013(18925)
- 2012(17040)
- 2011(14785)
- 2010(14432)
- 2009(13493)
- 2008(13798)
- 2007(11633)
- 2006(9852)
- 2005(8668)
- 学科
- 济(71246)
- 经济(71183)
- 管理(59443)
- 业(57835)
- 企(51592)
- 企业(51592)
- 方法(43085)
- 数学(38779)
- 数学方法(38398)
- 财(26970)
- 务(21351)
- 财务(21311)
- 财务管理(21268)
- 企业财务(20259)
- 银(20220)
- 银行(20074)
- 制(19268)
- 行(18465)
- 业经(15590)
- 中国(15297)
- 农(14252)
- 融(14151)
- 金融(14150)
- 贸(12372)
- 贸易(12362)
- 易(12071)
- 理论(11107)
- 学(10993)
- 技术(10729)
- 度(10676)
- 机构
- 大学(240706)
- 学院(237926)
- 管理(104457)
- 济(100408)
- 经济(98649)
- 理学(90821)
- 理学院(90122)
- 管理学(88895)
- 管理学院(88436)
- 研究(62710)
- 中国(60049)
- 财(53524)
- 京(47281)
- 财经(43129)
- 经(39363)
- 中心(35059)
- 江(34389)
- 科学(33471)
- 财经大学(32663)
- 经济学(32326)
- 农(30276)
- 业大(30141)
- 经济学院(29631)
- 商学(29474)
- 商学院(29235)
- 北京(28347)
- 州(27963)
- 所(27644)
- 银(26903)
- 经济管理(26884)
- 基金
- 项目(163183)
- 科学(131802)
- 基金(124504)
- 研究(120378)
- 家(105625)
- 国家(104806)
- 科学基金(94477)
- 社会(80376)
- 社会科(76675)
- 社会科学(76657)
- 基金项目(65856)
- 省(61053)
- 自然(60961)
- 自然科(59677)
- 自然科学(59667)
- 自然科学基金(58678)
- 教育(56303)
- 资助(51640)
- 划(50972)
- 编号(48774)
- 成果(38678)
- 部(37739)
- 重点(35283)
- 国家社会(34685)
- 创(34439)
- 教育部(34096)
- 人文(33780)
- 项目编号(32419)
- 大学(32260)
- 科研(32236)
共检索到34460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慧凤 杨扬
本文以2007-2009年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为样本,实证检验新会计准则引入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获取银行贷款,以探讨公允价值会计改革是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研究结果发现,银行贷款与公司核心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贷款需求显著相关,企业取得的短期贷款规模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相关,但显著水平较低;长期贷款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无显著相关性;银行能够区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稳定性不同。
关键词:
银行贷款 公允价值 会计信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亮亮 李强 黄国良
以我国2004~2012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政府背景对会计信息债务契约结构有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债务契约结构具有有用性,但高管政府背景,尤其是地方政府背景削弱了会计信息债务契约结构的有用性,并且这一效应在政府干预较强的地区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利用高管政府背景获得更长的债务期限结构,反而降低了公司价值。经验证据表明,高管政府背景导致了会计信息债务契约结构有用性的降低,其根源在于政府干预影响了银行信贷决策,而非政府隐性担保的结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焯亮
本文选择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非金融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假设两方面探究企业信用评级对银行贷款成本的影响。建立回归模型,以信用评级为解释变量并加入相应的控制变量对企业银行贷款成本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研究结果发现:信用评级对企业银行贷款成本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即随着企业信用评级提高,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成本越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率都对企业银行贷款成本具有解析力。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用评级 银行贷款成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季侃
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问题是会计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采用公允价值在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或操纵的工具,从而损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降低反过来又会影响其价值相关性,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为了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能够得到更好地运用,本文考察了公司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尚未达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初衷,而可靠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可靠性较低的样本具有较低的价值相关性。这表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基础,只有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才能发挥公允价值应有的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永海 杨湘琳
基于2008-2017年世界银行45个成员国的贷款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家会计信息质量与世界银行贷款分配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世界银行贷款分配与成员国的国家会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世界银行贷款在分配时会受到与美国政治关系的影响;在腐败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会计信息质量与世界银行贷款分配的正相关性更加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论对我国世界银行贷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世界银行 会计信息质量 贷款 分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俊秋 倪春晖
本文以2006~2009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银行贷款成本视角,实证检验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债务契约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具有债务契约功能,银行贷款成本与借款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但是,政治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了隐性担保,降低了会计盈余信息在银行贷款成本决策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政治关联对会计信息债务契约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较差的民营企业。本研究将政治关联纳入会计信息披露研究领域,丰富了会计信息债务契约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化成 张伟华
会计信息在高管动态激励契约中发挥作用,关联交易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会影响其契约有用性。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更换概率与公司会计业绩负相关,关联交易的发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而这种影响只发生在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两类关联交易中,而商品和劳务购销类的关联交易则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关联交易 公司治理 高管更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开焰 刘建伟
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现有研究多为探析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较少涉及公允价值的契约有用性。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2年间的高管薪酬和业绩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检验了银行持有的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其变动损益对银行家薪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银行家薪酬与利润表的会计业绩并没有显著正相关,银行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头寸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薪酬—业绩敏感度都没有增量解释作用,但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头寸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对薪酬—业绩敏感度有显著增进作用,并且体现出不对称性。这些结论增进了对公允价值契约有用性的理解,深化扩展了薪酬激励研究的视野,对规...
关键词:
银行家薪酬 公允价值 契约有效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春来 曹慰婷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本文采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检验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了增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了价值相关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雪峰
本文以2007-201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治关联对不同产权性质(国有和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与民营企业均有寻求政治关联的动机,但是民营企业寻求政治关联的动机更加强烈。从贷款规模上看,国有企业的政治关联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进一步从期限的角度看,表现为更容易获得长期贷款。民营企业建立的政治关联使得其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从贷款期限的角度分析,体现为获得更多的长期贷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王璐
本文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理论推演财务重述与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之间的关系。进而将财务重述做进一步细分(重述形式、重述项目和重述发起者),并检验其对银行贷款契约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财务重述后,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金额、缩短贷款期限、更可能使用贷款担保;(2)发布财务重述更正公告后,贷款利率更高、贷款担保更可能被使用;(3)涉及核心盈余项目的财务重述,贷款金额更少、贷款担保更可能被使用;(4)由外部被动发起的财务重述,贷款金额更少、贷款期限更短。
关键词:
财务重述 会计信息质量 银行贷款契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陆建桥 梁上坤 陈冬华
本文实证检验了长期资产减值信息在企业与银行借款契约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反映了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长期资产减值越多的企业未来业绩越差;长期资产减值信息为银行所接受,长期资产减值越多的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总量越少;且银行更倾向用短期借款代替长期借款,以降低风险;所有权性质、地区性质对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存在影响,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更强;借款契约期限的差异、减值信息质量的差异也会影响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张樱
本文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终极控制股东类型)对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强、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越大、金字塔层级数量越多,银行贷款契约越紧缩(贷款利率越高、贷款金额越少、贷款期限越短、贷款担保越严格),反之亦然;(2)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多、终极控制股东类型是国有属性,银行贷款契约越宽松(贷款利率越低、贷款金额越多、贷款期限越长、贷款担保越宽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杨 许承明 严长德
本文选取了2000-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银行贷款对公司治理几乎没有功效,没有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虽然随着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大,经理人的职务消费有所下降,但是企业效益却没有得到提升。同时,经理人替换频率与贷款规模没有显著性关系,银行贷款并没有发挥破产威胁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贷款 债权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中禾 张辉
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本质出发,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平性的追求。公允价值的契约有用性,有利于市场交易主体的缔约。通过分析契约形式(法律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提出一些建议,以完善法律环境,从而充分保证公允价值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契约有用性 法律环境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