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7)
2023(4802)
2022(3839)
2021(3400)
2020(2949)
2019(6525)
2018(5898)
2017(11658)
2016(5836)
2015(6566)
2014(6413)
2013(6477)
2012(5779)
2011(4926)
2010(5514)
2009(5780)
2008(5094)
2007(4232)
2006(3636)
2005(3475)
作者
(15367)
(12398)
(12106)
(11878)
(7717)
(5892)
(5813)
(4872)
(4614)
(4572)
(4205)
(4151)
(3924)
(3811)
(3809)
(3764)
(3676)
(3524)
(3401)
(3390)
(3177)
(3104)
(3025)
(2822)
(2814)
(2811)
(2766)
(2684)
(2457)
(2416)
学科
(24554)
金融(24553)
(22048)
(21718)
银行(21717)
(20889)
(20364)
企业(20364)
管理(20217)
(19198)
经济(19182)
中国(13581)
(13409)
(11857)
财务(11844)
财务管理(11831)
企业财务(11171)
中国金融(10841)
(8255)
方法(7666)
数学(6452)
数学方法(6416)
业经(5992)
地方(5757)
(4844)
理论(4795)
(4583)
体制(4359)
事业(4319)
(4266)
机构
学院(78633)
大学(75358)
(32855)
经济(32100)
管理(28472)
中国(26445)
理学(23980)
理学院(23810)
管理学(23549)
管理学院(23418)
(22277)
研究(21532)
财经(16510)
(15299)
银行(14804)
(14763)
(14740)
(14464)
金融(14185)
(13883)
中心(13006)
财经大学(12170)
人民(12044)
(11951)
经济学(11042)
国人(10854)
中国人(10806)
中国人民(10733)
会计(10663)
科学(10598)
基金
项目(46328)
科学(36073)
研究(36029)
基金(33569)
(27819)
国家(27526)
科学基金(24366)
社会(23558)
社会科(22493)
社会科学(22490)
(18555)
基金项目(17440)
教育(16013)
编号(15041)
(14587)
自然(14469)
自然科(14135)
自然科学(14133)
自然科学基金(13910)
资助(13903)
成果(12779)
(11045)
(10821)
重点(10555)
(10470)
项目编号(10305)
(10222)
(10116)
课题(10090)
国家社会(9840)
期刊
(33640)
经济(33640)
(26295)
金融(26295)
研究(25059)
(23549)
中国(16273)
会计(11875)
管理(9811)
学报(9574)
财会(9416)
财经(8835)
(8647)
科学(7939)
大学(7922)
学学(7721)
(7363)
通讯(6308)
会通(6305)
经济研究(5890)
教育(5274)
技术(5125)
业经(5057)
农业(4973)
中国金融(4677)
理论(4600)
(4291)
实践(4191)
(4191)
(4169)
共检索到128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批评不绝于耳。然而分析表明,公允价值会计不但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贡献度"有限,相反还起到了抑制金融危机恶化的作用。忽略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核心因素,把"罪责"强加于公允价值会计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不能否认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盯模"等不完善的制度缺陷,但是一味否定公允价值会计也不是明智的选择。最大限度发挥公允价值会计的优势,改进其劣势,应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完善会计准则的应有之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连竑彬  张金若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产生的经济背景,然后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及我国A股市场上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论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最后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辉  冯蛟  张淑萍  
本文基于乳制品行业的危机事件,深入探讨了多品牌伤害危机中特有的"替罪羊"效应对行业信任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多品牌危机背景下,消费者对于该行业内品牌的信任水平在有"替罪羊"品牌的情况下高于无"替罪羊"品牌的情况;行业中出现的"替罪羊"品牌转移了消费者的愤怒情绪,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行业信任水平;消费者卷入度和品牌来源国在多品牌危机发生后"替罪羊"效应对行业信任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协助政府或行业管理者找寻涉事"替罪羊"品牌、快速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重视行业交流、保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辉  冯蛟  张淑萍  
本文基于乳制品行业的危机事件,深入探讨了多品牌伤害危机中特有的"替罪羊"效应对行业信任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多品牌危机背景下,消费者对于该行业内品牌的信任水平在有"替罪羊"品牌的情况下高于无"替罪羊"品牌的情况;行业中出现的"替罪羊"品牌转移了消费者的愤怒情绪,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行业信任水平;消费者卷入度和品牌来源国在多品牌危机发生后"替罪羊"效应对行业信任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协助政府或行业管理者找寻涉事"替罪羊"品牌、快速启动品牌危机管理预案、重视行业交流、保持诚信以及合力改善行业信任水平,是应对多品牌危机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华  张倩  
1.公允价值缘何为人诟病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FAS157)的规定,金融产品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有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报价确定;第二层为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参考同类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采用有客观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吴金龙  余利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避免本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思考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目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安红梅  
随着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到全球的蔓延,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被一些金融界人士指责为次贷危机的"帮凶"。在2009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许多银行家强烈呼吁彻底改革资本充足和公允价值会计等金融规则。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仍值得信任,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能带来哪些启示?值得深入思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旭东  逯东  
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背景、焦点和原因。文章从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是否优于历史成本、为什么会计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会计如何与金融监管相协调并在金融稳定中发挥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为我国企业正确认识和运用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盖地  杜静然  
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相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并且这次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会计。不确定环境是公允价值产生的客观条件,完全信息理论是公允价值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其对美国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而是对公允价值的估价不准确引起了金融机构等各方对形势产生了误判。因此,对公允价值会计来说,金融危机为其完善带来机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辉  冯蛟  
本文以多品牌危机情境中的"替罪羊"效应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其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与无"替罪羊"品牌相比,"替罪羊"品牌的存在会对消费者信任产生显著影响;消费者失望情绪是"替罪羊"效应影响消费者信任的重要"枢纽";产品熟悉度对"替罪羊"效应与消费者失望情绪、消费者信任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辉  冯蛟  
本文以多品牌危机情境中的“替罪羊”效应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其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与无“替罪羊”品牌相比,“替罪羊”品牌的存在会对消费者信任产生显著影响;消费者失望情绪是“替罪羊”效应影响消费者信任的重要“枢纽”;产品熟悉度对“替罪羊”效应与消费者失望情绪、消费者信任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卢启金  
"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在会计史上出现较晚,但是财会领域对财会报告公允性的要求却由来已久。"公允"作为财会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的最大"价值",必然会与现实交易的实际价值产生差异,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实际交易价值。那么公允价值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即客观反映资产在理想状态下的定价期望,因而公允价值具有假设性、合理性、严谨性等多种特点,对于财会报表编制、金融市场研究、上市企业股权转换等都具有显著参考价值。切实深入研究探索公允价值会计在财会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为财会、金融领域体系完善和优化,以及地区金融政策、宏观调控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