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7)
- 2023(11163)
- 2022(9203)
- 2021(8418)
- 2020(7105)
- 2019(15609)
- 2018(15529)
- 2017(29209)
- 2016(15917)
- 2015(17632)
- 2014(17284)
- 2013(16803)
- 2012(14700)
- 2011(12664)
- 2010(13171)
- 2009(12807)
- 2008(13260)
- 2007(11993)
- 2006(10441)
- 2005(9768)
- 学科
- 业(82487)
- 企(78135)
- 企业(78135)
- 管理(67018)
- 济(65528)
- 经济(65452)
- 财(28451)
- 方法(27796)
- 业经(27117)
- 务(24021)
- 财务(23999)
- 财务管理(23964)
- 农(22615)
- 企业财务(22572)
- 数学(19457)
- 数学方法(19279)
- 农业(16744)
- 技术(16523)
- 理论(15075)
- 制(14479)
- 中国(14202)
- 策(13651)
- 划(13342)
- 和(12999)
- 企业经济(12314)
- 经营(11759)
- 体(11413)
- 贸(10986)
- 贸易(10977)
- 技术管理(10726)
- 机构
- 学院(225644)
- 大学(213800)
- 管理(91498)
- 济(91424)
- 经济(89602)
- 理学(77826)
- 理学院(77192)
- 管理学(76117)
- 管理学院(75710)
- 研究(61108)
- 中国(52080)
- 财(49960)
- 京(43287)
- 财经(38152)
- 江(36663)
- 经(34169)
- 科学(33993)
- 农(31213)
- 所(29971)
- 州(29178)
- 中心(29096)
- 商学(27643)
- 业大(27622)
- 财经大学(27501)
- 商学院(27405)
- 北京(26793)
- 经济学(26373)
- 研究所(25631)
- 范(24834)
- 师范(24616)
- 基金
- 项目(135654)
- 科学(108536)
- 研究(106304)
- 基金(97531)
- 家(81577)
- 国家(80709)
- 科学基金(72560)
- 社会(67439)
- 社会科(63871)
- 社会科学(63856)
- 省(55770)
- 基金项目(51099)
- 教育(49147)
- 自然(45588)
- 编号(45469)
- 自然科(44558)
- 自然科学(44551)
- 划(43846)
- 自然科学基金(43829)
- 资助(39421)
- 成果(35789)
- 业(33079)
- 创(31920)
- 课题(30615)
- 重点(29862)
- 部(29392)
- 发(29074)
- 项目编号(28928)
- 创新(28682)
- 性(28526)
- 期刊
- 济(111350)
- 经济(111350)
- 研究(66200)
- 财(48467)
- 中国(43890)
- 管理(39759)
- 农(29864)
- 科学(25115)
- 学报(24156)
- 教育(23959)
- 技术(23134)
- 业经(22073)
- 农业(20600)
- 融(20416)
- 金融(20416)
- 大学(19620)
- 财经(19235)
- 会计(18615)
- 学学(18607)
- 财会(18320)
- 经济研究(17239)
- 经(16576)
- 技术经济(13769)
- 问题(13606)
- 业(13347)
- 通讯(12398)
- 会通(12372)
- 商业(12224)
- 现代(12189)
- 贸(11575)
共检索到345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亮
关于企业价值较为经典的阐释当属汤姆·科普兰等人在其重要著作《价值评估》中指出的:股东所看中的企业价值是企业在过去和现在基础上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是企业的现有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对企业的一种预测。投资者之所以牺牲当前资本的流动性是为了未来能获取较大的收益,即看重的是未来资本的增值。所以,投资者投资于企业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连更 康萍
本文把企业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通过经营取得营业收入为企业获利,资产价值变动已经或将在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大小波动中得到反映,所以资产减值或增值不应成为利润的构成部分,资产价值应该通过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不含资产减值和增值)来评估。投资性资产通过取得投资收益和持有增值为企业获利,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为企业创利的基本途径就是持有增值,所以公允价值变动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应作为利润予以考虑,但鉴于其为时点值、未实现值,计入资产负债表比较恰当。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附注中增设的资产负债价值表可以提供更加清晰和相关的信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可夫
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的公允价值,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应用与会计计量技术密不可分。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建立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前提的会计估价模型成为必然。公允价值具有不可加总性,各项资产价值之和不一定等于企业价值,这一会计计量误差即为自创商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曲艳梅
本文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分别就市场法、期望现金流量法、期权定价法对不同环境、不同业务的资产公允价值评估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市场价值 现金流量 期权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小舟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与现行的基本准则相比,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会计计量"一章。该章提出了五个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对于前几个计量属性,广大财会人员比较熟悉,在实务中应用也较广泛,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经路 张静 姬雄华
本文在借鉴FASB、IASB等权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含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界定及其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现值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旻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投资业务抵销分录(一)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从集团角度看,企业合并并不引起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经过权益法调整后,母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反映的是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合并财务报表相当于把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化所代表的子公司详细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单相加后,长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崧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相关法规制度,比较分析了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两种模式。结果表明:我国会计准则虽然允许企业运用公允价值模式或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模式的指引、规定模糊不清,且我国楼市前景未明朗,因此建议各企业暂缓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
关键词:
投资性房地产 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雷 朱学义 阚宏伟
财政部今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本文首先讨论公允价值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角度分析账面价值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进而阐述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关键词:
新企业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于永生
文章梳理我国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分析认为,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构建系统"公允价值会计框架"基础上研究制定一项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独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统一指导我国财务报告计量实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书锋 梁玮 汪建钦
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运用是企业会计准则改革的亮点。本文在回顾公允价值在国际及我国会计准则运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的运用将对我国会计信息产生的后果,并就如何有效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企业会计准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我国重新允许运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成为了会计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介绍公允价值的涵义、特征及计量属性,分析探讨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实务 企业管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黎雪瑜
公允价值计量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顺应金融工具创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正常的市场状态和公平交易条件下,它比历史成本等传统计量属性更能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实时价值,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而在频繁波动的金融市场状态下,它则可能存在引起或加剧金融风险的严重缺陷,加剧市场波动。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大会计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用好公允价值计量,以达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目标。本文就此谈些个人认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朝琳
2014年1月,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份以计量为核心内容的准则。这项准则只规范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披露问题,极少涉及会计确认问题,在结构上还有许多与其他准则很不相同的章节。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这项准则?要计量一项资产或负债(或其组合)的公允价值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对于某些特定的资产和负债(或其组合)的公允价值计量需要关注哪些问题?笔者认为,从计量角度来看待会计计量,有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京津
本文就我国财政部2012年5月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中所涉及的"公允价值"等术语的涵义及其相关规定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目标、职能和记账(或计税)基础等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的差异与协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所得税会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