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9)
2023(6389)
2022(5278)
2021(4869)
2020(4198)
2019(9641)
2018(9322)
2017(20093)
2016(10134)
2015(11783)
2014(11706)
2013(11925)
2012(10987)
2011(9746)
2010(10093)
2009(10371)
2008(9931)
2007(9193)
2006(8454)
2005(8004)
作者
(27903)
(22608)
(22576)
(21787)
(14419)
(10717)
(10629)
(8849)
(8446)
(8318)
(7631)
(7574)
(7370)
(7090)
(6983)
(6918)
(6809)
(6559)
(6494)
(6302)
(5795)
(5616)
(5337)
(5277)
(5222)
(5097)
(5077)
(5052)
(4512)
(4459)
学科
(40942)
经济(40897)
(36330)
管理(34046)
(33584)
银行(33439)
(31880)
(31770)
企业(31770)
(29816)
金融(29816)
中国(21020)
(20777)
方法(19581)
(19029)
数学(17665)
数学方法(17615)
(14833)
财务(14819)
财务管理(14794)
企业财务(13895)
(11990)
制度(11988)
中国金融(11821)
业务(11801)
银行制(10291)
业经(9979)
(9959)
(9811)
(9434)
机构
学院(145966)
大学(145431)
(67468)
经济(65997)
管理(56704)
中国(50385)
理学(47198)
理学院(46827)
管理学(46468)
管理学院(46197)
研究(43238)
(38971)
(30993)
财经(30402)
(29929)
银行(29817)
(27775)
(27421)
(24783)
金融(24353)
中心(23501)
财经大学(22899)
经济学(22485)
(21750)
(20590)
经济学院(20558)
人民(20251)
科学(19900)
北京(19838)
(19107)
基金
项目(80991)
科学(63713)
研究(63661)
基金(59805)
(48756)
国家(48325)
科学基金(42327)
社会(42046)
社会科(40133)
社会科学(40123)
基金项目(31159)
(30366)
教育(28808)
编号(26665)
资助(25582)
(24932)
自然(24609)
自然科(23973)
自然科学(23966)
自然科学基金(23573)
成果(22663)
(19342)
(18274)
重点(17743)
项目编号(17500)
教育部(17490)
人文(17474)
课题(17397)
(17369)
(17360)
期刊
(73193)
经济(73193)
研究(52925)
(48605)
金融(48605)
(32997)
中国(26637)
管理(21169)
财经(16394)
(15270)
学报(14614)
科学(14018)
(13717)
经济研究(12796)
大学(12217)
业经(11921)
学学(11646)
理论(10898)
技术(10301)
教育(10201)
问题(9960)
实践(9920)
(9920)
(9541)
财会(9404)
国际(9281)
商业(8586)
会计(8123)
农业(7660)
技术经济(6966)
共检索到241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邱静  杨晓莉  
商业银行拥有大量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该类资产公允价值的波动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导致投资者要求较高的风险溢价,从而影响商业银行融资成本。本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考察公允价值与商业银行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会增大商业银行风险,商业银行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越多,权益融资成本越高;但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越多,商业银行权益融资成本越低,商业银行可通过调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重,提高资本充足率,从而降低权益融资成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绪军  
公允价值的内涵特征是公允的市场价格。商业银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提高信息质量、增强经营能力以及与国际接轨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公允价值具有计量属性上的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和在实际应用上的困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红霞  吴艳琴  
随着公允价值会计实现了金融衍生工具从会计报告表外披露到表内列报和核算,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有了更好的理解。在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风险状况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得到更好反映的同时,企业财务报表项目也增加了额外的波动。Barth(2004)观察到: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额外"波动性主要来源三个方面: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化反映潜在的真正经济波动,公允价值估值变化带来的计量误差导致波动,波动性来源于使用多种计量属性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任  董继刚  
银行资本的筹集是金融市场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2008—2012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资本规模及其构成变化情况,采用DEA模型分析了近5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融资效率,并为提高银行融资效率提出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融资结构调控对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提高竞争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融资结构与流动性风险间的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二者相关性的分析发现,融资结构对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资本充足率以及资产规模与以流动性比率度量的流动性风险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鹏  
股价同步性是测度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金融创新作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需要借助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创新成果。因此,研究金融创新、公允价值计量和股价同步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资本市场配置资源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股价同步性负相关,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正相关;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且公允价值计量范围与股价同步性正相关。研究丰富了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和公允价值计量的后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霞  
本文基于公允价值层级等相关理论,以2009-2015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层级信息、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按第一、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资产以及按第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正向作用明显,且逐层增加;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有助于抑制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影响,且抑制作用也逐层提高。根据结论的启示,商业银行应充分披露公允价值各层级相关信息,努力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允价值各层级信息透明度及质量,以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丽霞  
本文基于公允价值层级等相关理论,以2009-2015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层级信息、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按第一、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资产以及按第二、三层级计量的公允价值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正向作用明显,且逐层增加;完善的银行公司治理有助于抑制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不利影响,且抑制作用也逐层提高。根据结论的启示,商业银行应充分披露公允价值各层级相关信息,努力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允价值各层级信息透明度及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蓓  张宇  
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能够反映资产、负债的经济价值,改进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商业银行运用公允价值的主要困难在于非市场化资产计量和负债价值的确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丽丽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要求上市商业银行自2007年1月1日起实行,其他商业银行最迟于2009年执行。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中坚力量,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准则实施的三年时间里,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状况不尽如人意。商业银行如何积极应对会计准则变化带来的影响,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充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著伟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建立了完整的确认和计量体系。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入手,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有效地确认公允价值来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璐  
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层级理论,以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公允价值层级信息、银行外部审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资产以及第二、三层级公允价值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正向作用明显,且逐层增加,但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负债的影响并不显著;银行外部审计有助于抑制三个层级公允价值资产和负债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新霞  何开刚  黄丽  
本文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对中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收益波动性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用并未导致净利润波动性的增大;市场也没有将公允价值计量增加的收益波动性视为风险要素而予以定价;银行股票价格也未对公允价值收益波动性作出反应。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对公允价值收益波动性反应不显著,公允价值"加速器"效应在我国股票市场并不存在。本研究结论对完善中国公允价值计量体系、加强金融市场会计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鹏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2017年年报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其在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影响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负相关,公允价值计量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的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股票崩盘风险。在当前鼓励创新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应当大力提倡金融创新,通过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来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艳平  田鑫  
选用证监会行业分类下货币金融服务中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季度数据,共计384个样本,实证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当期及未来业绩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衍生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仅对企业当期业绩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但提升幅度显著低于其在成熟市场中的表现。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微弱的负面影响,原因与公允价值计量特性和商业银行利用衍生工具的行为与动机有关。据此结论,从完善衍生品市场、丰富衍生品种类、加强对银行业的内外部监管等方面为更好地发挥衍生品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