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5)
- 2023(10673)
- 2022(8920)
- 2021(8418)
- 2020(7187)
- 2019(16566)
- 2018(16170)
- 2017(31901)
- 2016(16798)
- 2015(18693)
- 2014(18094)
- 2013(17512)
- 2012(15758)
- 2011(13724)
- 2010(13372)
- 2009(12011)
- 2008(11701)
- 2007(9944)
- 2006(8161)
- 2005(6970)
- 学科
- 济(73557)
- 经济(73489)
- 管理(51679)
- 业(50873)
- 企(43564)
- 企业(43564)
- 方法(42502)
- 数学(39051)
- 数学方法(38678)
- 财(21513)
- 中国(16401)
- 农(16302)
- 务(15442)
- 财务(15409)
- 财务管理(15380)
- 企业财务(14818)
- 业经(14482)
- 贸(13153)
- 贸易(13145)
- 易(12788)
- 制(12736)
- 融(11393)
- 金融(11392)
- 农业(10542)
- 银(10527)
- 银行(10518)
- 地方(10428)
- 技术(10350)
- 行(9931)
- 学(9717)
- 机构
- 大学(228836)
- 学院(226805)
- 济(101175)
- 经济(99599)
- 管理(97231)
- 理学(85596)
- 理学院(84902)
- 管理学(83653)
- 管理学院(83225)
- 研究(65520)
- 中国(53317)
- 财(47540)
- 京(45048)
- 财经(39346)
- 经(36221)
- 科学(35241)
- 中心(33038)
- 经济学(32889)
- 江(30974)
- 经济学院(30061)
- 财经大学(30041)
- 业大(29912)
- 所(29136)
- 农(28398)
- 北京(27423)
- 商学(27064)
- 商学院(26813)
- 研究所(26101)
- 经济管理(25863)
- 范(25449)
- 基金
- 项目(159603)
- 科学(129439)
- 基金(121942)
- 研究(117445)
- 家(104222)
- 国家(103426)
- 科学基金(92494)
- 社会(78915)
- 社会科(75191)
- 社会科学(75174)
- 基金项目(64218)
- 自然(59710)
- 省(59140)
- 自然科(58456)
- 自然科学(58446)
- 自然科学基金(57458)
- 教育(54811)
- 资助(50482)
- 划(50198)
- 编号(46454)
- 部(37045)
- 成果(36065)
- 重点(34757)
- 创(34134)
- 国家社会(34046)
- 教育部(33367)
- 人文(32656)
- 发(32274)
- 创新(31843)
- 大学(31407)
共检索到317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金红
本文以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股市上升、下降、盘整的整个波动周期为考察期间,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全面分析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损益对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市场中,在市场整体下降或盘整时期,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损益与市场波动呈负相关,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而在市场快速拉升时期,公允价值计量损益与市场波动显著负相关;从股市上升、下降与盘整的一个完整周期来看,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损益都与市场波动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并没有引发并加速金融危机;相反,从长期看,公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还减轻了危机传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奕均 胡奕明
文章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所投资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偏好和机构行为与市场波动的关系,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对于市场波动的影响,并且检验了公允价值计量收益和机构交易对于市场波动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机构表现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回避态度。公允价值计量收益减小了市场波动,而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和交易却显著加剧了波动,这与我国基金普遍存在短视和羊群行为的解释相吻合。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公允价值计量,限制机构投机,提高市场效率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元
文章以中国2007—2010年沪深两市15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共4年总计16个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数据,建立了固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通过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替代变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实证检验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与市场波动性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奕均 牛盼强
文章采用我国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使用对于市场风险的作用。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既没有加剧市场的整体风险也没有加大市场的系统风险,说明我国财政部推动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并未在金融危机期间助推市场风险扩散。
关键词:
公允价值收益 市场整体风险 市场系统风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毕玉国 亓彬
文章以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代表,以2004—2012年沪深A股市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位数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与A股市场波动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基金投资者整体来讲没有起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反而加大的资本市场波动,尤其是在大盘收益为负时更为明显;而在股票特质性波动高分位数处且大盘收益为正时,基金投资者起到了稳定股市的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建波 魏心茹
本文采用会计新准则执行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样本,基于股市指数波动的视角,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与公司股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效应受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而股市波动又增强了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本文不仅结合股票市场环境研究,而且深入挖掘公允价值信息深度,区分了公允价值持有收益与公允价值持有损失不同的价值相关性。本文结论有助于上市公司加强价值管理、投资者正确判断公允价值信息的市场效应以及监管者有针对性地限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小荣
继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后,2014年财政部又最新出台了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该准则一经发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2010—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实证检验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公司盈余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提高了公司盈余的波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不同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关系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为在内部控制不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中,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显著正相关;在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波动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意味着内部控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洪涛 蔡利 蔡春
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0年16个季度公告日为样本,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股票回报为观察对象,对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股市过度反应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相关;(2)过度反应主要存在于估计窗口而非事件窗口;(3)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市值计量模式显著放大了股市泡沫,且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股票回报对公允价值的过度反应程度呈现出非对称性。本文扩展了事件研究法,给出了公允价值引起股市过度反应的具体标准,重点检验了估计窗口的信息含量,使之更加适应于公允价值资产市值计量模式的研究。本文验证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加速器"作用的存在,有助于理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我国金融稳...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股市过度反应 事件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曲晓辉 黄霖华
本文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综合运用价值相关性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以2007-2011年持有PE公司股权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PE公司IPO核准公告的信息含量和IPO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IPO核准公告具有显著的信息含量,而且与IPO公允价值显著正相关。同时,投资者情绪对IPO核准公告和IPO公允价值之价值相关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机构投资者对IPO核准公告信息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全面引入国际趋同的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之经济后果评估,以及投资者情绪和机构投资者在传递市场有效信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世俊 王颖
CEO风险偏好程度随着职业生涯的演变而存在差异。基于职业生涯关注理论,本文以2007~2014年我国A股市场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CEO职业生涯初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任CEO和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CEO为展示自己的能力、奠定今后的发展基础,会采取激进的策略增加研发投入;基于短期绩效压力,分析师盈余预测对职业生涯初期的CEO形成业绩目标并以此削弱其增加研发投入的动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关注CEO职业生涯发展、平衡资本绩效压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职业生涯关注 新任CEO 研发投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二坡 王泽填
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的效应如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旨在从一般的意义上对我国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的效应进行经验分析。使用1953—2004年我国27个省级地区经济波动和增长的面板数据及两种数据形式和计量方法,我们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各地区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具有相同的负面效应,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地区短期波动对长期增长的效应具有异质性,有的地区该效应为正,有的地区为负。
关键词:
短期波动 长期增长 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晓辉 卢煜 张瑞丽
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并从盈余管理、内外部监督角度探究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判断。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与股价和股票收益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对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给予负面评价。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亏损公司的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高。上述发现表明,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其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受到盈余管理动机和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晓辉 卢煜 张瑞丽
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并从盈余管理、内外部监督角度探究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判断。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与股价和股票收益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对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给予负面评价。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亏损公司的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高。上述发现表明,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其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受到盈余管理动机和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文莉 王奥运
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区分所有权性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履行偏好,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最高,其余依次为供应商、员工、政府、投资者。(2)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并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高现金持有价值。(3)分类来看,不论何种所有权性质,企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均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其余依次为供应商、投资者、政府,但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履行显著加大了企业的代理负担;企业履行对消费者、员工、政府和投资者的社会责任均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履行则相反。(4)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有利于提高现金持有价值。在非国有企业中,除了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履行,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履行均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而国有企业中仅有对供应商和政府的社会责任履行会提高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汤文玉
本文应用Fama-Macbeth估计方法,以1997年2月至2009年6月中国A股股票为样本,考察股票市场波动率风险及其风险价格的特征。研究表明:波动率风险是一个显著的横截面定价因子,其风险价格为负,该结论不受流动性及市场偏度因子、待检资产改变、波动率模型设定的影响;在资产定价模型中引入波动率风险因子有利于解释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异象。波动率的风险因子可以涵盖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定价信息,规模因子是波动率风险因子的代理变量。
关键词:
波动率风险 风险价格 资产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生猪价格波动的居民消费效应——来自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应用公允价值选择权与盈余波动——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检验
贸易摩擦、日内跳跃与股市波动——基于中国高频数据的经验证据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实施现状与完善建议——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我国股市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研究——来自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季度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市场化进程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突发事件、投资者关注与股市波动——来自网络搜索数据的经验证据
股市波动对货币供求的影响研究——理论和中国的经验证据
公允价值分层计量如何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