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2)
2023(7718)
2022(6675)
2021(6230)
2020(5276)
2019(11909)
2018(11955)
2017(22586)
2016(12392)
2015(14061)
2014(13285)
2013(13063)
2012(11575)
2011(10138)
2010(10272)
2009(10272)
2008(9560)
2007(8370)
2006(7321)
2005(6561)
作者
(31310)
(25869)
(25757)
(24211)
(16570)
(12325)
(11952)
(9768)
(9696)
(9343)
(8839)
(8499)
(8048)
(8001)
(7878)
(7798)
(7797)
(7647)
(7549)
(7475)
(6344)
(6171)
(6160)
(5963)
(5907)
(5848)
(5740)
(5574)
(5163)
(5147)
学科
管理(50371)
(45624)
(42705)
企业(42705)
(39533)
经济(39482)
(21038)
方法(17660)
(17584)
财务(17554)
财务管理(17523)
企业财务(16741)
数学(14123)
数学方法(13984)
(11382)
(11124)
业经(11037)
中国(9134)
理论(8702)
(8227)
地方(8211)
(7789)
银行(7786)
农业(7764)
(7537)
(7530)
(7501)
(7055)
经营(6990)
(6894)
机构
学院(158624)
大学(154747)
管理(65461)
(56713)
经济(55142)
理学(54649)
理学院(54079)
管理学(53338)
管理学院(53002)
研究(43878)
中国(39002)
(32709)
(32507)
科学(26106)
(24911)
财经(24389)
中心(22500)
(21980)
(20792)
(20656)
(20294)
师范(20117)
北京(20078)
业大(19984)
(19868)
研究所(18198)
财经大学(18063)
商学(18055)
商学院(17864)
技术(16761)
基金
项目(99683)
科学(78506)
研究(76305)
基金(71051)
(59898)
国家(59329)
科学基金(52793)
社会(46901)
社会科(44261)
社会科学(44250)
(40228)
基金项目(38454)
教育(35975)
自然(34756)
自然科(33887)
自然科学(33880)
编号(33391)
自然科学基金(33257)
(32922)
资助(28518)
成果(26829)
课题(22186)
重点(21895)
(21400)
(21066)
项目编号(21057)
(20251)
(19877)
(19534)
创新(19479)
期刊
(70297)
经济(70297)
研究(45130)
中国(32640)
(32082)
管理(28003)
学报(19383)
科学(19090)
教育(18229)
(17729)
(17513)
金融(17513)
大学(15337)
学学(14165)
技术(14016)
业经(12847)
财会(12348)
财经(12092)
农业(12017)
会计(11498)
经济研究(10318)
(10313)
图书(8864)
(8602)
通讯(8504)
会通(8465)
现代(8280)
问题(8110)
(7535)
(7326)
共检索到245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超颖  张玥  李烜博  梁上坤  
公允价值计量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但也增大了业绩调节的空间,因而是企业各相关利益方关注的重点。文章以A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细致分析企业通过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手段和后果,发现:(1)业绩压力、制度环境与融资需求加大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2)管理层通过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处置逐步释放"隐藏"的利润,弥补业绩下滑导致的利润损失;(3)盈余管理达到缓解公司融资需求、保护管理层薪酬水平的目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静  
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以来的财务数据,在修正的Jones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变量以实证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证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普遍,但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并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焘  
一、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运行以来,资本容量不断扩大,截止2011年底,中国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342家,总股本为3.6万亿元,总市值为21.48万亿元,总市值在全球排名第三。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而言,会计信息就是联系两者的纽带,但是信息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俊华  
我国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涉及很多公允价值计量。有人担心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会引起经营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侵害投资者利益。本文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存在的理论基础认为,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没有因果关系;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全面收益的要求,是各种计量属性的目标,更能反映交易的经济实质,减少信息不对称,既相关又如实反映。最后,文章提出了防范经营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康霞  邸丛枝  
本文从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涉及公允价值应用的几个具体准则入手,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滥用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对公允价值的推广使用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希夷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信息披露的滞后性等进行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文耀  许新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岩  刘冬梅  
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拟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期达到抵御此次危机的影响。虽然此措施与中国的现行会计准则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还是有研究的必要。文章研究了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后的会计数据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改进后扩展Jones模型和检验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计量总应计利润时若考虑资产减值准备对于损益的影响即会计数据按公允价值核算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有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梅波  
目前探寻异质金融生态下公允价值计量变动的内在机理备受关注。本文基于手工划分出异质性行业周期,分析金融生态和盈余操纵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效应机理。实证发现:成长期行业的公允价值变动幅度更大,而成熟期行业的公允价值变动幅度更小更平滑;金融市场越发达地区的企业,公允价值变动幅度则更小;盈余管理操纵程度越大,公允价值变动幅度也更大;相比金融发展较差地区,金融发展较好地区的企业盈余操纵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效应更显著;金融发展较差地区的金融市场有效发展更能减少公允价值的大幅波动,更利于平滑公允价值损益。此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异质金融生态下公允价值变动的内在机理以及现实金融市场发展下企业盈余操纵的内在形式和经济后果。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韩冬梅  王敬玲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盈余是最为重要的指标,导致盈余管理从未间断。而公允价值计量由于本身的特点也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但其与盈余管理没有必然联系,可以采取有效对策限制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空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瑛  
本文以中航地产为实际分析案例,构建了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体系,包括五个基本指标和三个公允价值指标,并结合中航地产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数值,通过分析得出:中航地产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从而对利润进行操纵。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研究和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瑛  
本文以中航地产为实际分析案例,构建了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盈余管理体系,包括五个基本指标和三个公允价值指标,并结合中航地产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数值,通过分析得出:中航地产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从而对利润进行操纵。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研究和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童晨曦  谢柳芳  
公允价值计量环境下,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方式及其经济后果均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以61篇相关内容的实证研究文献为样本,对有关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文献进行回顾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倩  
目前,证券市场中相当多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行为。本文从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概念、两者的关联、普遍性、操纵的手段、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虹  
本文选择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按照亏损公司、小额盈利公司和扭亏公司三类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调减利润动机的亏损公司确实存在少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调低利润的情况;对于具有调增利润动机的小额盈利公司和扭亏公司,无充分证据证明其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进行盈余管理,但部分小额盈利公司和扭亏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其利润总额的巨大贡献仍然值得信息使用者和监管部门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