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8)
2023(15647)
2022(13732)
2021(12537)
2020(10609)
2019(24390)
2018(24006)
2017(47420)
2016(25055)
2015(28103)
2014(27940)
2013(27586)
2012(25261)
2011(22633)
2010(22401)
2009(20603)
2008(19571)
2007(16921)
2006(14869)
2005(12844)
作者
(70651)
(59168)
(58723)
(55991)
(37703)
(28257)
(26653)
(23279)
(22507)
(20914)
(20038)
(19913)
(18680)
(18461)
(18324)
(18043)
(17578)
(17184)
(16893)
(16770)
(14525)
(14425)
(14240)
(13486)
(13335)
(13121)
(12780)
(12626)
(11917)
(11424)
学科
(120993)
经济(120875)
管理(74445)
(69500)
(57955)
企业(57955)
方法(54140)
数学(48052)
数学方法(47513)
(27576)
(26736)
中国(26190)
地方(25008)
业经(23482)
(23111)
农业(18455)
(18277)
贸易(18269)
(17787)
财务(17717)
财务管理(17681)
(17596)
(17472)
企业财务(16828)
理论(16679)
环境(16607)
(16339)
技术(15456)
地方经济(15089)
(14941)
机构
大学(359594)
学院(357518)
(154036)
经济(151085)
管理(145217)
理学(127042)
理学院(125690)
管理学(123512)
管理学院(122870)
研究(117279)
中国(86445)
(74279)
科学(70028)
(68772)
(56967)
财经(56161)
中心(52935)
(52168)
研究所(51942)
(51229)
业大(51226)
(49789)
经济学(47891)
北京(46340)
(45061)
师范(44661)
经济学院(43061)
(42744)
财经大学(42038)
农业(40555)
基金
项目(248546)
科学(196988)
基金(183264)
研究(180936)
(158532)
国家(157267)
科学基金(137002)
社会(116887)
社会科(110964)
社会科学(110936)
基金项目(97171)
(95420)
自然(89052)
自然科(87001)
自然科学(86982)
自然科学基金(85444)
教育(83110)
(79961)
资助(76295)
编号(72452)
成果(57193)
(55564)
重点(54956)
(52463)
(51334)
课题(48845)
国家社会(48601)
教育部(48491)
创新(47918)
科研(47596)
期刊
(164653)
经济(164653)
研究(105948)
中国(59851)
学报(53226)
管理(53177)
(52700)
科学(49739)
(45798)
大学(41336)
学学(39322)
教育(32904)
技术(32086)
农业(31654)
(29582)
金融(29582)
财经(28210)
经济研究(27939)
业经(25011)
(24092)
问题(21016)
技术经济(19070)
统计(17743)
理论(17247)
商业(16180)
图书(15951)
(15861)
科技(15842)
现代(15544)
(15443)
共检索到510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唐莉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债能否促进经济长期增长是其存在与否的根本依据。基于OECD中5个国家1991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从短期看,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稳定;而从长期来看,公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汉  宋海岩  王永莲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和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手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尤其是入境游,不仅可以带来外汇,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投资,还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生知识技术的外溢效应。本文以我国入境游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来研究入境旅游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表明,采用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收入作为入境旅游需求的代理变量的实证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入境旅游人数增长在较短期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说成立,入境旅游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说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均不成立;而经济增长拉动入境旅游...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雪梅  赵松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春奎  
通过对中国1978年~2000年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揭示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关嘉麟  
利用1978~2009年间的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别检验中国进口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进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口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要比短期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这一结果支持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将长期依赖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调整为进口、出口平衡发展的贸易战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巢阳  
本文在回顾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我国1979-2009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的金融深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增长并未反过来促进金融深化,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尚未建立。基于此,笔者提出我国要加快金融深化改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锋  曹中  
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坤秀  
在大型企业发展规模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常理多以为大型企业处于主动的、主要的地位,他们是一国的经济支柱,是该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但从另一角度讲,一国经济总量的增大,为所在国大型企业的壮大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的平台。本文在采用我国GDP等数据,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我国500强企业为例,研究我国大型企业发展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增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大型企业尤其是500强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基石;且500强企业发展壮大对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即从格兰杰检验看,不能肯定500强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贡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黎超  王勇  
在改进的C-D生产函数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1978-2009年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因果关系并不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在短期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长期中优化能源结构、完善EPC合同能源管理等举措。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异质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中国30个省市区1986—2006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结论表明:(1)从长期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中部和东北地区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2)从短期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存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中部地区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东北地区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该结论为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费长期战略与短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亮军  王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统称为生态损耗,同时运用脱钩理论和协整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1)过去三十多年间,我国资源环境消耗与城市化率成正比,人均生态足迹由1980年的1.15全球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2.49全球公顷,并在2004年人均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亮军  王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统称为生态损耗,同时运用脱钩理论和协整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1)过去三十多年间,我国资源环境消耗与城市化率成正比,人均生态足迹由1980年的1.15全球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2.49全球公顷,并在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8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生态赤字"的现象,经济增长遭遇"生态门槛";(2)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总体而言均不太理想:生态损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大部分年份的"扩张负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近年来也主要呈现"扩张负脱钩"和"扩张连结"状态,经济增长开始遭遇"福利门槛";(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具有同趋性,并且存在着从生态损耗到经济增长、福利水平的单向因果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我国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娟  
本文根据苏浙沪两省一市1985~2006年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进口流量、出口流量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长三角地区外资、外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外资和出口贸易在长期和短期都具有经济增长效应,而进口只在长期具有经济增长效应;在短期,外资具有贸易创造效应,出口能够拉动进口。文章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孟猛  
本文针对国际上盛行的“供给导致”假说、“需求跟随”假说、“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相互独立”假说以及“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假说,利用含有误差修正项的格兰杰关系函数式以我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检验结果说明若以我国广义货币量(M2)占名义GDP的比例和非金融机构所获取的贷款量占当年名义GDP的比例分别作为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则我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问的关系是:短期内金融深化不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其中经济增长会促进货币化程度的提高,但对非金融机构获取的贷款量没有影响;长期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会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对中国29个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就长期而言,金融发展是供给导向型的,即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就短期而言,金融发展是需求跟随型的,即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发展。因此,推动金融发展的政策,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