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1)
- 2023(10548)
- 2022(8936)
- 2021(8005)
- 2020(7089)
- 2019(16020)
- 2018(15496)
- 2017(29818)
- 2016(16631)
- 2015(18481)
- 2014(18395)
- 2013(18250)
- 2012(16923)
- 2011(15303)
- 2010(15227)
- 2009(14393)
- 2008(14456)
- 2007(13116)
- 2006(11148)
- 2005(9857)
- 学科
- 济(65831)
- 经济(65757)
- 业(47747)
- 管理(46050)
- 企(35954)
- 企业(35954)
- 方法(34589)
- 数学(31261)
- 数学方法(31009)
- 农(19076)
- 财(18402)
- 中国(17891)
- 贸(14912)
- 贸易(14911)
- 学(14853)
- 易(14526)
- 业经(13606)
- 制(13056)
- 银(12586)
- 农业(12557)
- 银行(12524)
- 务(11928)
- 财务(11914)
- 财务管理(11884)
- 行(11776)
- 融(11255)
- 金融(11253)
- 企业财务(11239)
- 地方(11214)
- 险(11042)
- 机构
- 大学(245245)
- 学院(243562)
- 济(99604)
- 经济(97666)
- 管理(92923)
- 研究(82173)
- 理学(80814)
- 理学院(79900)
- 管理学(78442)
- 管理学院(78012)
- 中国(64238)
- 农(54731)
- 科学(54355)
- 京(50733)
- 财(45563)
- 业大(44415)
- 农业(44116)
- 所(43721)
- 研究所(40357)
- 中心(38572)
- 财经(37009)
- 江(36062)
- 经(33702)
- 北京(31133)
- 经济学(31059)
- 农业大学(29139)
- 范(28876)
- 院(28673)
- 经济学院(28559)
- 师范(28400)
- 基金
- 项目(168421)
- 科学(130712)
- 基金(123207)
- 研究(113258)
- 家(111046)
- 国家(110140)
- 科学基金(92511)
- 社会(72563)
- 社会科(68792)
- 社会科学(68767)
- 省(66178)
- 基金项目(66005)
- 自然(63014)
- 自然科(61587)
- 自然科学(61560)
- 自然科学基金(60513)
- 划(56520)
- 教育(51748)
- 资助(50357)
- 编号(43949)
- 重点(38306)
- 部(37011)
- 发(35219)
- 创(34971)
- 成果(34256)
- 计划(34099)
- 科研(33926)
- 创新(32850)
- 业(30926)
- 教育部(30878)
- 期刊
- 济(100105)
- 经济(100105)
- 研究(65508)
- 学报(48689)
- 农(48253)
- 中国(42708)
- 科学(40829)
- 财(35192)
- 大学(34977)
- 学学(33686)
- 农业(32338)
- 管理(29464)
- 融(24735)
- 金融(24735)
- 技术(18160)
- 财经(18022)
- 业(17816)
- 教育(17301)
- 业经(16814)
- 经济研究(16747)
- 经(15263)
- 问题(13973)
- 版(13917)
- 业大(13095)
- 技术经济(12409)
- 理论(11829)
- 商业(11680)
- 统计(11660)
- 科技(11657)
- 贸(11599)
共检索到344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林海 钟颖琦 山丽杰
本文基于江苏省苏州市209个城市居民对食品添加剂风险感知的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分析了公众在添加剂滥用引发食品安全恐慌的情景下影响其食品添加剂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公众的食品添加剂风险感知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且主观规范中媒体对食品添加剂事件的相关报道对公众的风险感知影响最大。研究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对研究公众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和食品安全恐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及时发布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遏制媒体对公众食品安全风险的误导,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等,是政府制订和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政策的核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颖 晁桂梅 杨秋歌 高金锋 王鹏科 张盼 冯佰利
【目的】研究食品添加剂对糜子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为糜子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糜子"榆黍1号"为供试材料,用碱提法制备糜子淀粉,测定其基本理化特性和糊化特性,并研究了不同食品添加剂(淀粉乳、蔗糖、NaCl、pH)对糜子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制备的糜子淀粉的淀粉含量为895.8g/kg,白度达到98.2%,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较低,不易变质;与小米淀粉相比,糜子淀粉的黏度较大,热稳定性好,抗老化能力强,糊化温度较低。随着淀粉乳质量分数的增加,糜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增加,热稳定性变差,抗老化能力减弱,糊化温度降低;随着蔗糖和NaCl的加入,糜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增加,抗老化能力减弱,糊化温度升高...
关键词:
糜子淀粉 理化指标 食品添加剂 糊化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秋歌 高小丽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目的】研究小利马豆淀粉的糊化特性,为小利马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湿磨法制备小利马豆淀粉,以小利马豆淀粉乳质量为基准,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蔗糖、食盐和明矾,利用快速黏度测定仪(RVA)测定小利马豆淀粉的糊化特性。【结果】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比,小利马豆淀粉的黏性较大,糊化温度较低,为63.60℃;随着淀粉乳质量分数的增加,小利马豆淀粉糊的黏度增加,破损值增大,热稳定性变差;添加一定量的蔗糖和食盐,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小利马豆淀粉糊的黏度,冷、热稳定性变好;添加一定量的明矾,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利马豆淀粉糊的谷值黏度和终黏度下降,热稳定性变差,冷稳定性变好。【结论】蔗糖、食盐和...
关键词:
小利马豆淀粉 食品添加剂 糊化特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迟海 李学英 杭虞杰 杨宪时 郭全友
以氨基态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研究了食品添加剂对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自溶的影响。结果显示,氯化镁和柠檬酸对南极大磷虾蛋白的自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者作用显著的添加量分别为2%和0.2%,结合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指标,促进作用最显著的为添加0.2%柠檬酸;葡萄糖和氯化钙对南极大磷虾蛋白的自溶影响不大;氯化钾、氯化钠、EDTA-2Na对南极大磷虾蛋白的自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化钠和EDTA-2Na的抑制作用相近,但优于氯化钾,三者作用显著的添加量分别为2%、4%、0.05%,考虑到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抑制作用最显著为添加0.05%EDTA...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南极大磷虾 自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晨曦
随便从超市购买一袋五香牛肉,标注的添加剂至少包括增味剂、水分保持剂、红曲红、增稠剂、酪蛋白酸钠、乳酸链球菌素、亚硝酸钠7种。再买一瓶口香糖,标注的配料表里写着17种添加剂,包括阿拉伯胶、紫胶、卡拉胶、明胶、海萝胶、乳化剂、抗氧化剂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山丽杰 吴林海 钟颖琦 徐玲玲
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其中,添加剂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风险中比较突出的风险之一。文章基于江苏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南部(苏南)、中部(苏中)、和北部(苏北)三个地区657名消费者的实际调研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研究了影响公众食品添加剂安全风险感知及其恐慌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胜 崔文飞 王梓峰 王志刚
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的有效性和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水平。本文基于激惹性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心理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无论是合法添加还是非法添加,都会激发消费者的激惹性情绪;消费者对政府、非政府第三方机构以及网络媒体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持怀疑态度;非政府第三方机构的信任受消费者激惹性影响较大、亲朋好友的信任受消费者激惹性影响较小。因此,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不仅要考虑信息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还要关注消费者的激惹性心理。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 激惹性 信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蓝蔚青 丁卓平 谢晶 孙晓红
通过使用"对分课堂"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选修课"食品添加剂"教学实践中的初步应用,将传统理论教学与讨论式课堂相结合,在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的基础上,适当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其主观思维和个性发展。在增加教学吸引力的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
关键词:
对分课堂 食品添加剂 教学模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纪凤 潘如龙
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行业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使用对食品的质量、营养、口味、色泽、保质期等都产生极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食品的性能与安全。因此,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都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我国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食品添加剂加工生产体系,生产企业1500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从军 孙养学 刘军弟
采用西安市区消费者的调研数据,分析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的认知程度,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感知风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人口特征在转基因食品感知风险上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转基因食品知识、社会信任与感知风险呈显著负向关系,对健康的关心与感知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瑜
过量使用药物添加剂已成为决定动物性食品安全水平的关键控制因素。本文利用江苏省的入户调查数据对不同养殖规模养猪户的药物添加剂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养猪户养殖经验、有无生猪治疗和防疫记录、是否村干部、参与合作组织情况、垂直协作程度、接受养殖培训和质量安全政策法规认知程度等因素对养猪户的药物添加剂使用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因养殖规模不同而异,其中养猪户的垂直协作紧密程度对其药物添加剂的使用行为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杨 孟元亨 薛建宏
绿色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可持续性农业技术。本研究基于四川省苍溪县114户生猪散养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生猪散养户采用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研究表明,生猪散养户对绿色饲料添加剂认知情况较好,其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饲料添加剂的认知情况和周围养殖户的影响等是影响其采用绿色饲料添加剂行为的主要因素。政府有关部门对生猪散养户的关注不够,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机制,以促进生猪散养户对绿色饲料添加剂的采用。
关键词:
生猪 散养 绿色 饲料添加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寅初 刘媛媛 于晓华
微观经济调查数据的分层现象虽然经常遇到,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实证模型的系数估计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消费者关于月饼添加剂安全性的支付意愿研究为例,利用北京市25个超市中的396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导入分层模型,分离了超市因素和顾客因素,验证了在微观实证研究中应用分层模型的重要性。
关键词:
分层模型 食品安全 支付意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肖银宝 王建福 贺春贵 李尚中 姚喜喜 吴建平
为了探讨乳酸菌制剂及延迟装填对不同品种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利用自制青贮发酵桶(20L)探讨了添加剂(Sila-Max)和2种装填时间(1次装填和3次装填)对4个高粱品种青贮(共16个处理组)的营养成分、发酵参数、干物质损失率及48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自制青贮发酵桶密封发酵60d后,各试验组饲用高粱青贮质量良好,发酵产物中干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均有升高;添加SilaMax可以显著降低(P<0.05)饲用高粱青贮的干物质损失率,有增加发酵产物乳酸和乙酸产量的趋势,其中雅津YF1的1次装填和3次装填干物质损失率降低最多,分别达35.2%和16.1%;3次装填使饲用高粱青贮的干物质损失率显著升高(P0.05)。可见,减少干物质损失率是应用青贮乳酸菌制剂和缩短装填时间的主要作用,添加乳酸菌制剂同时具有改善饲用高粱发酵品质的作用,不同品种饲用高粱的试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
添加剂 饲用高粱 装填时间 青贮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