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0)
2023(9177)
2022(8129)
2021(8046)
2020(6873)
2019(15951)
2018(16170)
2017(32594)
2016(18067)
2015(20656)
2014(21015)
2013(20508)
2012(19406)
2011(17767)
2010(18664)
2009(17700)
2008(17680)
2007(16122)
2006(14566)
2005(13314)
作者
(52766)
(43781)
(43476)
(41663)
(28227)
(20829)
(20019)
(16887)
(16500)
(16110)
(14770)
(14748)
(14062)
(14046)
(13772)
(13520)
(12948)
(12879)
(12850)
(12772)
(11311)
(10879)
(10828)
(10072)
(10040)
(9921)
(9891)
(9869)
(8948)
(8760)
学科
(70868)
经济(70780)
管理(49585)
(46137)
(37205)
企业(37205)
方法(33826)
数学(30197)
数学方法(29532)
中国(21046)
(20436)
(17607)
(16115)
(16071)
贸易(16059)
(15709)
(14521)
业经(14090)
(14043)
银行(14020)
(13487)
理论(13127)
(12792)
农业(12474)
(12433)
金融(12432)
地方(11604)
(10325)
(9814)
技术(9746)
机构
学院(262891)
大学(262615)
(106423)
经济(103905)
管理(97726)
研究(89847)
理学(82793)
理学院(81840)
管理学(79918)
管理学院(79437)
中国(71835)
(56561)
科学(54089)
(53208)
(46944)
(42100)
研究所(41981)
中心(41143)
财经(40982)
(40931)
(36945)
北京(36652)
业大(36388)
(35570)
师范(35251)
农业(33147)
(32998)
经济学(32148)
(31723)
财经大学(30157)
基金
项目(160392)
科学(125111)
研究(118667)
基金(114511)
(99163)
国家(98336)
科学基金(82966)
社会(72068)
社会科(68184)
社会科学(68164)
(62299)
基金项目(58682)
教育(56963)
自然(53879)
(53546)
自然科(52654)
自然科学(52638)
自然科学基金(51660)
资助(50448)
编号(50151)
成果(43556)
重点(36323)
(36223)
课题(35679)
(34135)
(32628)
教育部(31017)
创新(30454)
科研(30336)
(30333)
期刊
(121900)
经济(121900)
研究(82507)
中国(53188)
(39218)
(38934)
学报(38570)
管理(37911)
科学(36169)
教育(34108)
(32397)
金融(32397)
大学(29687)
学学(27614)
农业(26698)
技术(24586)
财经(20206)
经济研究(19854)
业经(19542)
(17377)
问题(16186)
(15289)
统计(14858)
国际(13963)
(13944)
理论(13554)
图书(13136)
技术经济(13105)
(12946)
实践(12180)
共检索到409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亚平  徐韬  兰茹佳  
美联储FRB/US模型基于信息的不同假设,分别采用了与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和附加前瞻性政策变量的VAR预期,对预期进行了显性的刻画,并借助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对预期进行了明确的求解,进而基于预期形成的各种假设条件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模拟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亚平  
当中央银行信息具有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的性质时,公众并不能够准确了解货币政策的目标,或者对货币政策的公告不完全相信,此时将难以如巴罗—戈登模型所描述的那样,能够形成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均衡。在本质上人们就如同计量经济学家那样,每期观察主要的经济变量,不断估计和更新相应的参数,动态形成对未来的通胀预期。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建立附加前瞻性政策变量的VAR预期模型,利用1995.1季度-2009.4季度中国的实际数据,实证研究1997.1季度-2009.4季度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对我国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特征、我国货币政策的可信度等进行较深入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郭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衰退,在用尽传统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引导市场预期、扩张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与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等非传统货币政策。从理论来看,通过信号渠道与资产组合平衡渠道,非传统货币政策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刺激经济复苏;从实证来看,实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护主要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产出与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仍在8%以上,这表明,仅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泰勒规则和最优控制政策一直是美联储运用联邦基金利率平衡其物价和就业双重目标所依赖的主要政策分析工具。建立在理性预期和价格粘性基础上的FRB/US宏观经济模型一方面使泰勒规则实现了在特定的损失函数条件下由简单的静态反应规则向动态跨期规则的转变,另一方面为美联储在同一模拟环境下比较由最优泰勒规则和最优控制政策给出的利率变化路径及其目标变量预测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泰勒规则曾在金融危机前近20年的稳定时期里作为联邦基金利率的操作规则为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制定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最优控制政策则是在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处于长期低增长,低通胀时期而联邦基金利率又面临实际下限约束的情况下逐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殷克东  赵昕  战德坤  
本文利用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的理论模型及其修正的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在过去16年中的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cCallum规则及其修正的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性,而通过控制修正模型的相对变化率的波动区间,可以实现对货币政策适宜程度的有效控制和平稳运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联盛  
全球金融危机后,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并日益成为一种政策手段。美联储是预期管理内化为货币政策因子的典型代表,其预期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美联储预期管理注重针对性、长期性和平衡性,基于其在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影响力、长期的公信力以及体制上的政策主导权,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恰当的前瞻性指引和充分的沟通机制有效地引导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实现政策的目标。前瞻性指引是美国预期管理的核心手段,具有开放式指引、时间指引以及阀值指引等三种模式。美国预期管理实践值得中国借鉴,我国应将预期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政策制定之中,积极构建与前瞻性指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加强政策制定执行反馈各环节的沟通,并强化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来分析当期型、前瞻型和后顾型三种利率规则的福利效应。福利的测度为代表性家庭的终身效用,计算出了不同利率规则下的福利成本,其主要发现有: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小;名义利率对产出变化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大;利率平滑在三种利率规则下对福利成本分别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些结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树同  刘明学  栾雪剑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实施该政策的原因、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美联储未雨绸缪,提出该政策的退出机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在经济逐步启稳后把握恰当的时机和节奏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及时转向,防范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碧云  易行健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美联储新任主席本.伯南克教授的货币政策思想--最优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系统的总结。一是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二是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三是美国的最优货币政策框架选择。最后本文对伯南克的货币政策思想进行简要的总结并从中引申出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苏飞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近年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关系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市场预期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本文构建我国结构因子向量自回归模型(Structural Factor-Augmented VAR,SFAVAR),尝试探讨情绪因子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模型包含133个国内外宏观经济变量,样本期间为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实证结果显示,市场预期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在考虑情绪因子的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因子及货币因子具有抑制效果,而人民币实际汇率受利率上升冲击呈升值趋势。此外,当模型加入情绪因子时,短期内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因子所造成的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宫芳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手,主要探讨美联储审慎的货币政策在美国“新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美联储在1998-1999年以利率为主线、以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并具体剖析了其主要特点,最后对我国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就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锡良  周轶海  
为缓解本次危机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冲击,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主要央行推出大量以"信贷宽松"或"数量宽松"为特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危机中受损的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弥补,加强了各国央行的合作力度,有效缓解了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本文将集中研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效果,并总结对我国的启示,这也将有助于我国深入理解美联储即将采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本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雅炯  
本文从特里芬悖论的原意出发提出新特里芬悖论概念,通过协整检验和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建立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货币供应量、国际资本收支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原理分析变量短期波动给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冲击。新特里芬悖论产生的问题对实际经济活动影响有限,当世界各国的美元需求增长可持续时,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存在根本性矛盾,新特里芬悖论并不能作为美元贬值政策的理论依据,这也对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政策有长期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