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3)
- 2023(16056)
- 2022(13429)
- 2021(12603)
- 2020(10670)
- 2019(24367)
- 2018(23519)
- 2017(44818)
- 2016(24106)
- 2015(26684)
- 2014(25724)
- 2013(25358)
- 2012(23152)
- 2011(20582)
- 2010(20099)
- 2009(18216)
- 2008(17333)
- 2007(14641)
- 2006(12265)
- 2005(10723)
- 学科
- 济(99233)
- 经济(99127)
- 管理(66897)
- 业(62554)
- 方法(50230)
- 企(50226)
- 企业(50226)
- 数学(45848)
- 数学方法(45383)
- 财(28226)
- 中国(28213)
- 农(25222)
- 贸(22777)
- 贸易(22767)
- 易(22311)
- 业经(19721)
- 学(18600)
- 制(18068)
- 地方(17134)
- 农业(16688)
- 务(16174)
- 财务(16139)
- 财务管理(16097)
- 企业财务(15353)
- 融(14796)
- 金融(14795)
- 银(14637)
- 银行(14594)
- 出(14357)
- 技术(14240)
- 机构
- 大学(332953)
- 学院(328330)
- 济(144269)
- 经济(142050)
- 管理(130110)
- 理学(114398)
- 理学院(113195)
- 研究(112208)
- 管理学(111318)
- 管理学院(110721)
- 中国(86024)
- 京(68747)
- 科学(67791)
- 财(65195)
- 农(57080)
- 所(54789)
- 财经(52800)
- 中心(52263)
- 业大(51075)
- 研究所(50304)
- 经(48635)
- 经济学(46572)
- 农业(45313)
- 江(45003)
- 北京(42407)
- 经济学院(42377)
- 院(40679)
- 财经大学(39907)
- 范(39310)
- 师范(38729)
- 基金
- 项目(235995)
- 科学(188120)
- 基金(178227)
- 研究(165507)
- 家(158190)
- 国家(157006)
- 科学基金(135274)
- 社会(110107)
- 社会科(104865)
- 社会科学(104841)
- 基金项目(93547)
- 自然(88831)
- 省(88095)
- 自然科(86939)
- 自然科学(86916)
- 自然科学基金(85444)
- 划(76079)
- 教育(75283)
- 资助(72817)
- 编号(62768)
- 重点(53365)
- 部(53356)
- 成果(49831)
- 创(49570)
- 发(49544)
- 国家社会(48357)
- 科研(46608)
- 创新(46574)
- 教育部(46107)
- 大学(44192)
共检索到468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舜 王天维
公共需求是影响地方公共品供给的根本因素,主要表现在公众通过公共需求偏好表达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上。基于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似不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公众需求偏好表达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因不同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研究发现,"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降低了维持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比重,增加了生产性支出比重;呼吁机制具有增进维持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降低生产性支出的效果。"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方式与呼吁机制的作用方向正好相反,民生支出项目的偏好同质性越高,呼吁机制的正向影响效应越明显。表明公众需求偏好表达会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产生影响,但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效果存在冲突,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公共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促进公共品供需均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涛 周业安
分税制的实施在中国的多级政府体制内部形成了事实上的财政分权体制,这种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可能展开竞争。究竟这种支出竞争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是表现为策略互补还是策略替代?利用1999~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各省份人均实际本级财政支出总量和行政管理费支出表现出显著的策略替代特征,而各省份人均实际基本建设、教育、科学、医疗卫生、预算外等支出都表现出显著的策略互补特征;此外,各省份人均实际本级财政支出总量、基本建设和行政管理费支出都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上的路径依赖特征。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发现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分权 支出竞争 路径依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俊英
在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内地30个省1998-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支出规模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公共支出已经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公共支出总量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但经济建设性支出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公共服务支出总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协调发展效应。据此,本文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经济协调 效率 结构 公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为杰
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运用全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央政治集权—地方经济分权的情况下,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具有一定的制度特征。现实中地方政府倾向于生产性支出,忽视民生性支出。但是,前者对滞后期的增长效应相对较小,而后者对滞后期增长的效应较为明显。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根源在于面对较强的政治激励、经济激励与较小的公众声誉机制约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娟 张克中
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公共支出与减贫关系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0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各项公共支出的减贫效应。实证分析发现,社会救济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性公共支出对减贫存在显著效应,但科教文卫支出作用并不显著。社会救济支出每增加1%会导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0575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支出每增加1%会导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0402个百分点,农业性公共支出每增加1%会导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0584个百分点。各项公共支出的减贫效应排序为:农业性公共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减贫 农村贫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飞跃 王轩
文章基于2005-2008年市长(书记)交流样本构造了市长(书记)与市区相匹配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系统地实证分析了市长(书记)交流对流入地FDI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官员交流效应因空间和官员职务而异,东部沿海地区的官员交流对FDI流入呈现不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内陆地区的市长交流则显著阻碍了FDI流入。进一步考察发现,内陆地区的市长交流效应是通过对非市辖区地区的影响实现的。
关键词:
地方官员 市级官员交流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晓军 张铭洪
基于IS-LM模型和奥肯定律,从宏观层面重新梳理财政支出对就业影响的传导路径,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即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与高经济发展阶段相比,当经济处于低发展阶段时,财政支出对就业具有更高的正向效应。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印证了研究假说的成立。研究还发现,消费的提升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过度投资对就业可能起到反向作用。由此,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支出,注重缓解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就业 门限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振 王秀芝
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制,通过改进的三阶段DEA方法测算我国各省份的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研究发现,整体上,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始终是正向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短期内不明显,但在长期内会产生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通过经济增长以及创新资源集聚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且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影响不同。相较于东部地区,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可以显著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则能显著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据此,地方政府应摒弃不良的科技支出理念,打破地区间市场保护局面,加强预算监督和统筹兼顾各地区的科技支出效率,力求降低各类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仲凡 杨胜刚
根据2012年各省级政府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和1995~2013年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考量人口流出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财政支出刚性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流出比例越高、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财政支出刚性越高,地方政府负债率越高。鉴此,应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改变以户籍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财税关系。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人口结构 财政支出刚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菊 刘新
采用1997—2011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的城市化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城市化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城市化率的提高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建立城市反哺农村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雷根强 蔡翔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差分广义矩、系统广义矩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初次分配扭曲、城市偏向的财政再分配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的下降、城市偏向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是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应该通过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扭转科教文卫、福利保障支出的城市偏向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珺红 张磊
通过选取公众偏好的部分潜在代理变量,分析公众偏好与社会保障支出之间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8—2006年①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公众偏好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不同指标衡量的财政分权与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显著相关且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财政收入分权、财政自给率与社会保障支出显著负相关,而财政支出分权与社会保障支出显著正相关;公众偏好的部分潜在代理变量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不甚显著,说明垂直供给型的社会保障支出机制尚未有效回应社会化的养老需求。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公众偏好 社会保障支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杰 李涛
尽管中国的地方政府缺乏独立的税权,但分税制的实施所形成的特定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可能展开事实上的税收竞争。本文试图发现我国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性质与程度方面的证据,利用1999~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各省份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类的税负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同期的空间策略互补特征,而各省份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水平却表现出显著的同期的空间策略替代特征;此外,各省份的营业税、财产税、各种费的税负水平都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上的路径依赖特征。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发现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分权 税收竞争 路径依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冉 陈广汉
本文构建多重目标决策模型,分析地方官员偏离居民长期福利目标而忽视教育支出的内在机制,然后采用地级市官员信息和经济因素的匹配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官员个人特征、教育背景和工作履历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偏好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年龄均与辖区教育支出呈现U形的曲线关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书记和市长均倾向于减少教育支出;任期的增加使得市委书记减少辖区教育支出,具有异地交流经历的书记倾向于增加教育支出,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市长也倾向于增加教育投入。此外,教育支出的"政治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经济溢出效应"不显著,地方政府教育支出由于官员锦标赛竞争而相互模仿,...
关键词:
地方官员 教育支出 空间溢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林辉 付剑茹 刘广瑞
采用中国199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在不同的政府干预程度下产生显著的差异。检验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分别降低了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提高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是,在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区,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受到越多的削弱。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过度的政府干预,从而影响了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政府对金融干预的适度调整将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地区金融发展 政府干预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转移支付对地方支出规模影响——来自全国县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地方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非线性门限关系研究——来自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证据
制度变迁、地方政府行为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党代会周期、地方政府监管力度变化与环境质量——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与支出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地方政府“掠夺之手”、金融发展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来自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技术进步——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