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2)
2023(13047)
2022(11095)
2021(10209)
2020(8824)
2019(20380)
2018(20043)
2017(38237)
2016(20726)
2015(23532)
2014(23885)
2013(23340)
2012(21645)
2011(19179)
2010(19476)
2009(18196)
2008(17836)
2007(15843)
2006(13365)
2005(12035)
作者
(58821)
(49325)
(48961)
(47171)
(31314)
(23496)
(22580)
(19377)
(18592)
(17528)
(16612)
(16594)
(15449)
(15277)
(15263)
(15162)
(15138)
(14546)
(14117)
(14076)
(12076)
(12065)
(12015)
(11233)
(11130)
(11035)
(10885)
(10795)
(10013)
(9741)
学科
(86255)
经济(86140)
管理(63634)
(57717)
(48372)
企业(48372)
方法(43868)
数学(37994)
数学方法(37521)
(26892)
中国(22583)
(22183)
(17995)
业经(17698)
(17270)
地方(15899)
(15560)
财务(15507)
财务管理(15430)
(15043)
贸易(15029)
企业财务(14708)
(14593)
农业(14498)
理论(14373)
(13028)
技术(12718)
(12593)
金融(12590)
(12552)
机构
大学(301168)
学院(297982)
(123857)
经济(121335)
管理(118897)
理学(103461)
理学院(102395)
管理学(100713)
管理学院(100122)
研究(93606)
中国(71198)
(62175)
(61262)
科学(56201)
财经(48644)
(46123)
(45966)
中心(44911)
(44139)
(43957)
业大(42970)
研究所(41462)
经济学(39306)
北京(38045)
(37419)
师范(37046)
财经大学(36260)
农业(36178)
经济学院(35621)
(34631)
基金
项目(201595)
科学(159261)
基金(148002)
研究(147097)
(128309)
国家(127282)
科学基金(110062)
社会(94954)
社会科(90082)
社会科学(90056)
基金项目(78282)
(77976)
自然(70782)
自然科(69128)
自然科学(69109)
教育(68386)
自然科学基金(67859)
(65675)
资助(60703)
编号(59621)
成果(48804)
(45767)
重点(45503)
(42278)
(41813)
课题(40269)
教育部(39780)
国家社会(39729)
科研(39280)
创新(39150)
期刊
(129040)
经济(129040)
研究(84771)
中国(56738)
(50960)
学报(44603)
管理(40897)
科学(40826)
(40077)
大学(34522)
学学(32666)
教育(28447)
农业(26784)
技术(26017)
财经(24404)
(23375)
金融(23375)
经济研究(21220)
(20930)
业经(20272)
问题(17739)
统计(15231)
图书(14771)
技术经济(14715)
财会(14627)
(14238)
(14155)
理论(14001)
(13701)
(13381)
共检索到42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彭超然  
公众参与能否在政府审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政府审计研究领域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我国社会公众参与政府审计的经济动因及实现路径,并以2002~2006年我国省级政府审计机关为样本,从经济集聚度、地域集聚度、教育集聚度和信息集聚度等4个维度衡量公众集聚度,研究发现:公众集聚度与政府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公众在地域集聚度、教育集聚度和信息集聚度方面的增强,有利于公众降低监督成本、增加监督收益,从而激发公众的审计需求并推动政府审计质量提升。因此,政府应改进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实践,从制度上引导公众参与政府审计并完善公众诉求的传导机制,以便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合力在提升政府审计质量中的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保卿  李文娟  
公众满意度是对公众心理状态的测量结果,可以作为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之一,这是市场经济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在要求。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的评价通常是通过对公众满意度的调查来进行的。调查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该调查方法可以将定性指标通过模糊数学定量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银珠  
从经济角度上来说,任何一种事业都有其投入与产出。投入就意味着支付一定的代价或称做成本;产出则可获得一定的利益或称为效益。但进行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所应包括的成本和效益的内容不同于私人项目。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的特点、理论及其原则。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小荣  吴睿  何瑞铧  曹源  
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审计结果公开对公众反腐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审计结果公开既会提高公众的自我反腐效能感从而增强公众反腐意愿,也会提高公众反腐风险感从而降低公众反腐意愿。由于公众反腐效能感提高的反腐意愿小于公众反腐风险感降低的反腐意愿,审计结果公开整体上会降低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的意愿。因此政府在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要适当关注审计结果公开对公众参与腐败治理的消极作用,妥善处理重大和敏感审计结果的公开问题。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审计结果公开对公众反腐意愿的作用及其路径,深化和拓展了审计结果公开作用理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雷  
通过在新经济地理学C-P模型中加入独立的政府部门,文章分析了政府的制造业补贴对产业的集聚和转移的影响。以C-P模型的标准情形为参照,比较了制造业在存在政府干预的地区和不存在政府干预的地区之间、政府偏好不同的地区之间的空间分布状态。结果表明,政府对制造业的补贴,降低了本地市场效应,提高了制造业的集聚力,使制造业更倾向于集中在一个地区。增加政府部门后突变点和支撑点的提高,也印证了政府干预对提升制造业集聚力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维霞  
近些年来,一场旨在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公信力再造运动在全球的范围内方兴未艾,各国政府以及专家学者们都致力于研究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问题,其中,关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问题研究被看作是能够促进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支持手段。文章对公众评价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思路、方法、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我国公共服务建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公共服务改善的对策,让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够真正达到让公众满意的目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望  
在Fujita与Thisse(2002)和王洪光(2007)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公共服务,可以分析政府公共服务与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某区域运输成本较低,政府公共服务完善,收入水平高时,产业集聚将在此地形成;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相近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有限;某一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内地1999~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不确定与非均衡的;收入水平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政府公共服务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有限,却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丹  陈素梅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公众对污染问题的关注日渐高涨。为此,充分利用大数据考察了环境关注度在污染类型与地区层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网民对PM2.5的关注度最高,而对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关注度还非常有限;从区域差异来看,华北、华东地区关注度最高,西北地区关注度最小;从城市差异来看,这些污染类型关注度排名前十的城市网民对"绿色发展"的关注度也位列全国前十。以2012—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网民关注度的提高都能够显著促进地方政府增加治污投入;相对而言,治污投入对大气污染关注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可以现有持续强烈的环境污染关注度为基础,积极引导更多的公众和投资主体参与污染治理;建立健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当前我国各地建立了很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其中多数属于依靠政策优惠的外生型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的产业关联作用小。为了提高集聚区植根性,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理论分析框架,政府需要针对集聚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集聚类型,积极创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机遇,培育相应的要素条件,引导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扶植和拓展整个产业链相关企业,并通过参与企业教育培训和R&D等活动改进集聚区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为整个集聚区内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竞争优势和不断创新提供动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海涛  
从公众选择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等方式,就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形式的选择、选择倾向、传播效果及接受程度等方面展开调查。针对调查中的传统、现代公开形式的缺陷,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形式规定匮乏,公众参与性不高等问题,提出面向公众实际,灵活选用政府信息公开形式,规范引导公众参与公开形式共建,依据公众需求,从制度上明确相应的公开形式等策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郁芳  李项峰  
经济学者们通常识别环境外部性并要求政府规制纠正这种外部性,但他们很少认识到规制本身带来的外部性。规制外部性是政治过程的一种结果,即指一部分人通过集体行动对另一部分人施加的外部成本(或收益)。在地方层次上,环境规制的外部性既表现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财富转移,还体现在成本或收益的区间和代际溢出上。本文在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对这种外部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军杰  钟君  
本文运用公共选择学派理论来描述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政策决策和实施过程,把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共选择过程分为初级政治市场、政策供给市场和政策执行市场三个部分,通过论述中国地方公共选择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铁三角”关系,以及在片面政绩评价标准的激励下地方政府本身固有的有限理性和追求垄断租金最大化的冲动,揭示了各种经济过热背后的深层次的地方政府决策体制中的设计缺陷,并提出了克服相关缺陷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内部审计和我国中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有许多重大差异,文章从公共问责的视角来探究这种差异的原因。按公共责任、机会主义、问责机制、审计这一逻辑路径分析发现,中美两国中央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差异的原因是其生态环境所决定的,而这种生态环境的核心内容就是问责机制。异体问责催生同体问责,同体问责催生内部审计,问责的强度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规模和独立性,问责的内容决定内部审计业务类型。没有异体问责,同体问责也就没有基础;没有同体问责,内部审计也就没有基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进锋  
阐述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指出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并结合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面临的"政府困境",最后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的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路正南  朱新朗  
产业集聚通过规模效应、技术外溢和非完全竞争引导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集中,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由这3种效应所引发的成本节约、技术进步和能效提升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产生积极影响。然而,由于中国政府对产业集聚过度干预现象的普遍存在,易导致追逐"政策租"而引发"企业扎堆"现象的产生,从而对碳排放强度的改善产生不利影响。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通过数理推导和实证检验剖析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从而探寻政府适度干预和市场配置共同作用下节能减排的可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