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0)
- 2023(16143)
- 2022(14006)
- 2021(13061)
- 2020(11104)
- 2019(25333)
- 2018(24847)
- 2017(48597)
- 2016(26319)
- 2015(29065)
- 2014(28639)
- 2013(28258)
- 2012(26114)
- 2011(23629)
- 2010(23545)
- 2009(21591)
- 2008(21021)
- 2007(18426)
- 2006(16307)
- 2005(14255)
- 学科
- 济(103963)
- 经济(103842)
- 管理(78328)
- 业(73317)
- 企(60502)
- 企业(60502)
- 方法(49272)
- 数学(43106)
- 数学方法(42602)
- 农(28668)
- 财(28305)
- 中国(26737)
- 学(23164)
- 业经(22436)
- 地方(20662)
- 贸(20631)
- 贸易(20622)
- 易(19997)
- 农业(19085)
- 环境(18872)
- 制(18508)
- 务(17817)
- 财务(17746)
- 财务管理(17717)
- 企业财务(16868)
- 理论(16520)
- 技术(16465)
- 和(15883)
- 划(15761)
- 银(15590)
- 机构
- 大学(373223)
- 学院(370830)
- 济(148790)
- 管理(147992)
- 经济(145695)
- 理学(129116)
- 理学院(127731)
- 管理学(125488)
- 研究(125251)
- 管理学院(124844)
- 中国(92215)
- 京(78803)
- 科学(78709)
- 财(68833)
- 农(65870)
- 所(63120)
- 业大(59198)
- 研究所(57723)
- 中心(56583)
- 财经(55351)
- 江(53947)
- 农业(51991)
- 经(50487)
- 北京(49466)
- 范(47876)
- 师范(47339)
- 院(45526)
- 经济学(44331)
- 州(43413)
- 财经大学(41219)
- 基金
- 项目(258968)
- 科学(203061)
- 基金(188935)
- 研究(184908)
- 家(166428)
- 国家(165069)
- 科学基金(141138)
- 社会(116973)
- 社会科(110955)
- 社会科学(110927)
- 省(100330)
- 基金项目(100278)
- 自然(93894)
- 自然科(91703)
- 自然科学(91676)
- 自然科学基金(90043)
- 划(85200)
- 教育(84707)
- 资助(78211)
- 编号(74241)
- 成果(59642)
- 重点(58019)
- 部(57153)
- 发(54622)
- 创(53624)
- 课题(50898)
- 科研(50064)
- 创新(49963)
- 教育部(48758)
- 国家社会(48026)
- 期刊
- 济(157344)
- 经济(157344)
- 研究(107925)
- 中国(67333)
- 学报(64244)
- 农(58579)
- 科学(56310)
- 管理(52623)
- 财(51043)
- 大学(47989)
- 学学(45344)
- 农业(39878)
- 教育(38639)
- 融(32717)
- 金融(32717)
- 技术(29656)
- 财经(26874)
- 业经(26241)
- 经济研究(26038)
- 经(22862)
- 问题(20672)
- 业(20583)
- 图书(18753)
- 科技(18614)
- 版(17916)
- 技术经济(17557)
- 理论(17499)
- 贸(16817)
- 商业(16482)
- 业大(16462)
共检索到535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凤 阴丹
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倡导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低碳经济,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也在发生着积极的转变。本文依据Dunlap新环境范式理论,采用2006年和2009年横截面数据比较分析公众环境行为的转变并探寻长期稳定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说明:公众陈述的浅层环境行为提高幅度约为25.5%,而深层环境行为改进为7.8%,环境知识水平提高仅3.8%。环境知识是长期影响浅层和深层环境行为的变量;收入和居住地仅对深层环境行为有长期显著影响;学生较其他职业人群一直都表现出更为积极地浅层和深层环境行为。约束性强的环境政策对公众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而软环境政策效果不明显。建议政府执行更加积极的约束性环境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梓慕 高明 黄清煌 郜镔滨
中国工业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而健全的环境政策体制、完善的环保投资机制和规范的公众参与制度是协调经济效益与废气减排双重矛盾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中国大陆2001—2012年的区域时间系列数据,探讨了环境政策、环保投资和公众参与对工业废气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政策工具中,行政化和市场化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正向影响,且均存在累积效应。但市场化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的效果明显大于行政化政策工具。然而,不同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地区差异性,市场化政策在东部的效果最明显,而行政化政策在西部最显著。同时,环保投资对工业废气减排只在当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当前环保效率依然低下,无法形成长期效应。此外,公众参与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及累积效应,说明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会促进更大的减排效果。最后,根据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废气减排 环境政策 环保投资 公众参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梓慕 高明 黄清煌 郜镔滨
中国工业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而健全的环境政策体制、完善的环保投资机制和规范的公众参与制度是协调经济效益与废气减排双重矛盾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中国大陆2001—2012年的区域时间系列数据,探讨了环境政策、环保投资和公众参与对工业废气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政策工具中,行政化和市场化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正向影响,且均存在累积效应。但市场化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的效果明显大于行政化政策工具。然而,不同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地区差异性,市场化政策在东部的效果最明显,而行政
关键词:
废气减排 环境政策 环保投资 公众参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梓慕 高明 黄清煌 郜镔滨
中国工业经济30多年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而健全的环境政策体制、完善的环保投资机制和规范的公众参与制度是协调经济效益与废气减排双重矛盾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中国大陆2001—2012年的区域时间系列数据,探讨了环境政策、环保投资和公众参与对工业废气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政策工具中,行政化和市场化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正向影响,且均存在累积效应。但市场化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的效果明显大于行政化政策工具。然而,不同政策工具对工业废气减排存在地区差异性,市场化政策在东部的效果最明显,而行政
关键词:
废气减排 环境政策 环保投资 公众参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雪莹 田劭唯 戴健驰 田世政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亲环境的公民,国家公园一直被认为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最佳载体。从外部情境视角切入,探究游客环境教育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将旅游环境认知、预期内疚、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模型——“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选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为案例地,回收有效问卷406份,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环境教育感知可通过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对亲环境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其中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既可单独发挥中介作用,也可产生链式中介作用;(2)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均显著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且后者的影响效应大于前者,而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3)“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可用于解释个体亲环境行为产生的路径。研究结论对国家公园环境解说系统规划、环境教育形式与内容选择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雪莹 田劭唯 戴健驰 田世政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亲环境的公民,国家公园一直被认为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最佳载体。从外部情境视角切入,探究游客环境教育感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将旅游环境认知、预期内疚、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模型——“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选取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为案例地,回收有效问卷406份,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环境教育感知可通过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对亲环境行为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其中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既可单独发挥中介作用,也可产生链式中介作用;(2)旅游环境认知和预期内疚均显著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且后者的影响效应大于前者,而地方依恋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不显著;(3)“感知–认知–情感–行为”模型可用于解释个体亲环境行为产生的路径。研究结论对国家公园环境解说系统规划、环境教育形式与内容选择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其静 王宇锋
本文研究发现,返乡者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可支配财富、教育程度等个人禀赋因素对创业决策有着重大影响;同时,政府的质量对返乡者的创业倾向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上述因素的变化可在边际上大幅度影响返乡者选择自雇型创业的倾向,但对于其规模型创业倾向的影响要弱得多。上述实证结果表明,为了激励创业活动,政府应首先减少腐败和提高办事效率,并充分认识到,自雇型创业而非规模型创业才是最有效的帮助对象。
关键词:
返乡者 创业决策 个人禀赋 制度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莉军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世界范围内遭受到经济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危机改变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局:对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投资骤增;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期大幅度下降。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强劲增长,成功地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来源。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整体下滑之势相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因此有必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认为国民生产总值、出口、对矿产和能源进口需求、外汇储备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之间存在长期稳
关键词:
对外投资 外汇储备 直接投资 国家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治辉 张敏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类的消费构成了地球上规模最大的物质与能量消耗。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国内生态资源与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作为产品最终消费者的公众,其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保工作的展开意义重大。拯救环境需要重塑消费模式和商业模式。"消费资本论"在唤醒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促使公众从自然资源的消费者、环保理念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环境保护的主动参与者和投资者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淑娟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虽然赋予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权利,但却未规定公民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内容。作者通过对中国与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的比较,指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 评价 比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凤
依据环境意识和社会背景对环保行为的交互作用机理,采用2006年横截面数据对陕西公众环保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发现公众陈述的环保行为整体得分尚不及格,但较1998年的全国平均得分有大幅提高;环保重要性、环保知识、受教育程度对个人环保习惯和公共环保行为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性别差异在个人环保习惯中表现突出,在公共环保行为中并不显著;收入、年龄、环保意义变量的影响都不显著。从个人环保习惯路径分析模型发现环保重要性是最显著的中介变量。最后,文章建议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公众的环保重要性意识,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环保知识水平,且以女性为突破口来带动更广泛意义上的公众参与环保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鹏 熊玮
从宏观环境层面,基于农产品流通演进的外生视角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利用1981-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进规律以及影响其演进的外生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农产品流通渠道长度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表现为渠道长度先变长再变短的"倒U型"演变趋势;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消费者延拓性、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流通政策的市场化导向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居民的老龄化程度对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长度却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鉴于各环境变量对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的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成 于同申
作为刻画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产业集中度,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但鲜见有学者研究环境规制会对产业集中度带来何种影响。为了对此进行研究,本文以我国工业部门1996-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首先计算出产业集中度(CR4和CR8)水平,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集中度带来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在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时,环境规制变量对产业集中度产生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随着控制变量的逐步引入,环境规制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逐步提高,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趋于优化;(2)同时,进入退出壁垒、利润率水平、经济干预政策和规模经济程度四个控制变量也会对产业集中度...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集中度 国际竞争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雯翠 万沁原
利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从社会信任、社会规范、社会网络、社会参与四个方面衡量社会资本,检验社会资本对公众私域和公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有助于促进公众亲环境行为。具体而言,公众越遵守社会规范,社会参与程度越高,采取私域和公域亲环境行为的意愿越强,但社会信任程度的提高只对公众的私域亲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只对公众的公域亲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另外,男性采取公域亲环境行为的意愿更强,女性采取私域亲环境行为的意愿更强,南方公众更易受社会信任影响而加强亲环境行为。基于此,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对公众亲环境行为的促进作用,开展差异化可持续发展教育。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私域亲环境行为 公域亲环境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正勇 朱晓莉 梁文静 杨怀宇 宋妙龙 刘进俊
淀山湖沿湖三镇是上海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加强该区水产养殖业污染管理对上海具有重要意义,而加强管理的前提是合理评估该产业污染状况及其环境成本。此文以实证资料为基础,运用物料平衡法测算该区域主要水产养殖业总氮污染的排放情况,进而以机会成本法核算了污染的环境成本。结果表明:(1)"十五"期间三镇主要水产养殖业共向环境排放4056.6吨总氮。(2)"十五"期间该地区总氮排放大部分来自常规水产养殖业,排放2715.9吨,占总量的66.9%。(3)"十五"期间沿湖三镇主要水产养殖业总氮污染成本约为4.83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