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5)
- 2023(14167)
- 2022(11582)
- 2021(10745)
- 2020(9231)
- 2019(20793)
- 2018(20301)
- 2017(39496)
- 2016(20693)
- 2015(22786)
- 2014(22266)
- 2013(21784)
- 2012(19574)
- 2011(17053)
- 2010(16917)
- 2009(15687)
- 2008(15439)
- 2007(13456)
- 2006(11603)
- 2005(10393)
- 学科
- 业(90689)
- 济(90436)
- 经济(90310)
- 企(83136)
- 企业(83136)
- 管理(80961)
- 方法(42930)
- 数学(34452)
- 数学方法(34060)
- 财(31090)
- 业经(29710)
- 农(28107)
- 务(23446)
- 财务(23406)
- 财务管理(23380)
- 企业财务(22193)
- 农业(20072)
- 中国(19649)
- 技术(19061)
- 制(18013)
- 划(17963)
- 环境(17544)
- 和(16340)
- 理论(15432)
- 策(15345)
- 贸(14405)
- 贸易(14396)
- 体(14305)
- 易(14036)
- 地方(13998)
- 机构
- 学院(292595)
- 大学(287142)
- 济(125867)
- 管理(125019)
- 经济(123723)
- 理学(108891)
- 理学院(107929)
- 管理学(106407)
- 管理学院(105858)
- 研究(84448)
- 中国(68019)
- 财(60155)
- 京(57285)
- 科学(48433)
- 财经(48265)
- 经(43982)
- 农(43918)
- 江(42658)
- 中心(40765)
- 业大(40685)
- 所(39413)
- 经济学(38229)
- 财经大学(35764)
- 商学(35355)
- 研究所(35220)
- 商学院(35053)
- 北京(34753)
- 经济学院(34749)
- 农业(34298)
- 经济管理(33482)
- 基金
- 项目(199222)
- 科学(161206)
- 基金(149496)
- 研究(147159)
- 家(127944)
- 国家(126813)
- 科学基金(113494)
- 社会(98168)
- 社会科(93234)
- 社会科学(93208)
- 基金项目(79945)
- 省(77807)
- 自然(73251)
- 自然科(71672)
- 自然科学(71657)
- 自然科学基金(70415)
- 教育(66751)
- 划(63913)
- 资助(59508)
- 编号(57998)
- 创(45005)
- 部(44797)
- 成果(43934)
- 重点(43826)
- 发(42284)
- 国家社会(41308)
- 创新(41304)
- 业(41247)
- 制(40594)
- 人文(39585)
- 期刊
- 济(137249)
- 经济(137249)
- 研究(79135)
- 财(51048)
- 中国(50968)
- 管理(50546)
- 农(40483)
- 科学(38269)
- 学报(36941)
- 大学(30346)
- 学学(29256)
- 技术(28086)
- 农业(27909)
- 融(25192)
- 金融(25192)
- 业经(24952)
- 财经(24193)
- 教育(21146)
- 经济研究(20995)
- 经(20845)
- 问题(18205)
- 技术经济(17077)
- 业(16902)
- 财会(16040)
- 现代(14655)
- 会计(14324)
- 商业(14218)
- 贸(13515)
- 策(13330)
- 统计(13207)
共检索到418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柳 甘佺鑫 马德水
利用2008~2015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公众环境关注度对企业环保投资规模存在正向影响;绿色形象能够提高公众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包容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企业治理性环保投资相比,公众环境关注度仅对企业前瞻性环保投资规模产生正向影响,绿色形象仅对公众环境关注度与企业前瞻性环保投资规模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说明企业差异化和预防性环保战略能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环保法规、企业履行绿色责任、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热比亚·吐尔逊 巴文浩 王岚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企业面临着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双重挑战,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来提升环境绩效尤为重要。基于整合控制论和制度理论,以能力—行为—绩效的逻辑构建理论模型,探索数字化转型、绿色供应链和企业环境绩效的关系;引入媒体关注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媒体关注在其中的影响。以2014—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配对和剔除数据缺失企业,最终获得136家样本企业的733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绩效有正向影响,媒体关注在数字化转型与环境绩效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且此调节作用通过绿色供应链的中介作用来实现。此外,通过双重差分、变量分解以及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会因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高低而产生非对称效果。企业应加速数字化转型,构建企业绿色供应链,提升环境绩效;正视媒体关注带来的压力,主动提高自身环境治理能力和诚信水平,提升媒体关注的正面效应,激发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方明 胡鸣瑶 项柳
文章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ESG评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上市公司ESG评级和媒体关注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且ESG评级和媒体关注不仅会导致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增强,更会增进实质性绿色创新,两者均发挥实质性作用;媒体关注可以有效促进ESG评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且负面报道比非负面报道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在国有企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企业中,媒体关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ESG评级 媒体关注 绿色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江 龚新蜀
节能提效是“双碳”目标下重点用能行业减碳的首要举措。以高耗能行业实施的能效“领跑者”制度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高耗能行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能效“领跑者”制度对“非领跑”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考察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和企业高管环保经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能效“领跑者”制度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和高管环保经历在其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能效“领跑者”制度对非国有性质、低融资约束、低媒体关注度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同时,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国有性质、高融资约束、高媒体关注度企业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而高管环保经历仅在非国有企业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国文 甘雨田
基于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将网络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探讨投资者关注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体现在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上,资产规模、杠杆率、股权集中度对绿色创新绩效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通过融资约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绿色创新绩效,同时环境规制是有效的调节变量,投资者关注与环境规制的交互效应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从关注属性维度看,投资者负面关注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非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相较于高污染企业,投资者关注对非高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伊志宏 陈欣 田柳
本文主要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视角,针对公众环境关注对公司治理和企业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选用2010—2018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公众环境关注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所在地公众环境关注能够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行为。本文探究了两条影响渠道:首先,公众环境关注通过强化政府环境规制发挥作用,而政治关联的存在会削弱这一作用渠道;其次,公众环境关注通过提升企业生态观念发挥作用,与这一渠道一致,如果董事长是女性、更加年长或拥有家乡偏好,这一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公众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会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观,探究了绿色动态能力对企业环境创新的影响作用,并考察了外部环境规制和内部高管环保认知在绿色动态能力与环境创新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绿色资源获取能力和绿色资源整合能力对企业环境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高管环保认知显著正向调节绿色资源获取能力、绿色资源整合能力与环境创新间作用关系,而环境规制仅对绿色资源整合能力与环境创新间关系起到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伟 郭小艺
本文以2008—2020年中国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内在短视特质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者短视抑制了企业的绿色创新。市场关注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长期机构和分析师关注削弱了管理者短视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但从绿色创新类型来看,长期机构和分析师关注仅显著削弱了管理者短视对绿色实用新型的抑制作用,对管理者短视与绿色发明的关系无显著影响;普通投资者关注强化了管理者短视对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且无论绿色发明还是实用新型创新,强化效应均显著存在。最终,管理者短视导致的绿色创新减少损害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绩效。
关键词:
管理者短视 绿色创新 市场关注 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红梅 刘春燕 刘桂媛
聚焦政府补助效应,分析其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环保投资的作用效果,并基于媒体关注的信息功能效应,探索其在政府补助与企业环保投资之间如何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具有“双刃剑”效应,与企业环保投资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适度的政府补助能够促进企业进行环保投资,而过度的政府补助会抑制企业的环保投资,这种倒U型关系在区分企业规模、产权性质、环境规制强度后表现出异质性。此外,媒体关注能够加强政府补助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倒U型影响。研究结论为政府补助、媒体关注如何更好发挥环境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曹洪军 陈泽文
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战略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驱动因素的研究多为单一因素的直接影响,缺乏对内外部环境的整体考虑,同时对高管环保意识的权变作用研究匮乏。鉴于此,本文以216家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内外环境视角探讨了外部的政策压力、市场压力、内部的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对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效应以及高管环保意识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第一,外部环境中的强制型政策对绿色创新战略为倒U型影响;激励型政策、市场压力对绿色创新战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内部环境中的创新资源对绿色创新战略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企业绿色创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不同层面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目前研究多为外部或内部单一层面因素分析,缺乏多层面因素的系统研究。鉴于此,基于制度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整合内外部视角分析外部环境规制和内部绿色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绿色动态能力在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间的调节作用,并利用山东、江苏和浙江等东部地区247家制造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内部绿色动态能力对绿色产品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对绿色工艺创新影响作用并不明显;同时,绿色动态能力正向调节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间的作用关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动态能力 绿色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慧明 李丽蓉 曹紫荆
文章以我国高耗能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环境信息披露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并且引入媒体关注变量,进一步检验了媒体关注在其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耗能行业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该作用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得以实现;分样本检验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对于财政补贴水平低、所在地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媒体报道特别是负面媒体报道在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之间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对于实现高耗能行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创新间的协调发展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对于持续发挥媒体治理功能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丽云 俞会新 任相伟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制度理论等,探讨网络嵌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绿色动态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规制、管理者环境注意力的调节作用。运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绿色动态能力在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与绿色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规制、管理者环境注意力均正向调节绿色动态能力与绿色创新间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佳鑫
绿色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科技型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科技型企业绿色智力资本对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17份关于科技型企业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绿色智力资本的三个维度,即绿色人力资本、绿色结构资本、绿色关系资本,以及动态能力都对环境绩效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动态能力在绿色人力资本与环境绩效之间以及绿色关系资本与环境绩效之间都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在绿色结构资本与环境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数据检验的支持。建议科技型企业重视绿色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提升动态能力,注重发挥绿色人力资本、绿色关系资本与动态能力的协同化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佳 梁锦锦
新时代背景下,绿色创新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以2012—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绿色创新投资的关系,以及供应链集成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创新投资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未吸收冗余能够在企业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时发挥"缓冲器"作用平滑企业的绿色创新投资,供应链集成会减弱企业对利用未吸收冗余来平滑绿色创新投资的依赖性,对未吸收冗余和绿色创新投资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将投资拓展至绿色创新领域,将供应链集成引入研究框架,对解决企业绿色创新投资规模和投资持续性问题、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ESG信息披露双元动机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绿色形象的中介作用与价值认知的调节作用
绿色产品创新对组织绩效和组织竞争力的影响——管理者对环境关注的调节作用
分析师对环保信息的关注能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吗?
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改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吗——基于外部约束和内部关注的视角
媒体关注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基于政府环境规制与公众参与的中介效应
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ESG表现——基于投资者关注的调节作用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兼论环境信息披露的调节作用
供应链整合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实证研究——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R&D外包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