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6)
2023(14216)
2022(11820)
2021(11222)
2020(9606)
2019(21647)
2018(20959)
2017(39724)
2016(21183)
2015(23731)
2014(23107)
2013(22568)
2012(20649)
2011(18567)
2010(17809)
2009(16428)
2008(15378)
2007(12893)
2006(10777)
2005(9331)
作者
(59533)
(49859)
(49468)
(46999)
(31286)
(23729)
(22274)
(19701)
(19125)
(17255)
(17022)
(16542)
(15503)
(15375)
(15373)
(15218)
(14793)
(14778)
(14259)
(14180)
(12085)
(11983)
(11931)
(11264)
(11252)
(11108)
(10605)
(10471)
(9798)
(9794)
学科
(84598)
经济(84475)
管理(60403)
(55659)
(44320)
企业(44320)
方法(41287)
数学(37662)
数学方法(37246)
中国(25074)
(23838)
(23325)
(18498)
贸易(18490)
(18144)
业经(17144)
(16930)
(16202)
农业(15319)
地方(13594)
(13555)
银行(13508)
(13413)
金融(13412)
环境(13361)
(13082)
财务(13043)
财务管理(13014)
技术(13007)
(12962)
机构
大学(295520)
学院(291543)
(127787)
经济(125780)
管理(115096)
研究(101637)
理学(101335)
理学院(100205)
管理学(98596)
管理学院(98050)
中国(78241)
科学(61418)
(61362)
(57259)
(51717)
(49807)
中心(47534)
财经(46389)
研究所(46007)
业大(45782)
(42811)
经济学(41004)
农业(40891)
(39182)
北京(38103)
经济学院(37167)
(36852)
(35859)
师范(35398)
财经大学(35039)
基金
项目(211531)
科学(168298)
基金(159611)
研究(148598)
(142103)
国家(141016)
科学基金(120679)
社会(99189)
社会科(94177)
社会科学(94157)
基金项目(84455)
自然(79154)
(77982)
自然科(77400)
自然科学(77375)
自然科学基金(76051)
(68248)
教育(67605)
资助(64505)
编号(56122)
(48557)
重点(48135)
(44490)
(44443)
成果(43785)
国家社会(43231)
创新(41814)
科研(41810)
教育部(41760)
人文(39812)
期刊
(125711)
经济(125711)
研究(81306)
中国(52841)
学报(49569)
科学(46006)
(45155)
(43694)
管理(40187)
大学(37805)
学学(36187)
农业(30545)
(25938)
金融(25938)
财经(22937)
教育(22872)
技术(22328)
经济研究(22280)
(19725)
业经(19134)
问题(17157)
(17094)
(15665)
世界(14610)
(14117)
统计(14022)
资源(13890)
国际(13773)
科技(13576)
技术经济(13115)
共检索到411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崔维军  向焱  
文章基于3 527份中国天气网的调查数据,在分析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支持度的基础上,运用PLS回归方法,分析了公众气候变化认知与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支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目前公众对于政府应对行动支持度较高,不同属性公众支持度有一定差异;(2)气候变化原因认知、影响认知、行动认知都会显著影响公众对政府应对行动的支持度;(3)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认知度、气候变化与环境恶化关系的认知度和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认知度对政府应对行动支持度的影响程度最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宏佐  陈涛  
本文利用3489份国内网民的有效调查问卷,构建Binary Logistic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对气候变化引起粮食危机、环境污染以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相信程度、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京都议定书》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努力程度的态度因素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促进公众行动意愿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水发  潘晨光  温亚利  潘家华  郑艳  
当前,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问题备受世人瞩目。本文首先概述了气候变化、森林、林业与就业的相关关系;阐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框架,归纳出林业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三种主要方式;并介绍了中国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和能源林业的具体实践;进而定性分析了中国林业重点行动对就业的正负面影响,并以广西碳汇试点项目为例加以佐证,最后阐明了中国林业发展及就业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林业通过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三种主要途径和系列行动,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绿化等一系列林业行动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冬梅  
2005年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11年9月6日中国再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向全世界公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中国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对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产生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影响:(1)中国的和平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本身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创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政治经济环境;(3)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全球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有利于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成效;(4)中国的和平发展,提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涛  谢宏佐  
了解影响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非常重要。在对6643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性别因素、对气候变化了解和关注程度、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的认知程度、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认知程度对大学生行动意愿有显著影响。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大学生特别是男大学生对于气候变化的了解与关注,提升对于气候变化影响认知、国际社会应对行动认知程度,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宏佐  
文章利用江苏、山东和安徽省30个县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村人口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意愿分布,分析了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业收入及农民生活的影响程度、性别、气候变化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国内外气候变化行动了解程度、国际节能减排期待、国内政府实施和促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期待对农村人口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因势利导,帮助农村人口适应气候变化,促进农业生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邵慧婷  罗佳凤  费喜敏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性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环保支付意愿与减排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和交叉统计分析,并利用Ologit模型,对气候变化认知对公众环保支付意愿与减排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居民总体环保支付意愿与减排水平不高,同时环保支付意愿高于减排行为意愿,说明为了保护环境,公众更愿意在经济上承受一定损失,而不愿意采取给生活不便的环保行为。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气候变化认知对环保支付意愿和减排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气候变化认知对环保支付意愿的影响比对减排行为的影响更显著。此外,收入、宗教信仰和地区特征显著影响公众环保支付意愿;年龄、受教育水平、媒体使用程度、城乡居住地和东中西部的地区变量对公众减排行为有显著影响。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提出要通过利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宣传来提高公众环境认知水平,并通过财税、信贷和补贴等方式调节公众的行为选择等建议。表6参15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训芳  
国家已将《气候变化应对法》纳入立法计划,并将林业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森林法》应当为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法律保障,参考新《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公众参与制度进行整体设计。同时,还应针对林业的特殊性,建立森林碳汇教育制度和林业建设志愿者服务制度,并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改造为志愿者行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晖  宋恬静  朱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对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绩效的测度、区域间绩效差异的评估以及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12年适应气候变化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且不论是子系统绩效还是综合绩效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引起区域气候变化适应低绩效的原因存在一致性,而引致区域适应高绩效的原因各不相同;(3)某些区域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存在"短板",从而造成其适应能力的脆弱性和高绩效水平的不可持续。根据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应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确定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希晖  王菁  邢祥娟  
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以及其应对方法是现代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调查分析影响海洋酸化变化趋势原因的数据与应对实例,对比国际上在对海洋酸化进行审计时的现状差异,并在世界审计组织提出的指导方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对于中国如何对海洋酸化进行政府审计及相关审计项目的选择的建议。论文认为,由于气候变化与海洋酸化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剧烈影响,对其进行政府审计是必要的。同时,基于不同的国情,使用的审计方法以及着重进行的审计项目应有区别,以提高对海洋酸化进行治理的效率,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仲仁  路庆昌  
鉴于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我国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事件的适应性规划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首先,总结了国外尤其是美国气候变化适应性规划研究的现状及其政府规划部门采取的适应性规划和措施。其次,讨论了适应性规划研究的内容和整体框架,概括了国外适应性规划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从理论方法、方案实施和法律规章等方面分析了适应性规划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规划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框架,以引起学术、政府和民间对适应性规划研究的重视,为我国更好地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打下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维军  罗玉  
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发展"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需要居民广泛参与和行动。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是否会影响其出行方式,促进其低碳出行呢?基于620位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探讨了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其出行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1)城市居民气候变化风险认知对出行方式没有积极影响;(2)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主要受性别(X1)、年龄(X3)、家庭平均月收入(X5)、居住地距最近公共交通设施的距离(X9)、居住地与目的地的距离(X10)因素影响,其中居住地距最近公共交通设施的距离(X9)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红莉  张俊飚  张露  罗斯炫  
[目的]气候变化适应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重要内涵,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认知—适应性行为”决策分析框架,并利用湖北省“十县百组千户”的调查数据与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农户气候变化认知(自然环境认知、经济需求认知、自我效能认知)对其(主动型、被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提高能促进其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其中,气候变化认知水平提高促进其采取主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的作用更大。(2)从影响路径来看,自然环境认知、自我效能认知通过影响情感态度、问题应对策略,经济需求认知通过影响情感态度,以促进农户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3)多群组分析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大、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其气候变化认知水平越高,则越倾向于采取主动型适应性耕作行为。[结论]政府应及时发布气候变化的新闻资讯、加大气候变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适应性耕作技术的相关培训、完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以强化农户自然环境认知、提高经济需求认知和自我效能认知,进而引导其采取适应性耕作行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丽  魏凤  赵敏娟  
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4市54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等五个方面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进行了测度,并从农户个体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生产条件、社会关系网络及信息获取四方面选取12个变量,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非灌溉农地占比、农业劳动力占比、是否种植经济作物、村民关系、气候信息获取渠道数目和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农户气候变化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