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1)
2023(10053)
2022(9083)
2021(8728)
2020(7430)
2019(17342)
2018(17399)
2017(34159)
2016(18606)
2015(20970)
2014(21075)
2013(21055)
2012(19155)
2011(17068)
2010(17019)
2009(15636)
2008(15454)
2007(13416)
2006(11911)
2005(10612)
作者
(53353)
(43898)
(43561)
(41660)
(28165)
(21118)
(19982)
(17289)
(16739)
(15838)
(15228)
(14633)
(13844)
(13812)
(13457)
(13405)
(13128)
(13097)
(12509)
(12441)
(10875)
(10779)
(10497)
(10078)
(9785)
(9782)
(9719)
(9717)
(8821)
(8590)
学科
(73493)
经济(73394)
管理(57152)
(54578)
(46935)
企业(46935)
方法(35493)
数学(30522)
数学方法(30144)
(21317)
(19008)
中国(18150)
业经(16117)
(15591)
(14898)
财务(14833)
财务管理(14803)
地方(14218)
企业财务(14149)
(14048)
(12845)
贸易(12840)
理论(12726)
农业(12601)
(12448)
(11964)
技术(11383)
(11243)
银行(11211)
环境(11068)
机构
大学(264108)
学院(261248)
管理(109421)
(101804)
经济(99377)
理学(94628)
理学院(93648)
管理学(92107)
管理学院(91644)
研究(83533)
中国(63433)
(56481)
科学(51592)
(48315)
(41833)
财经(38681)
(38661)
中心(38243)
业大(38122)
研究所(37708)
(37428)
北京(36313)
(35040)
(34137)
师范(33891)
(31140)
(30339)
农业(29881)
财经大学(28806)
经济学(28740)
基金
项目(177408)
科学(139160)
研究(131238)
基金(128558)
(110670)
国家(109705)
科学基金(94951)
社会(80772)
社会科(76447)
社会科学(76421)
基金项目(69363)
(68463)
自然(62952)
自然科(61481)
自然科学(61469)
自然科学基金(60338)
教育(59958)
(57575)
编号(54760)
资助(53450)
成果(44633)
(39263)
重点(38500)
课题(36603)
(36517)
(36357)
项目编号(34334)
科研(33965)
教育部(33909)
创新(33902)
期刊
(113765)
经济(113765)
研究(79111)
中国(47078)
管理(39945)
学报(39031)
(37153)
科学(36330)
(34981)
大学(29685)
教育(29337)
学学(27654)
农业(24411)
(23601)
金融(23601)
技术(22444)
财经(18582)
业经(18468)
经济研究(16790)
(15638)
图书(15447)
问题(15016)
理论(14344)
实践(13274)
(13274)
技术经济(13272)
科技(12461)
现代(12076)
(11982)
(11081)
共检索到383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鹏  蔡庆丰  
伴随着投资主体机构化态势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代理公众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否像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公众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以及市场效率会因此得到改善呢?针对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对机构投资者在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改善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丁  郑蓉  
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的视角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可能性。研究结论表明:从作用机理分析,基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之间所形成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机构投资者有动力参与到公司治理之中;进一步的博弈证据证明,双重委托代理所形成的契约关系能够促使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治理作用以改善公司的治理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使用非金融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应用一系列广义最小二乘法(GLS)经验调查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投资者法律保护如何影响公司价值,以及投资者法律保护如何影响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表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越高,代理成本越高,公司价值越低;(2)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表明投资者法律保护在减缓公司代理冲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与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的,表明投资者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瑞慧  颜诚  
基于200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公开发售的2246支来自全球的基建基金数据,本文研究基建基金投资者偏好和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偏好客户忠诚度较高、投资于国际市场、团队管理型的基建基金;在基建基金公司层面,投资者存在跟风投资行为,且随着信息不透明度和收益不确定性加剧;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体现为基金费率与预期业绩不匹配。该现象源于基金管理人利用投资者较高的预期收益设置费率,可以由基金特征因素和年份效应解释,尤其是投资于国际市场、收益分配或非团队管理等特征。本文结论对创新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稳定资金来源和微观审慎监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桃英  
通过建立和求解一种基于审计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探讨了注册会计师的收入水平、政府监管的力度、法律的有效性及经济业务的复杂性等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注册会计师收入、完善监管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主要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君君  刘恒  
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风险投资家在项目的投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制定一种显性的连续支付模式,对风险投资家起着一种极强的激励作用。要求风险投资家对项目注入一定的资本金,可有效防范风险投资家投资的草率行为,并能缩小投资者的代理成本。由此,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激励机制模型,为风险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支付契约提供了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红梅  朱红祥  
目前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股东滥用其控股地位侵犯公众投资者利益,国家监管部门对公众投资者保护不力。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的存在是我国证券市场开始时的定位造成的,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上市公司制度有结构性缺陷。完善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需要维持市场大盘稳定,完善股市规则,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股票红利的分配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新建  王兴春  贾中正  廖静池  
投资银行是直接融资过程中最重要的中介机构,作为融资产品的"卖方"代表,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它所构建的投资者关系网络,但现有文献对于投行—投资者关系在证券发行中的作用还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利用机构投资者在中国IPO新股发行中的完整询价记录,基于报价参与和报价水平两个维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关系强度测算方法,并由此细致刻画了投行—机构关系对股票发行、定价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投行可以驱动关系机构主动认购其承销的IPO新股,并引导关系机构给出与投行估值水平保持一致的高位报价,进而有效缓解了IPO拍卖制下的"投资者参与不确定性问题"。(2)关系机构的捧场报价显著提高了股票发行价格、增加了投行的承销收入;但是当新股交易价格在长期内逐渐向其内在价值水平收敛时,受到关系机构捧场支持越多的IPO新股,其长期回报率相对越低。(3)投行与机构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互惠的,一旦投行被赋予新股分配权力,它明显倾向于将新股抑价发行带来的巨大利益分配给在前期捧场的关系机构,二者的关系越强,机构报价被认定为"有效报价"的概率越高,而一旦被认定为有效报价,关系机构的新股需求更是将被优先满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  袁天荣  
基于2005~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机构投资者介入对上市公司代理问题缓解、分红改善的治理作用。经验证据表明,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缓解均有积极作用;即便是在控制了"内生性"、"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提高仍表现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景芬  覃星宇  刘继才  
针对角色重叠情景,即双角色主体情景,构建了包括政府、纯投资者和双角色主体的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定量分析了双角色主体努力水平和纯投资者与政府的激励机制,同时与角色不重叠的情景比较。研究发现:当运营商入股项目公司时,政府会随着运营商股权比例的提高而加大奖惩力度,间接影响纯投资者加大激励力度,可以有效降低运营商的投机风险;此时,运营商会付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努力水平。但是考虑到各主体的不同诉求,股权比例并非越大越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晓丽  陈立文  杨忠英  
有效的识别和评价公共项目利益相关者委托代理风险,有助于明确政府与代理方的责、权、利关系,避免项目实施中的责任推诿,创新公共项目的管理工具,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文章在剖析公共项目的契约本质和利益相关者委托代理关系的基础上,识别公共项目委托代理风险的构成,并构建委托代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云重心模型测量加权偏离度来衡量云重心的改变,准确地确定评价指标的基本评定值,从而解决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评价中的不一致现象。文章为准确评价公共项目利益相关者委托代理风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晓梅  姜付秀  
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研究主要是从不同的制度、法律背景出发,探讨不同的投资者利益保护状况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不适用于评价同一制度背景下不同公司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经济后果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微观公司组织这一角度,兼顾制度执行层面,对既定制度背景下,如何评价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与Laporta等从事前角度评价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方法不同的是,本文主要是从事后角度进行考量的,认为投资者利益保护效果应从效率和公平两个层次进行评价,主要的评价指标可以选择投资者获得的投资回报、公司质量和公司诚信三个方面。
[期刊] 预测  [作者] 廖湘岳  江海潮  
上市公司更名,是上市公司—投资者间的隐性合约谛约订立行为。合约产生的股市交易量反应和合约报酬激励取决于投资者对股票更名事件的市场环境、上市公司状态、自我偏好、自我风险及合约报酬信息的识别与评价,依赖于投资者信息评价的完整性和完美性,依赖于上市公司行业经营状况和股市收益波动与行业收益波动之间的相关性。投资者信息识别是股市更名事件转化为投资信息和利益分配的实现机制、分配机制与联系机制,管理者可以用包括股票更名等事件影响投资信息识别和评价,调控市场交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淑慧  李晓霞  
由于风险投资者和风险资本家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形成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加大了代理成本。在美国,有限合伙制成为风险投资机构普遍的组织形式,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其合理的报酬机制。本文通过借鉴有限合伙制中收益分配权的合理配置,对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一些借鉴,以期在解决第一重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降低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成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蔡庆丰  林顺辉  李鹏  
一、问题的提出:机构投资者是否会理性定价2006年我国 A 股市值规模实现了空前的跨越式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开放式基金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从微观个体来看,基金资产已成为我国家庭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