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5)
2023(6771)
2022(5899)
2021(5133)
2020(4467)
2019(10752)
2018(10804)
2017(21468)
2016(11852)
2015(13610)
2014(13880)
2013(14283)
2012(13443)
2011(12227)
2010(12251)
2009(11054)
2008(11062)
2007(10174)
2006(8585)
2005(7590)
作者
(35815)
(30316)
(30267)
(28715)
(18977)
(14472)
(13937)
(12047)
(11246)
(10730)
(10329)
(10205)
(9806)
(9540)
(9518)
(9484)
(9349)
(8940)
(8766)
(8685)
(7636)
(7450)
(7398)
(6889)
(6814)
(6781)
(6704)
(6530)
(6224)
(6168)
学科
(49038)
经济(48990)
管理(33877)
(32693)
方法(24727)
(22586)
企业(22586)
数学(22355)
数学方法(22165)
(14184)
(13059)
(12613)
中国(12328)
环境(12275)
(11110)
贸易(11108)
(10809)
(10128)
地方(9848)
农业(9291)
业经(9212)
(8640)
(7967)
银行(7942)
(7713)
服务(7710)
(7567)
(7142)
财务(7125)
财务管理(7102)
机构
大学(174098)
学院(171881)
(71303)
经济(69639)
管理(67720)
研究(58132)
理学(58062)
理学院(57430)
管理学(56486)
管理学院(56163)
中国(44294)
科学(37384)
(37383)
(33259)
(31308)
(30490)
业大(29389)
中心(28004)
研究所(27884)
(26476)
农业(25925)
财经(24904)
北京(23833)
(22478)
(22202)
师范(21985)
经济学(21718)
(21271)
(20828)
经济学院(19881)
基金
项目(116504)
科学(90078)
研究(83841)
基金(83297)
(73616)
国家(73059)
科学基金(61051)
社会(51908)
社会科(49091)
社会科学(49071)
(45987)
基金项目(44844)
自然(39755)
(38855)
自然科(38731)
自然科学(38719)
自然科学基金(38024)
教育(37510)
编号(34833)
资助(33935)
成果(28112)
重点(26500)
(25771)
(25515)
(23559)
科研(23149)
课题(23070)
计划(22138)
创新(22125)
教育部(21425)
期刊
(75759)
经济(75759)
研究(45835)
中国(31801)
学报(30150)
(28230)
科学(26553)
(24600)
大学(22323)
学学(20893)
管理(20323)
农业(18493)
教育(14937)
(14726)
金融(14726)
技术(14409)
业经(13410)
图书(12964)
财经(11880)
经济研究(11837)
问题(10814)
(10399)
(10235)
林业(9333)
书馆(9070)
图书馆(9070)
技术经济(9037)
理论(8993)
(8888)
(8808)
共检索到251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静  沈月琴  朱臻  陈炎根  鲍泽钦  后必成  
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与支付意愿是了解森林碳汇需求的基础。在对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浙江杭州地区为范围,随机抽取220位公众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212份,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公众对森林生态功能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而且对购买森林碳汇服务的意识基础较好,特别是在购买生态彩票方面的潜力较大;②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购买意愿较强,不同群体对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存在差异。同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公众购买森林碳汇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是否愿意为个人排碳付费""森林固碳是否应得到补偿""是否知道森林有固碳作用""个人是否有必要减排"和"性别"。最后提出了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玉芳  曹娟娟  
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与支付意愿是了解森林碳汇需求的基础。在对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区为范围,随机抽取320位公众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319份,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森林生态功能有一定认知水平,但不够深入和成熟。公众对购买森林碳汇服务的意识基础较好,但缺乏有效引导。主观因素、外界条件与购买渠道三方面都使公众在支付行动上面临障碍。同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公众购买森林碳汇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森林固碳是否应得到补偿"、"个人是否有必要减排"和"年龄"等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公民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和支付意愿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  王晨筱  陈凯星  李英  
在参考现有成果中关于支付意愿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公众心理感知层面的内在驱动因素(主观意愿)博弈自愿支付行为决策的视角,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EFA)、验证性因素分析(CFA)方法对影响东北地区公众参与森林生态建设支付意愿的主观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探索性主观意愿三因子模型(满意度、关注度、重视度)克伦巴赫系数为0.863;因子之间呈中高度相关,满意度与关注度、重视度呈负相关,与主观意愿总体呈正相关;主观意愿二阶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分别为0.91、0.76、0.44,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97。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江迪  沈月琴  朱臻  舒斌  娄浩峰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量农户的风险偏好类型和时间偏好系数,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和OlOgit模型研究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对农户森林碳汇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风险厌恶者相比,风险中性者对森林碳汇经营意愿有显著负影响;时间偏好对森林碳汇经营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即风险厌恶者和时间偏好低的农户更愿意开展森林碳汇经营项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丹  杨文杰  
以陕西省佛坪县为例,分析了林农参与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成本、森林保险范围以及碳汇资产变现难易程度,对贷款意愿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建议,为森林碳汇抵押贷款机制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英  曹玉昆  
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最大受益者是其周边地区的居民,实行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政策首先应从城市森林周边地区开始,为此,需要调查周边地区居民对城市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支付意愿(WTP).该文是在对哈尔滨城市森林周边的四个居民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假设市场价值评估法(CVM)对城市森林周边地区居民进行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支付意愿(WTP)调查.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66%的居民认为空气质量有好转,96%的居民认为需要加强城市森林投入,70·6%的居民愿意出资(人均33·2元/a),80·3%以上的居民愿意出力(5·5h/a);影响支付意愿的方式及支付大小主要有文化程度、人均收入两种因素;进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双   黄和亮   陈思莹   范夏敏  
从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出发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农户森林保险决策,设计包含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5个属性的森林保险方案,利用选择实验法获取福建省和湖南省共20个县的745个农户的样本数据,通过RPL模型对异质性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其政策偏好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从随机参数均值估计结果来看,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的均值系数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2)对设计方案中农户各属性边际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属性的边际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赔付的难易程度、保障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清  尹宁  吕明  张皓东  王雨濛  
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化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的有效手段,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深远。基于云南省5个州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了云南森林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户愿意为生态补偿付费,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是否兼业、家庭人口数、非农收入比重、生态补偿重要性认知、森林经济效益是否比生态效益重要、生态环境满意度、政府是否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政策执行信任度以及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其中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和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专业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而家庭人口数、非农收入比重以及获得政府补偿的情况对兼业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是否兼业、非农收入比重、对生态补偿了解程度以及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传统散户支付意愿影响较大;对政策执行的信任程度和产业发展程度对种植大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完善政府农村就业服务职能,鼓励农户非农就业、创业;完善生态功能区环境教育体系和宣传制度建设,强化农户环保意识;强化政府职责及其政策推广、执行力度,构建综合、完善的生态补偿宣传媒介;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措施等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白晓峰  谭向勇  郭志超  张磊  
本文针对我国河北省承德市森林资源,以"京津唐—承"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居民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支付意愿的诸多因素,并根据平均支付意愿对承德市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及相关方的受益大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承德市森林资源生态价值为163.27亿元,其中森林资源所在地承德市受益17.92亿元,占10.98%,周边区域京津唐3市受益145.35亿元,占89.02%。在众多因素中,收入、居住地以及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是影响居民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支付意愿大小的主要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富丽莎  潘焕学  秦涛  
基于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分析了异质性营林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差异,并以传统小林农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以福建省382户传统小林农和88户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条件估值法、卡方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异质性营林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与差异及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表明:传统小林农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意愿支付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1000~2500元/亩保障水平下,传统小林农的意愿支付水平分别为1.911元/亩、2.941元/亩、3.532元/亩及3.979元/亩,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1.632元/亩、3.971元/亩、5.809元/亩及6.864元/亩;两类营林主体的支付意愿均随保额的提高而提高,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提升幅度远高于小林农。异质性营林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也存在明显差别,这与其在森林保险认知特征、林业生产经营特征、林业灾损特征、森林保险产品评价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关。此外,林地面积对两类营林主体支付意愿均具有显著影响,规模化、集约化的林业生产经营可促进林业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愿意支付水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帆  曾维忠  张维康  庄天慧  
【目的】分析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调动林农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建设积极性、实现森林碳汇项目建设既定目标、加快碳汇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对策参考。【方法】基于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397户参与林农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现阶段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参与土地面积、家庭收入水平、前期收益满意度、后期收益预期、政府扶持力度、林业信息获取难易、道路交通状况等变量对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兼业化程度和项目组织模式变量对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巍  郭元圆  陈珂  
针对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下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问题,文章基于2018年福建、浙江和辽宁3个省份481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IAD延伸模型和CLAD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森林保险保费支付意愿、林地规模与农户保费支付意愿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以为,在林地普遍为小农户经营的情况下,适度扩大林地规模经营能够提升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林权颁证能够有效诱导农户提高保费支付意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璐  张颖  
通过对森林认证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符合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共同要求下的森林认证发展相关建议,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当地居民从事的职业、年均收入、对森林认证知识和政策方面内容的了解程度及对森林认证的支持程度这四个影响因素对森林认证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一凡  刘烁华  姚顺波  林颖  
森林经营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两者之间相关性对于调控森林经营、发挥森林碳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抚育强度量化森林经营,基于元分析方法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1篇文献的347块随机对照间伐实验样地数据,提取实验前后两期的林分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树种、地区森林碳汇量对森林经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经营能够显著提升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实验组的林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组,促进了大径材的培育,森林经营显著提升了林木的经济效益。(2)在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森林经营对碳汇量的影响后发现,短期内森林抚育经营会降低森林的碳储量;但长期看,森林经营对林分结构的改善和林木胸径的提高会提升森林碳汇潜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抚育经营强度越高的实验样地林分结构改善越显著,短期内碳汇损失也越显著。(4)森林抚育经营的单位面积固碳增汇效果与初始营林密度成正比,高密度林是森林经营增汇的主要对象。文章融合多源森林抚育自然实验,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小亮  陈珂  鲁晨曦  
对森林碳汇服务价值核算可促进碳汇市场的快速发展,还能更好地了解森林碳汇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森林碳汇的研究背景,根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特点与最新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蓄积量法对2009-2013年的森林碳汇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3年中国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储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人工林的碳储量增速要高于天然林;森林碳汇价格下降致使森林碳汇价值整体下降,年均减少0.1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林碳汇价值降低,年均减少0.58%,但人工林碳汇价值呈增加态势,年均增加2.81%,这与森林碳汇实物量的计量结果相同。最后指出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情况不容乐观,碳汇市场除碳交易形式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