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5)
- 2023(6569)
- 2022(5691)
- 2021(5358)
- 2020(4249)
- 2019(9436)
- 2018(9420)
- 2017(17695)
- 2016(9292)
- 2015(9862)
- 2014(9399)
- 2013(8987)
- 2012(7808)
- 2011(7309)
- 2010(7053)
- 2009(6506)
- 2008(6010)
- 2007(4884)
- 2006(4139)
- 2005(3620)
- 学科
- 济(30694)
- 经济(30647)
- 管理(27435)
- 业(24420)
- 企(21587)
- 企业(21587)
- 方法(13035)
- 数学(10265)
- 数学方法(10073)
- 农(9164)
- 财(9162)
- 中国(8811)
- 业经(8351)
- 理论(7835)
- 学(6968)
- 和(6448)
- 贸(6248)
- 贸易(6244)
- 务(6200)
- 财务(6179)
- 财务管理(6171)
- 制(6129)
- 农业(6073)
- 易(6068)
- 企业财务(5845)
- 银(5259)
- 银行(5255)
- 教学(5219)
- 技术(5068)
- 划(5054)
- 机构
- 大学(121266)
- 学院(120601)
- 管理(48610)
- 济(47298)
- 经济(46344)
- 理学(42916)
- 理学院(42448)
- 管理学(41671)
- 管理学院(41449)
- 研究(36555)
- 中国(27661)
- 京(23869)
- 财(22509)
- 科学(20888)
- 财经(18338)
- 范(18019)
- 师范(17873)
- 中心(17558)
- 江(16798)
- 经(16777)
- 所(16609)
- 业大(15183)
- 农(15182)
- 研究所(15009)
- 师范大学(14497)
- 经济学(14482)
- 北京(14426)
- 财经大学(13865)
- 州(13673)
- 商学(13433)
- 基金
- 项目(83670)
- 科学(67977)
- 研究(64796)
- 基金(61892)
- 家(52737)
- 国家(52266)
- 科学基金(46399)
- 社会(41988)
- 社会科(39728)
- 社会科学(39721)
- 基金项目(32921)
- 省(32035)
- 教育(31273)
- 自然(29390)
- 自然科(28769)
- 自然科学(28764)
- 自然科学基金(28255)
- 编号(27880)
- 划(27414)
- 资助(23950)
- 成果(22496)
- 部(18950)
- 重点(18634)
- 创(18229)
- 课题(18089)
- 项目编号(17791)
- 发(17550)
- 国家社会(17245)
- 教育部(17157)
- 人文(17080)
共检索到172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卞志村 宗旭姣
近年来,学习理论逐渐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公众预期逐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应性学习作为公众计量式学习的一部分,能够较好地反映通胀预期形成过程。公众的感性学习渠道,如央行信息披露和媒体披露也能够影响通胀预期形成。本文系统地对公众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介绍了公众学习的定义、分类及其性质,并基于适应性学习假定,分析了经济主体形成通胀预期的过程,最后总结了央行信息披露和媒体披露对公众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公众学习 通胀预期 适应性学习 信息披露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文涛
本文以新凯恩斯DSGE模型为骨架,构建公众学习机制并探讨其对通胀预期形成与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我国通过调整通胀目标,包容了外生冲击对实际通胀的影响,在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性的同时促成通胀的大起大落;(2)公众学习不仅在我国存在且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影响,其程度受到政策可信度、外生冲击类型、信号噪声比和通胀目标持续性等制约。在管理通胀预期时我国应选择合理通胀目标调整方式,并提高政策透明度与可信度,积极塑造公众的预期。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提高经济吸纳外部冲击的能力,使得潜在通胀压力能通过有效的市场化改革得到有序释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危慧惠 许昭君
本文主要对国外关于通胀指数债券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通胀指数债券的作用、存在的风险、与其相关的实证研究以及定价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通胀指数债券 作用 风险 定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测度我国的季度通胀预期,并运用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研究发现:时变通胀目标和学习机制能增强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刻画程度,对主要宏观变量提供较好的预测;模型测度的通胀预期较好反映1992年以来实际通胀的变化,具有迟缓性、自我实现性、平稳化和近理性特征,同时,比统计调查法、状态空间模型、S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范式转换模型等传统方法的通胀预测能力和测度稳健性更强。本文所揭示的学习机制为中央银行的通胀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央银行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构造通胀预期形成的名义瞄,积极向公众宣示坚定的反通胀立场,以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卞志村 宗旭姣
本文在采用措辞提取法构建我国媒体信息披露指数的基础上,利用SVAR模型重点研究了媒体信息披露对公众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媒体信息披露与通胀预期形成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媒体信息披露越多,对公众预期行为的影响越大。在比较分析媒体信息披露和央行信息披露对通胀预期影响程度时发现:短期内媒体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大于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并且居民更加关注媒体新闻发布的物价信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屈松
通胀预期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经济热点,但是现行的研究大都是以经济论"经济",却忽略了"预期"也是一种心理现象,缺少心理学本质上的研究。故此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在深入剖析预期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胀预期形成的历史性、群体性、投射与转移、自我反馈等途径,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
通胀预期 从众 投射 移植 自我反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蒯鹏州 李宝元 王明华
一、人口老龄化经济影响的经典观点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Hansen等便曾前瞻性地预见到,随着预期寿命的上升和人口增速的放缓,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提升。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生育率因补偿性生育而大幅提高,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变得不是那么紧迫。但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育率稳步下降,预期寿命则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开始成为各发达国家需要直面的问题,并重新激发学者的研究热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虎明 刘洪伟
结合技术学习的内涵,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技术学习模式及相关研究成果,认为目前研究者多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学习及其引起的技术能力提升,而对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的过程中是否也发生"技术学习"以及发展中国家形成的技术能力是否能实现质的跨越则缺乏研究,并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开展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更应加强内部学习。
关键词:
技术学习 技术能力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烨超 张妙华
互联网的出现使远程合作学习超越了简单的"粘合体",并催生了大规模深度协作的"远程合作学习项目"。试图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从概念内涵、研究历程、理论基础、功能作用、模式结构着手对远程合作学习进行研究综述,总结归纳出目前远程合作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探索展望未来远程合作学习研究的趋势和动向,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提供便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涛
本文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结合我国综合运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现实和公众学习机制,探讨我国通胀预期的演变。研究发现:我国通胀预期的形成是货币政策、通胀目标和公众学习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对通胀目标采取顺周期调整,舒缓了外部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压力,在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健性的同时,造成了通胀大起大落的变化周期;公众学习对通胀预期形成的影响受货币政策工具类型、反通胀立场、政策可信度的影响。我国在管理通胀预期过程中应明确构造以通胀目标为代表的名义锚,借助中央银行的沟通渠道,提高其透明度,通过反通胀实践,改善其可信度,以降低公众的预期形成偏差,引导公众形成与政策目标一致的通胀预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军 蒋士杰 陈德棉
本文在对创业者的内涵界定分析的基础上,然后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四个角度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者素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动态,并对未来创业者研究的焦点和主要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创业者 创业理论 综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峰
近20年中国地区金融扩张速度很快,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纷纷成立,政府干预是金融扩张和金融机构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评述了影响政府干预金融的主要动机和后果。在中国式的分权权威制之下,地方政府对地区金融扩张和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干预是我们理解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视角。地方政府和官员围绕经济增长开展的政治锦标赛,财政分权改革导致的地方财政资源不足,以及地方政府的金融干预之手与中央政府的金融监管之手的互动,是理解地方政府对辖区金融干预的重要逻辑。
关键词:
金融扩张 地方金融 政治干预 金融监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争艳 王瑞彬 唐华仓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是当前国际上进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研究领域之一。粮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转基因技术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历来是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既有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类,把相关学者的态度分为支持派、反对派和中间派,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各种不同态度及其政策建议,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便利、指明方向。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粮食安全 态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昭
通过理想类型的概念对中国环境治理相关文献加以系统梳理,借助行动系统理论框架以行动者与行动手段为维度区分单中心科学主义模式、多中心科学主义模式、单中心人文主义模式与多中心人文主义模式4种环境治理理想类型,相应的典型实践表现分别为运动型、市场型、抗争型与参与型环境治理,并对其当前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在理想类型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的整体特征为政府主导与科学主义取向,未来发展方向应为综合性与创新性环境治理方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冬 冯采
滞胀一般指停滞性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失业及通货膨胀(inflation)同时持续高涨。滞胀是一种特殊的宏观经济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严重滞胀以来,很多学者围绕滞胀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本文围绕滞胀的特征、成因、影响、解决途径及对滞胀风险评估等方面内容,对滞胀的经济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诱发滞胀的因素是多样且相互叠加的,概括来讲,滞胀主要受包括基本面的供求变动、刚性工资、经济结构错配因素以及政策面的财政货币政策、价格管制等因素影响。在后疫情时期,经济刺激政策逐渐收紧,世界经济大概率维持低增长和温和通胀并存的类滞胀格局。而我国因为实时调整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充分释放出了增长潜力,激发了经济活力,因此并不存在滞胀。
关键词:
滞胀 结构错配 通胀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