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6)
2023(5224)
2022(4566)
2021(4275)
2020(3534)
2019(8465)
2018(8337)
2017(15862)
2016(8599)
2015(9822)
2014(9759)
2013(9411)
2012(8596)
2011(7613)
2010(7608)
2009(6827)
2008(6432)
2007(5331)
2006(4568)
2005(3847)
作者
(23743)
(19933)
(19826)
(18626)
(12820)
(9593)
(9116)
(7744)
(7680)
(7038)
(6976)
(6643)
(6420)
(6270)
(6118)
(5853)
(5853)
(5824)
(5816)
(5603)
(4853)
(4752)
(4662)
(4638)
(4446)
(4412)
(4371)
(4337)
(4018)
(4001)
学科
(38996)
经济(38965)
管理(21777)
方法(18368)
(17804)
数学(17113)
数学方法(16750)
(13895)
企业(13895)
地方(11801)
中国(11427)
(8236)
城市(6940)
理论(6387)
(6258)
环境(6222)
业经(6186)
农业(5704)
(5408)
城市经济(5055)
地方经济(4965)
(4531)
贸易(4527)
(4502)
(4432)
技术(4242)
(4217)
(4141)
(4132)
教学(4124)
机构
学院(116207)
大学(115827)
管理(45068)
(42711)
经济(41506)
理学(39548)
理学院(38980)
管理学(37887)
管理学院(37645)
研究(37560)
中国(26693)
(25056)
科学(24810)
业大(18199)
(17828)
中心(17791)
(17462)
(17252)
(17037)
(16894)
师范(16845)
研究所(16441)
北京(15262)
财经(14336)
(14322)
(14219)
农业(13778)
师范大学(13671)
(12977)
技术(12686)
基金
项目(85436)
科学(67509)
基金(61449)
研究(60265)
(53507)
国家(53092)
科学基金(46627)
社会(37895)
社会科(35867)
社会科学(35858)
(34558)
基金项目(33364)
自然(31747)
自然科(31064)
自然科学(31061)
自然科学基金(30402)
(29107)
教育(28312)
资助(25385)
编号(24025)
重点(18930)
(18378)
成果(18363)
(17696)
(17371)
课题(17222)
科研(16324)
创新(16221)
计划(15954)
大学(15951)
期刊
(44227)
经济(44227)
研究(31606)
中国(20481)
学报(16718)
科学(16401)
管理(15803)
(14782)
大学(12858)
(12580)
教育(12568)
技术(12538)
学学(11968)
农业(10251)
城市(8052)
问题(7743)
(7684)
统计(7424)
资源(7424)
(7105)
(6996)
金融(6996)
业经(6852)
经济研究(6496)
决策(6132)
图书(6107)
财经(6060)
现代(5726)
科技(5659)
(5622)
共检索到162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庆  崔翀  杨敏行  
公众参与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而城市设计由于关注公共空间形态,关系公众日常活动以及交互方式直接等特点,而具备公众参与的优势。香港中环新海滨城市设计过程通过展授型、反馈型和综合型等多样化的方式,以及针对性的分析处理和决策反馈机制实现了公众参与的互动,并且显示出全程性、广泛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通过对此过程的全面研究,以期为公众参与城市设计的形式和互动机制、意见的采集分析方法、设计研究的回应和优化以及行政决策和成果编制等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如林  卢新宇  孙鹏  孙伟  
城市滨水区更新与复兴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热点。本文以杭州市江河交汇区城市设计为例探索城市滨水区的更新设计。规划以"文化休闲、现代活力、生态和谐"为设计理念,着力打造多功能滨水公共空间以及宜居的滨水住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涛  程芳欣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最主要的控制手段,是为城市设计实施而建立的一种技术性控制框架,当前国内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存在着或大而空,或对整体空间控制过细的问题,笔者以防城江一江两岸城市设计导则为例,提出了系统规划指导、分区规划控制、节点规划控制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艳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城市人文缺乏、适住性降低等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城市设计,结合城市社会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边缘学科知识,提出加强现代城市社会中的人文设计的途径是注重社会情境设计,引进社会化设计方法,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城市社会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铌  李亮  杨瑛  
城市设计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种富有生产力的力量,它不仅生产文化、建筑、设计与艺术,而且是延伸到过去与现在中去的一种创造性生产图式,由赋予其生命的时间与空间连接在一起。现代城市设计对人在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心境投入极大的关注,欲构建时空一体化、文化与自我认同,从中承传和发现时空的现代意义,以持续不断地进行现代城市设计创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钢  
根据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地域性城市设计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将文脉、场所与生态设计结合了起来,是以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特点为依据的;认为地域性城市设计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城市设计的趋势和方向,在地域性城市设计中应坚持设计与地域相结合,其中包括两个方面:设计与文脉相结合;设计与生态相结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乔怡青  
为避免城市设计千城一面,根据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探讨了场所和场所精神的含义,分析了场所精神对城市设计的指导意义。以西安为例对城市设计细节表达提出了设计建议,认为应将场所精神结合到现代城市空间的设计中去,展现给人们一个本真的、良好的城市空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倍庆  
城市设计做为解决城市问题的非法定规划,在落实到空间的组织与设计前,需要优先明确公共政策的目标。城市滨水区做为特定空间地段,因逆工业化过程促使用地性质转变,如何促进水岸活力的再生成为当前发展的课题。长沙市湘江两岸在近年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城市更新建设下,忽视了滨水区生活型态与环境塑造等公共价值。于是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背景,城市规划典范的转移,运用理性增长理念引导滨水区开发朝公共交通导向模式(TOD),在滨水区城市设计编制中提出相应控制手段。本文根据2013年编制完成的的长沙湘江滨水区城市设计,论述运用TOD模式对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影响,并提出近期可行的旗舰计划,对于我国城市滨水区的更新建设,与城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曲颖  
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增强,传统依靠功用属性定位的方法日渐乏力。纳入"情感选择"和"自我一致"机制,研究开发并实际阐释了一个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的概念模型。以海滨城市目的地大连相对于其北方4个竞争对手的重定位分析为案例,借助实证研究,识别出最佳情感形象和品牌个性定位因子。最终,提出了对大连非功用性定位的建议性战略,并对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启示进行了总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薛松  张麒  段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滨河城市在城市空间资源渐趋饱和时,必然面临跨河发展的选择。跨河拓展的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与老城区存在显著差距,犹如城市空间发生"断裂"同时又与老城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由此,本文从生态、空间、功能三方面着手,尝试对滨水城市跨河发展的空间模式予以探索,提出跨越与耦合的思路,梳理脉络,形成相关策略,促进新老城区的优势互补与加速融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倪军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人化",即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环境的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城市文化的内涵、本质出发,分析了城市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是地域性、包容性与选择性、多样性与连续性、可视性。利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空间、城市符号、城市活动三类要素对城市文化进行解读,力图建立城市文化与城市设计的关联,探索利用城市设计要素表现城市文化的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滋淞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城市设计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途径。它把对未来城市空间的美好预期与日常的规划管理联系起来,其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品质。文章从释义、本质与作用、编制与表达等方面对城市设计导则进行研究与论述,并结合无锡城市设计项目导则编制的归纳研究,总结城市设计导则的特性与要素,以期为促进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中华  张沛  
地方理论(Place Theory)在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领域中,代表着对城市设计研究的一种新角度、新方法、新视野。地方理论强调从地方性建构和地方感生产视角来分析,并解构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本文以地方理论为基础,以地方性建构和地方感生产为目标,以西安市长安区作为理论实践基地,探讨地方理论导向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从而丰富和完善地方理论研究体系,并实现地方理论在城市设计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活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刘吉祥  肖龙珠  
近年来我国旅游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发展同质化,"千镇一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空间肌理和传统特色文化被忽视甚至被践踏等严重问题。现阶段的旅游小镇发展策略是不可持续的。在城市设计中,价值观的确立应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人文主义是众多学科的固有本源和应有之义,在城市学科领域,人文主义是一种强调城镇发展应以人为本,并着重历史文脉、特色文化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文章以西藏鲁朗旅游小镇城市设计项目为例,从整体生态格局的营造、历史文脉的探寻与继承、公共开放空间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可石  刘吉祥  肖龙珠  
近年来我国旅游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发展同质化,"千镇一面",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原有空间肌理和传统特色文化被忽视甚至被践踏等严重问题。现阶段的旅游小镇发展策略是不可持续的。在城市设计中,价值观的确立应属于"顶层设计"的范畴。人文主义是众多学科的固有本源和应有之义,在城市学科领域,人文主义是一种强调城镇发展应以人为本,并着重历史文脉、特色文化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文章以西藏鲁朗旅游小镇城市设计项目为例,从整体生态格局的营造、历史文脉的探寻与继承、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塑造以及促进共同参与四个层面论述了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旅游小镇的可持续城市设计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城市设计提供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