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6)
2023(18787)
2022(16246)
2021(14987)
2020(12706)
2019(28765)
2018(28324)
2017(53814)
2016(29774)
2015(33314)
2014(32905)
2013(31877)
2012(29263)
2011(26248)
2010(26031)
2009(23638)
2008(22932)
2007(19731)
2006(17117)
2005(14488)
作者
(87127)
(73005)
(72385)
(68651)
(46049)
(35000)
(32816)
(28814)
(27868)
(25619)
(24838)
(24552)
(23254)
(22786)
(22480)
(22439)
(22120)
(21556)
(20840)
(20800)
(18294)
(17778)
(17684)
(16723)
(16194)
(16070)
(16008)
(15986)
(14688)
(14639)
学科
(110259)
经济(110126)
管理(85968)
(79084)
(66269)
企业(66269)
方法(53160)
数学(46130)
数学方法(45481)
(30767)
(29936)
中国(28334)
(28308)
业经(25051)
地方(21129)
(21057)
环境(20493)
农业(20233)
(20039)
贸易(20034)
理论(19585)
(19453)
(19205)
财务(19120)
财务管理(19080)
技术(18278)
企业财务(18101)
(17936)
(17284)
(16305)
机构
大学(416478)
学院(414498)
管理(161400)
(156200)
经济(152782)
理学(141399)
理学院(139761)
研究(138973)
管理学(136920)
管理学院(136194)
中国(100635)
科学(91981)
(88095)
(78070)
(70941)
(70598)
业大(69961)
研究所(65448)
中心(63263)
农业(61928)
(59486)
财经(57730)
(55104)
师范(54391)
北京(54213)
(52687)
(51008)
(47894)
经济学(46582)
技术(45672)
基金
项目(298389)
科学(232929)
基金(216117)
研究(209513)
(192742)
国家(191182)
科学基金(162336)
社会(130950)
社会科(123910)
社会科学(123877)
(117396)
基金项目(114978)
自然(109290)
自然科(106746)
自然科学(106710)
自然科学基金(104786)
(100046)
教育(97232)
资助(88332)
编号(83984)
重点(67619)
成果(66810)
(64720)
(62556)
(62129)
课题(58304)
科研(58166)
创新(58121)
计划(57134)
大学(54761)
期刊
(161597)
经济(161597)
研究(112050)
学报(78240)
中国(76686)
(69857)
科学(67859)
大学(57965)
管理(56396)
学学(55002)
(54255)
农业(47881)
教育(45643)
技术(34655)
(29482)
金融(29482)
业经(27705)
财经(27103)
经济研究(25970)
(24672)
(23176)
(22678)
科技(21642)
业大(21506)
问题(21157)
图书(21041)
资源(19400)
技术经济(18381)
理论(18136)
统计(17741)
共检索到582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翊嘉  左孝凡  卢秋佳  师硕  黄森慰  
公众参与是现代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一个政治体制下具有一致的表现形式,即不同区域其影响因素具有趋同性。然而经研究发现地域差异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的环境治理事件当中,能否找到共同的影响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绩效的因素对于完善公众参与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一系列的法律已经规定了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如何推进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参与绩效成为目前环境治理的热议话题。基于Rowe和Frewer建立的公众参与有效性评价标准,运用Nvivo软件,选取全国沿海及内陆,由北至南5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参与事件为例,对101篇相关文献及报道进行了编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绩效的因素有11个,其中资源可得性、公民参与意识、政府态度、法律制度完善与否、参与途径通畅与否5个因素为核心影响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  
基于CGSS2018综合调查数据,探讨社会资本等结构性要素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经济收入水平和环境认知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显示,社会资本有助于公众的环境保护合作,相比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对公众环保意愿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社会规范对公众环保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经济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资本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但边际环保支付意愿下降;环境认知能力越高,社会资本的公众环境参与效应越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亮  
基于2010—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公众参与对水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和噪声环境治理的效果,以及在这四类环境污染下公众参与对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不同类型环境污染的感受不同,导致公众在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参与程度也不同;公众对水环境、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环境污染治理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其原因在于上述类型环境污染对公众造成的直观感受较深,短期内对健康威胁较大;而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效果不显著,其可能原因是公众对中轻度大气污染的直观感受不深刻,短期内健康未受到大气污染的明显影响;公众参与对我国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程度不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军涛  汤睿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进行动态测度和静态测度,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就2007—2016年中国各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动态测度结果而言,各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整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四大经济板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可以划分为高效率模式、中效率模式、弱效率模式和低效率模式四种类型。(2)就2016年中国各省份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静态测度结果而言,规模报酬不变的省份有10个,规模报酬递增的省份有4个,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有16个;城市环境治理实现纯技术效率有效的省份有21个,实现规模效率有效的省份有10个。(3)就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而言,城市空间集聚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承载力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对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具有负向阻碍作用。就四大经济板块而言,城市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崔蜜蜜  何可  颜廷武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民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5.94%的农民具有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回归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作物秸秆资源化在认知与情感上的态度越积极、对环境重要性认知程度越高、受到技术推广员的影响越大、具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能够获得政府补贴的农民,其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越强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宁  张澜  刘聪  陆文聪  
智慧治水是一种“智慧+合作治理”的新型管理模式,由于公众参与缺失,智慧治水服务与社会公众诉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尚未达到水环境治理的预期效果,公众参与意愿与实际行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研究基于浙江“五水共治”的社会调查,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从个人、家庭、职业和社区四个行为环境特征,实证分析了智慧治水背景下的社会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意愿、行为及影响因素,通过智慧治水和公众参与的有效融合,来全面实现水环境智慧治理的共享机制。结果表明:(1)公众文化程度越高,对智慧治水信息化平台建设支持率越高,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意愿也会越强烈,公众参与度也会增加;(2)家庭用水依赖度、家庭信息服务消费指数对公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影响成正比,而家庭居住环境与公众参与意愿却成反比;(3)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水务行业等网络化程度更高的职业是公众参与智慧治水的主要社会力量;(4)社区经济水平与公众参与成反比,社区智慧治水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公众参与意愿的影响较大,但实际参与行为并不明显。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的智慧治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公众参与模式,加大政府激励政策,努力开发公众参与意愿,全面推进智慧治水平台建设,促进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保障公众参与水环境智慧治理的激励公平性和创造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迎霞  牛枫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考察了双汇"瘦肉精"事件中媒体参与公司治理的过程,研究了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媒体报道的影响力、媒体报道事件的性质、公司高管的声誉和现有的监督机制等是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媒体报道的影响力越大、事件的性质越严重、公司高管声誉越高、现有的监督机制越健全,媒体越容易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澜  董秀海  
公众参与是我国环境治理中的热门话题,尤其是近年来环保事故频出和极端天气频现后,社会各界对公众参与寄予厚望,因此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效果的研究具有适时性和重要性。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监督和激励理论,对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构建了P-S-A(委托人政府;监察者公众;代理人企业)三层委托代理分析模型,对我国环境治理中没有公众参与、公众事后参与、公众事前参与和赋予公众环境损害赔偿权等不同参与模式的治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灵活的激励制度和治理技术水平的提升是提高环境治理效能的必要条件;公众事后对企业实施低技术类型的监督,如举报企业偷排漏排行为等,反而会产生对政府监督的挤出效应,最终社会整体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艳纯  陈安琪  
基于2007-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公众参与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政策效果的影响程度,以进一步观察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环境治理效果的显著性。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的是: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对提升环境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尚普遍薄弱;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对环境的治理效果、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效果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据此认为,当前环境治理的关键不仅在于提高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政策效果,更应该从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公众参与渠道以及地方政府与辖区公众的互动等方面加以健全和完善。
[期刊] 预测  [作者] 岑成德  甘小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自助服务技术(SSTs)环境下的顾客行为研究已经成为服务营销领域倍受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网上旅游预订为例,结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和动机理论,系统探讨了角色清晰、动机、自我效能对顾客参与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1)网上旅游预订环境下,顾客参与可以分为信息搜寻、付出努力和信息分享三个维度。(2)感知愉悦、感知行为控制、自我效能和感知易用对顾客参与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愉悦的影响最大。(3)各前置变量对顾客参与子维度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营销建议以供实际运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才武  王文德  傅墨庄  
观察表明,公众到访图书馆的动机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图书馆如何保持对公众的吸引力似乎是一件越来越不确定的事情。继2016年之后,2018年2月武汉大学课题组以湖北省图书馆为中心,对图书馆受众的参与动机、参与频次、停留时间和参与时间等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免费开放环境下公众到访图书馆的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没有经济成本门槛(免费开放)的条件下,公众的基本社会属性、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公众与图书馆的空间关系对公共文化参与行为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受众的决策过程尤为复杂,如公众到访图书馆的不同动机受年龄、文化程度和学科背景影响最显著;是否到访图书馆主要取决于职业、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众越可能到访图书馆;参与频次则受收入水平影响最大,中等及偏高收入群体更可能高频到访图书馆;到访图书馆的时间选择主要受年龄、职业和学科背景影响;而停留时长受月均收入影响最显著,低收入人群更倾向于长时间访问。图书馆受众的决策主要受到其固有的文化资本的制约,并不完全取决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不完全依赖经济性激励措施(免费开放)。要提高公众的文化参与水平,除降低公众参与的经济成本之外,一方面要依靠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需要建立完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多方协作机制,丰富公众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又需要借助科学规划公共图书馆的选址,降低公众到图书馆的时间成本,还要顺应公众数字阅读的趋势,借助数字信息科技力量发展"数字阅读"和"数字借阅",提高图书馆受众对图书馆服务的可及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君君  闫龙  周莹莹  
分析了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中个体行为信息传播的成因、动力和路径,刻画了群体行为的特点,建立了行为信息传播模型,并运用行为信息传播模型与动态优化理论研究了政府对环境污染群体事件的解决问题。结果表明:政府可根据群体性事件中个人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舆情引导、澄清不良行为信息;地方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应明确态度以维持政府公信力,对闹事分子进行隔离以避免不良行为信息扩散,根据群众的心理特点尽快提出解决方案且给予群众以适当补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卉卉  王远  王义琛  谷学明  王芳  
为有效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更好的开展南京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南京公众为研究对象,把公众环境意识分为环境保护认知、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政策满意度、环保表现满意度4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交叉列联分析、相关分析,研究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个调查维度中,环境保护认知得分最高,环保表现满意度得分最低;(2)交叉列联分析初步筛选、明确影响环境意识的关键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年龄及婚姻状况;(3)相关分析进一步识别出3个变量对环境意识的影响强弱顺序如下:受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个人环境意识为基础,政府宏观引导,民间环保组织为平台,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悦  
本文通过将环境意识分解为"知"和"行"两个方面,利用"贵阳市生态经济市建设总体规划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公众的环境意识进行了得分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公众环境意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识别出人口特征、教育程度、公共意识等因素均对贵阳市公众环境意识有重要影响,并对贵阳市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凤  
依据环境意识和社会背景对环保行为的交互作用机理,采用2006年横截面数据对陕西公众环保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发现公众陈述的环保行为整体得分尚不及格,但较1998年的全国平均得分有大幅提高;环保重要性、环保知识、受教育程度对个人环保习惯和公共环保行为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性别差异在个人环保习惯中表现突出,在公共环保行为中并不显著;收入、年龄、环保意义变量的影响都不显著。从个人环保习惯路径分析模型发现环保重要性是最显著的中介变量。最后,文章建议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公众的环保重要性意识,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环保知识水平,且以女性为突破口来带动更广泛意义上的公众参与环保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