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9)
- 2023(7518)
- 2022(6371)
- 2021(6076)
- 2020(5241)
- 2019(12548)
- 2018(12629)
- 2017(24353)
- 2016(13533)
- 2015(15849)
- 2014(16301)
- 2013(16103)
- 2012(15083)
- 2011(13751)
- 2010(14123)
- 2009(13123)
- 2008(13268)
- 2007(12352)
- 2006(10609)
- 2005(9545)
- 学科
- 济(53469)
- 经济(53410)
- 管理(37800)
- 业(35880)
- 企(28449)
- 企业(28449)
- 方法(25319)
- 数学(22000)
- 数学方法(21780)
- 农(16955)
- 财(14098)
- 中国(13887)
- 学(12006)
- 业经(11426)
- 贸(11247)
- 贸易(11241)
- 地方(11025)
- 农业(10982)
- 易(10898)
- 制(10808)
- 理论(10310)
- 和(9291)
- 务(8933)
- 财务(8900)
- 财务管理(8864)
- 银(8435)
- 银行(8411)
- 企业财务(8264)
- 环境(8106)
- 行(7923)
- 机构
- 学院(199837)
- 大学(197436)
- 济(76367)
- 经济(74411)
- 管理(73655)
- 研究(64325)
- 理学(62307)
- 理学院(61573)
- 管理学(60414)
- 管理学院(60049)
- 中国(49529)
- 京(42276)
- 科学(41071)
- 农(36798)
- 财(36055)
- 所(34080)
- 江(32565)
- 业大(31294)
- 中心(30945)
- 研究所(30647)
- 农业(29134)
- 财经(28355)
- 范(26838)
- 北京(26813)
- 师范(26557)
- 州(26013)
- 经(25401)
- 技术(23561)
- 经济学(23083)
- 院(22648)
- 基金
- 项目(124927)
- 科学(95201)
- 研究(92968)
- 基金(86015)
- 家(74691)
- 国家(74012)
- 科学基金(61807)
- 社会(54775)
- 社会科(51579)
- 社会科学(51557)
- 省(50952)
- 基金项目(45662)
- 教育(44296)
- 划(42303)
- 编号(41163)
- 自然(39762)
- 自然科(38668)
- 自然科学(38655)
- 自然科学基金(37942)
- 资助(35884)
- 成果(34082)
- 课题(28496)
- 重点(28380)
- 部(27305)
- 发(27183)
- 创(25791)
- 项目编号(24124)
- 创新(24063)
- 科研(24007)
- 大学(23828)
共检索到297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全庆 陈利根
耕地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严重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保障和生态安全。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对传统的耕地保护模式进行变革,探索新的更有效的耕地保护模式,公众参与式耕地保护模式应运而生。文章从公众参与概念的提出和特点、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原因、公众参与耕地保护原则和公众参与耕地保护的运行机制分析方面对公众参与式耕地保护进行尝试性探索。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公众参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耕地经营者是耕地保护的关键主体。同步重视其耕保责任与权益保障,才能切实推进耕地生态与质量的保护。面对广大小农户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存的基本现实,完善其耕地保护的行为约束和激励措施,既有共性要求,也有差别化体现。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群 曹春艳
尽管我国采取了世界上较为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但耕地保护的效果却不甚理想,现行体制可能是耕地流失的深层次动因。本文主要从耕地保护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低效或失灵的体制障碍,着重探讨了耕地保护在市场经济体制、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三个方面的体制障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经济权力分化凸显,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存在占用耕地的利益驱使。因此,需要对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障碍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文博 李世平 陈昱
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们对耕地资源的总价值认识不足,我国又未能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从而导致耕地与非农用地之间的比较效益差别。因而,给予耕地保护者一定的经济补偿是促进耕地保护的一个必要选择。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核心所在,耕地资源价值是确定补偿标准的基础。通过对耕地资源价值构成的综合分析,认为耕地资源总价值应包括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通过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内涵与实质的揭示,指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范围只应包括具有正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即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出的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才能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提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计算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宇哲 许智钇
本文认为,树立大食物观理念指引,是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落实和优化。大食物观理念下的耕地保护将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纳入同一体系,实现全过程管控耕地数量、全链条平衡耕地质量和全要素保护耕地生态,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创新。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数量 策略探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宁爱凤
耕地保护参与者的积极性在耕地保护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历史上,我国耕地红线一次次失守,主要是由于参与者的积极性不高,耕地保护主要还处在行政、被动保护阶段。本文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主要应构建调动耕地保护者积极性的激励相容体制,并就此从土地市场机制、耕地价值估算机制、干部考核机制、土地管理机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激励相容理论 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文山 周晓燕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人口的增加,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何保护耕地,能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成了对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考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卫
本文把耕地保护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框架下,运用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原理,构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最优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最佳规模调控指标的具体测算方法,并粗略估算了我国现状及未来半个世纪耕地保护最佳规模调控指标。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最优化分析 耕地开发边际成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东升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双阳撤县设区,成为长春市第六个区,这一历史性变革给双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双阳撤县设区后,少数人头脑发热,提出“经济要上,耕地要让”、“保护耕地要让位于经济发展”等错误思想,企图以牺牲耕地来换取经济发展。对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建俊 罗剑朝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关键词:
土地开发 耕地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寿金宝 栾淑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保护耕地政策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趋尖锐。但只要我们坚持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用辩证的观点和有机协调的思路,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关系,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城市建设 耕地保护 城乡协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玉仁 熊柴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存在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不利于耕地保护,因而政府对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严格控制。其实,如果仔细考察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则会发现城市化率提高与耕地面积减少并无必然联系;并且,由于城镇土地利用更为集约,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是节约耕地的,大城市发展道路更是如此。当前,在政府对城镇用地的严格控制和居住用地供给抑制下,房价高昂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也不利于耕地保护。因此,构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协调机制,需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走大城市发展道路,充分供应居住用地以平抑房价。
关键词:
城市化 耕地保护 大城市 城镇用地控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银莺 李晓云 张安录
对武汉市480户居民家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社会公众对耕地外部效益、保护目的、保护工作存在问题、耕地减少对家庭生活的影响预期等方面的认知程度,了解居民自愿参与耕地保护的支付意愿,并运用CVM对武汉市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调查及研究表明,随着耕地保护意识的增强,武汉居民已经意识到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存在,受访居民中对耕地保护有支付意愿的家庭有394户,占样本的83.65%;从居民参与耕地保护的支付意愿出发,居民每年保护耕地的支付意愿价值为9.67亿元,折合单位hm2耕地的非市场价值为59 171元;全市现有耕地面积36.16万hm2,非市场价值约合213.98亿元,是资源价值构成中无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