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9)
- 2023(9421)
- 2022(8260)
- 2021(7639)
- 2020(6695)
- 2019(15818)
- 2018(15548)
- 2017(30186)
- 2016(16844)
- 2015(19214)
- 2014(19370)
- 2013(19313)
- 2012(18557)
- 2011(16882)
- 2010(16886)
- 2009(15744)
- 2008(15652)
- 2007(14052)
- 2006(12296)
- 2005(10901)
- 学科
- 济(72325)
- 经济(72243)
- 管理(45554)
- 业(39735)
- 方法(32392)
- 企(31811)
- 企业(31811)
- 数学(27402)
- 数学方法(27116)
- 中国(20301)
- 农(19711)
- 地方(19107)
- 财(18598)
- 学(15814)
- 业经(14860)
- 农业(13178)
- 制(12524)
- 和(11958)
- 贸(11709)
- 贸易(11703)
- 理论(11553)
- 易(11215)
- 环境(10956)
- 务(9706)
- 财务(9689)
- 财务管理(9652)
- 企业财务(8990)
- 融(8979)
- 金融(8976)
- 银(8828)
- 机构
- 大学(242017)
- 学院(239213)
- 济(94403)
- 经济(92010)
- 管理(88423)
- 研究(86154)
- 理学(75563)
- 理学院(74522)
- 管理学(73199)
- 管理学院(72722)
- 中国(63982)
- 科学(55786)
- 京(53724)
- 农(47024)
- 所(44995)
- 财(44538)
- 研究所(40872)
- 中心(40363)
- 业大(39115)
- 江(38446)
- 农业(37419)
- 财经(34679)
- 北京(33805)
- 范(33086)
- 师范(32698)
- 州(31887)
- 院(31429)
- 经(31331)
- 经济学(28955)
- 省(28094)
- 基金
- 项目(160631)
- 科学(124390)
- 基金(114855)
- 研究(113463)
- 家(101708)
- 国家(100850)
- 科学基金(84661)
- 社会(70435)
- 社会科(66253)
- 社会科学(66227)
- 省(63125)
- 基金项目(61807)
- 自然(56578)
- 自然科(55174)
- 自然科学(55151)
- 划(54654)
- 自然科学基金(54125)
- 教育(51565)
- 资助(47238)
- 编号(45833)
- 成果(37653)
- 重点(36381)
- 发(35319)
- 部(35152)
- 课题(32602)
- 创(32253)
- 科研(31377)
- 计划(31090)
- 创新(30284)
- 大学(29647)
- 期刊
- 济(106459)
- 经济(106459)
- 研究(71408)
- 中国(50240)
- 学报(41914)
- 农(41446)
- 科学(37760)
- 财(36215)
- 大学(30440)
- 管理(29556)
- 学学(28568)
- 农业(27752)
- 教育(24039)
- 融(19973)
- 金融(19973)
- 技术(19677)
- 财经(16761)
- 业经(16413)
- 经济研究(16394)
- 问题(16049)
- 业(15642)
- 经(14356)
- 资源(12759)
- 版(12734)
- 图书(12414)
- 发(11663)
- 技术经济(11355)
- 现代(11099)
- 理论(11094)
- 科技(10660)
共检索到362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善登 李庆钧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广度和深度是和公众的参与态度紧密相连的。公众参与规划的态度或积极或消极。根据苏州、扬州两地城市调查结果分析,以及从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关系角度看,要促使参与城市规划的公众由消极的参与者向积极的参与者转变,城市政府须在学术界已提出的信息公开、增加参与路径、培育公众自治组织等措施之外,还应承担起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回应公众利益诉求、善待积极参与者的职责。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态度 政府责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君君 马岩
协商民主成为城市社区参与的有效途径,是由城市社区空间、人口等因素及社区事务的性质所决定的,并且我国城市社区具备了公民协商的机制与平台。协商民主需要较多的先置条件,然而对扬州市社区实证调查的结果却表明,当下在城市社区里实施协商民主还存在公共理性不足、公共利益达成困难、居民能力不平等等困境因素。加强竞争民主的建设、建立利益整合机制及公平分配资源是化解这些困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居民 协商民主 社区参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通过对扬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评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缺少公民参与的决策项目往往与公民的真实愿望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社会满意度偏低,现代社会公民有较高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热情和愿望,社会性别差异是政府决策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珍视民众的参与热情,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重视性别差异对公共需求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寇刘秀 包存宽 蒋大和
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运用生态足迹进行融合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为规划环评较早地介入规划编制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规划编制初期,确定规划的生态底限,农业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低于3 728、1 016和2 019 km~2;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现状评价的结果提出耕地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因子,水资源是优势因子,并估算了规划实施前后苏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后,苏州市的人均生态赤字有加大的趋势,耕地的赤字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草地和能源用地的生态盈亏无变化,林地的生态赤字将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的生态盈余将增加。依据该结果提出了减缓生态赤字的措...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进红
进入二十一世纪,适应WTO规则、迎接经济全球化、产业全球化的挑战成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一个区域——扬州市为例,在对开放条件下有关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扬州市工业经济状况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对外贸易能够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结论,并提出加快扬州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杰
围绕"人、地、财"等新型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衍生出人口流动的社会、空间、经济属性,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人口城镇化概念模型。基于迁移流、位置识别和企业关联网络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层面:受落户门槛、家庭权益、社会保障等限制,人口流动比资本流动更为谨慎,也更遵从行政区经济和城镇等级体系。(2)市域层面:城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城市和乡村的直接联系,重点镇辐射和吸纳作用不强。(3)新经济使后发地区弯道超车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此概念模型适用性较好,能够合理识别经济社会联系的主体格局,为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对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区域协调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艳
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不仅易引发债务风险,还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发生,对社会和民生产生极大的负外部性影响。文章分析扬州市地方政府债务的现有规模、结构及债务风险的诱因,探讨了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的效果及局限性:转移支付具有稳定器作用,但受制于中央财力;债券置换缓解了地方政府债务集中偿还风险,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可以限制地方政府的负债额,但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矛盾。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 扬州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雨平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地方政府的空间政策强烈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通过对扬州1990年代以来推行的一系列空间政策和同时期城市形态演化以及可能的变化趋势进行比照,试图剖析空间政策对城市形态演化的影响机制,重点对行政区划和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阻碍城市空间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空间政策 城市形态 扬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蒋乃华
本文利用扬州市城市家庭教育投资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家庭对孩子教育投资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家长在对孩子发展的期望和教育投资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层现象。这一事实可能与城市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相关公共政策对实现性别公平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小波 袁蒙蒙 樊志敏
城市游憩空间布局是影响城市游憩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而其驱动系统由引擎机制、需求驱动机制、供给驱动机制、纵深驱动机制构成,并通过循环运转推动城市游憩空间持续发展。城市游憩空间布局以满足城市居民、旅游者需求为主要目标,最终形成"双核原生态星系模式"。结合扬州实践对此予以阐析,为我国逐步兴起的城市游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游憩 空间布局 驱动系统 扬州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春光 尤莉蓉
本文选取1998年和2002年资料,以江苏省为参照系,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主要工业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强,但工业产业结构矛盾严峻,成为制约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提升扬州市工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沙志芳 孙景亮
本课题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发展方向性的江苏省扬州市 ,对 1 997年和 2 0 0 2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进行整理 ,分析区域内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及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 ,寻求影响收入差距的主导因素 ,并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村区域内部 居民收入 差距 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鹏 黄贤金 陈志刚 濮励杰 李宪文
在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市、扬州市各自选择了2个村的基础上,运用对24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资料,建立了区域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数量经济模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导下的农户行为对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决策行为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农业土地利用正在逐步由传统的大田作物向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等地类转化;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推进了这一转化;同时,农户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政府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最后从区域非农产业和城镇化发展、深化农村土地产权的物权化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及积极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尚正永
城市意象和旅游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城市意象研究多侧重于意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关注的是城市现存的意象空间形态,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虽相对成熟,但多是套用了企业形象的研究手法,缺乏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城市意象具有显著的时空维度特征,与城市旅游形象保持紧密的关联性。扬州城市意象从时间纵向的角度上在地理区位的历史变迁、文学作品的意象表达、城市休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鲜明的体现,由此阐释了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价值;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