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9)
- 2023(10761)
- 2022(8854)
- 2021(8465)
- 2020(6839)
- 2019(14821)
- 2018(14818)
- 2017(27348)
- 2016(15041)
- 2015(16730)
- 2014(16196)
- 2013(15401)
- 2012(14491)
- 2011(13246)
- 2010(13557)
- 2009(12848)
- 2008(12931)
- 2007(12326)
- 2006(11171)
- 2005(9782)
- 学科
- 济(58930)
- 经济(58767)
- 业(52493)
- 农(49077)
- 管理(42751)
- 企(33658)
- 企业(33658)
- 农业(32854)
- 业经(22665)
- 方法(18291)
- 中国(17977)
- 制(16169)
- 技术(14978)
- 财(13874)
- 学(13279)
- 地方(13196)
- 数学(13176)
- 体(13128)
- 数学方法(12948)
- 农业经济(12424)
- 理论(12077)
- 发(11561)
- 策(10665)
- 银(10421)
- 银行(10389)
- 行(10051)
- 发展(9741)
- 展(9719)
- 技术管理(9598)
- 村(9563)
- 机构
- 学院(212462)
- 大学(207070)
- 济(83132)
- 经济(81225)
- 管理(79675)
- 研究(74607)
- 理学(68329)
- 理学院(67578)
- 管理学(66283)
- 管理学院(65898)
- 农(58773)
- 中国(58363)
- 科学(46411)
- 农业(44835)
- 京(44101)
- 业大(39320)
- 所(38124)
- 财(37955)
- 中心(35481)
- 江(34758)
- 研究所(34262)
- 范(29096)
- 师范(28785)
- 财经(28779)
- 农业大学(27886)
- 州(27253)
- 北京(26937)
- 省(26896)
- 经(26017)
- 院(26004)
- 基金
- 项目(139629)
- 科学(109765)
- 研究(105809)
- 基金(99095)
- 家(86987)
- 国家(86012)
- 科学基金(73001)
- 社会(68410)
- 社会科(63257)
- 社会科学(63234)
- 省(57693)
- 基金项目(52385)
- 教育(47029)
- 划(46427)
- 编号(44762)
- 自然(44673)
- 自然科(43673)
- 自然科学(43659)
- 自然科学基金(42886)
- 资助(37721)
- 成果(36997)
- 农(32847)
- 创(31354)
- 发(31176)
- 重点(30954)
- 课题(30897)
- 部(30239)
- 创新(29328)
- 国家社会(27794)
- 制(27434)
- 期刊
- 济(106869)
- 经济(106869)
- 农(64831)
- 研究(61736)
- 中国(54261)
- 农业(43720)
- 学报(38306)
- 科学(34657)
- 大学(30096)
- 财(29282)
- 学学(28548)
- 管理(28002)
- 教育(27916)
- 业经(24268)
- 融(22191)
- 金融(22191)
- 业(20274)
- 技术(18725)
- 版(14774)
- 农业经济(14744)
- 农村(14724)
- 村(14724)
- 财经(14343)
- 问题(14337)
- 经济研究(13702)
- 经(12395)
- 业大(12158)
- 科技(12007)
- 世界(11745)
- 社会(11362)
共检索到335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建萍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推广,新媒体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部分。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了解并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越来越多的公众逐渐开始借助新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然而,新媒体对农村社会治理的接入是一柄双刃剑,新媒体重构了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公众参与积极性与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本文探讨新媒体对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影响方式与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媒体推动公众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伟
发源于浙江省桐乡市的"三治融合"治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将自治、法治、德治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全面创新了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但总体来说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治理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建设相对滞后,"三治融合"的合力还未形成最佳效应。为此,要进一步强化"三治融合"治理模式中党的领导,促进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真正形成融合机制,完善各种治理方式的制度建设,扩大公众参与,夯实"三治融合"的社会基础,提升"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
关键词:
“三治融合” 农村 治理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咏梅
农村生态环境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总体上呈现出高度关注、低度参与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被动参与、观念性参与、事后参与、参与行为的无序性和环保NGO参与缺失的不理想状态。内部动力疲软、外部动力不足和农村环保法规制度不健全等是造成公众参与度不足的主要阻滞因素。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必须通过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能力、培育农村社会资本、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进而强化外动力、增加内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保障,迈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我国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转型表现出转型的落后性、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的非同步性、农村社会治理体制的滞后性等特征。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对于应对社会转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基层政府应转变职能,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
农村社会治理 体制创新 社会转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龙卓舟
农村贫困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救济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农村社会救济却一片空白。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十分复杂 ,且贫困人口数量庞大 ,传统的社会救济模式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 ,寄希望于在农村建立广泛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不现实的。在农村 ,基本生产条件的具备是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重要内容 ,因而 ,对农村基本生产条件的救济应是农村社会救济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救济问题 ,就必须首先拯救农业 ,对农业实施救济 ,确保农民拥有基本的生产条件。科学的农村社会救济体系应由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成。
关键词:
农村社会救济 贫困 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正波 农珑
近年来,我国农村治理问题一直都是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建国以来,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经历人民公社和村民自治制度两次大演变,期间我国农村也出现了三轮社会危机的演变。本文以基层治理体系演化为主线贯穿全文,从废除人民公社制、重振乡镇政权、确立村民自治制度三个历史时期探索与当时农村社会治理危机之间的关联,深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治理危机爆发的根源,研究基层治理体系的演化对农村治理危机造成的影响,理顺基层治理体系与农村治理危机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基层治理体系 农村治理 民主自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朋朋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规制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责任制度难落实、农村企业监管薄弱、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当根植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制度、强化农村企业环境治理责任落实保障制度和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以响应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要求。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农村 法律规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帆 谢朝阳
农村社会创新治理研究需要理解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新内生程序,追溯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共同点和地方差异。本研究基于现代农村社会治理的结构性变化、供需关系变化和可行性,指出现代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存在——失序现实与治理困境、内生性秩序和行政嵌入性秩序之间矛盾、现代治理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的不平衡等问题。为此,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农村自主治理的创新实践、自上而下的国家动员治理的示范实践和横向联动的协同复合治理的多维实践,来构建现代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制度性产物"。从效能择定角度,明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其关爱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将面临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工作落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制度化的形式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则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留守儿童 关爱服务 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方冠群 张红霞 张学东
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村落共同体处于变迁之中。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下,传统乡村文化逐渐衰落,传统道德习俗逐步边缘化,社会治理的传统文化基础也逐步离散化。在农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挑战。要想改变农村社会治理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困境,需整合乡村文化,实现农村社会的整体性治理,并运用现代理念,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
关键词:
村落共同体 乡村文化 社会治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翁艺青 黄森慰 黄可扬
当前,农村环境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相对落后。政府环境规制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主要手段,其对农户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程度关系着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农户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中的主要主体之一。本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回归与倾向得分匹配,构建政府环境规制的反事实框架,研究政府环境规制对农户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规制能够提升农户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增强农户环境治理的意愿,影响效应为29.2%。因此,本文提出发挥环境规制促进作用的措施,助力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建设。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治理意愿 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合成
农业价值链核心主体是农产品生产者,也是农产品价值创造者。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融合过程中存在确切的价值冲突,这些冲突会损害价值创造者的积极性。通过对价值冲突治理,再造农业农村产业利益分配机制、提高种粮务农的比较收益,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任务。本文从价值链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种粮不吃亏需要理顺四个价值取向冲突:粮与钱驱动力冲突、工业与农业政绩冲突、公平与效率理念冲突、进口与自给导向冲突。从农业价值链内部看,销售价格上涨跟不上生产资料成本上涨、社会化服务收费项目多等导致农业比较收益偏低。本文提出要立足乡村兴旺,防止产业导向异化,建议通过以共享理念统筹城乡融合、以优先发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以国之大者理解粮价、建立农资价格与粮价协调机制、推进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付诸行动、提高农户市场谈判能力等措施,提高小农价值分享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华
整体性治理以实现整体利益为导向,通过采用协调与合作相结合的治理手段,提升治理绩效。为实现农村社区“三治协同”的最佳成效,需要以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发挥智慧治理的支持优势,构建“三治协同”共同体,集聚法治、德治及自治等治理资源,完善治理绩效评价,推动基层治理与乡村经济发展相融合,以实现基层善治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瑞仙
农村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现实"短板",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缘起与现实困境来分析,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增加意识形态投资,倡导公共资源分配公平化;深化政府社保职能改革,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发挥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进行制度创新,确保参与渠道的畅通化和治理过程民主化;健全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立法,促进治理手段法治化。
关键词:
农村社会保障 治理现代化 价值理念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鱻灏
本文认为,大学生"村官"制度具有明显的基层导向,对农村新型治理关系必然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嵌入国家与村庄、城市与农村的一个变量,要在融入农村和农民的基础上,依靠当地组织,积极整合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治理力量。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农村治理 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