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9)
- 2023(13502)
- 2022(11375)
- 2021(10512)
- 2020(8980)
- 2019(20434)
- 2018(19760)
- 2017(36796)
- 2016(20352)
- 2015(23220)
- 2014(22910)
- 2013(23088)
- 2012(21675)
- 2011(19924)
- 2010(19903)
- 2009(18521)
- 2008(18450)
- 2007(16395)
- 2006(14245)
- 2005(12657)
- 学科
- 济(85871)
- 经济(85784)
- 管理(57486)
- 业(51828)
- 企(40039)
- 企业(40039)
- 方法(39771)
- 数学(35663)
- 数学方法(35385)
- 中国(25792)
- 农(23692)
- 财(21809)
- 学(19828)
- 贸(19392)
- 贸易(19385)
- 易(18889)
- 业经(16905)
- 制(15790)
- 农业(15746)
- 地方(15424)
- 环境(14044)
- 和(13348)
- 银(13147)
- 银行(13083)
- 融(12704)
- 金融(12702)
- 行(12505)
- 务(12392)
- 财务(12366)
- 财务管理(12333)
- 机构
- 大学(308035)
- 学院(303047)
- 济(128512)
- 经济(126139)
- 管理(112632)
- 研究(111628)
- 理学(97487)
- 理学院(96248)
- 管理学(94704)
- 管理学院(94116)
- 中国(83249)
- 科学(71128)
- 京(65824)
- 农(62347)
- 所(59059)
- 财(56381)
- 研究所(54392)
- 业大(50891)
- 农业(49923)
- 中心(49812)
- 财经(45672)
- 江(43997)
- 经(41783)
- 北京(41544)
- 经济学(40755)
- 院(39453)
- 范(39202)
- 师范(38678)
- 经济学院(37081)
- 科学院(35062)
- 基金
- 项目(208024)
- 科学(161848)
- 基金(152719)
- 研究(143467)
- 家(137634)
- 国家(136550)
- 科学基金(113832)
- 社会(92928)
- 社会科(88125)
- 社会科学(88093)
- 基金项目(80445)
- 省(78616)
- 自然(74893)
- 自然科(73039)
- 自然科学(73006)
- 自然科学基金(71786)
- 划(68272)
- 教育(64732)
- 资助(62512)
- 编号(55449)
- 重点(47709)
- 部(46785)
- 成果(45245)
- 发(44881)
- 创(42541)
- 科研(40849)
- 计划(40086)
- 国家社会(40051)
- 创新(40026)
- 教育部(39120)
- 期刊
- 济(133558)
- 经济(133558)
- 研究(84568)
- 学报(59906)
- 中国(58091)
- 农(55457)
- 科学(51141)
- 财(42929)
- 大学(42760)
- 学学(40436)
- 管理(37612)
- 农业(37566)
- 教育(25703)
- 融(24666)
- 金融(24666)
- 财经(23077)
- 经济研究(22979)
- 技术(22098)
- 业(21503)
- 业经(20222)
- 经(19948)
- 问题(18692)
- 贸(17598)
- 图书(17516)
- 版(16324)
- 资源(15540)
- 国际(15418)
- 世界(15131)
- 业大(15017)
- 技术经济(14606)
共检索到443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华 梁明珠
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目前在中国内地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中国香港市民参与保留皇后码头事件为例,分析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受政府对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宣传、公众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申诉的权利保障、政府对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公众咨询、政府与公众就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沟通对话、政府采纳公众合理建议和意见、司法部门对公众诉讼的司法复核的公正性、政府对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源保护的政策等因素影响。据此,文章就中国内地公众参与公共性遗产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希来
一、香港商业的概况香港共有大小岛屿200多个,位于广东省毗邻的珠江口东部,总面积为1063.43平方公里,分为香港岛、九龙、新九龙、新界四个行政区。香港是一个具有国际功能的城市,是世界第三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又是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和国际旅游中心。它是亚洲最重要的商业中心,素有“美食之都”和“购物天堂”之美称。商业在香港经济体系中仅次于制造业,1988年全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018.96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洪未 李和平
遗产影响评价是遗产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加强遗产价值的延续性,通过梳理我国香港遗产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机制、方法与主要内容,总结其经验与启示,为我国内地文化遗产影响评价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香港 遗产影响评价 启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少惠 袁硕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共生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又是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其与当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对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共生关系进行分析,采用Boruta算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明确的共生界面、共享可利用的资源,两者满足共生条件;以甘肃省为例,各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地区差异显著,共生关系并不紧密,绝大部分地区存在文化富饶型贫困问题;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共生关系主要是内外部共生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内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嵌入为核心,结合经济推动、科技驱动、市场促动和需求拉动,实现两者的共生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若辰 代莹 李宁汀 宋峰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意义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具有公共性。然而,遗产也是一种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的稀缺性社会经济资源,遗产经济对遗产公共性的侵蚀严重威胁着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传承。我国已成为了遗产大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遗产地是我国遗产事业的重要工作,而如何维护遗产的公共性正日益成为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首先从遗产事业发展历程的角度对遗产公共性的来源、内涵和表征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对遗产经济侵蚀遗产公共性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了讨论;最后,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例,对遗产经济与公共性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初步提出了维
关键词:
遗产 公共性 遗产经济 西湖文化景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若辰 代莹 李宁汀 宋峰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意义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具有公共性。然而,遗产也是一种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的稀缺性社会经济资源,遗产经济对遗产公共性的侵蚀严重威胁着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传承。我国已成为了遗产大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遗产地是我国遗产事业的重要工作,而如何维护遗产的公共性正日益成为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首先从遗产事业发展历程的角度对遗产公共性的来源、内涵和表征进行了梳理分析;然后,对遗产经济侵蚀遗产公共性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了讨论;最后,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例,对遗产经济与公共性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初步提出了维护遗产公共性的策略。
关键词:
遗产 公共性 遗产经济 西湖文化景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丁志杰 许萍
2005年5月18日,香港金管局推出联系汇率制优化措施,引起各方对联系汇率制的关注。本文从联系汇率制的历史、争论等多个视角,分析此次改革的特点,展望联系汇率制未来的走向,认为联系汇率制是适合香港的汇率制度,但是必须增加港币汇率制度的弹性,以适应香港内外经济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与内地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此次联系汇率制优化改革就是朝这个方向所做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
港币 联系汇率制 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轶群 魏玖长
危机沟通建立在公众的危机认知基础上,分析研究公众对危机事件关注程度的影响因素,将有利于正确有效地进行危机沟通。文章基于2003~2007年的18起典型公共危机事件以及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利用岭回归分析法构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危机事件中,受影响人数、网络舆论、新闻数量三个因素与公众的危机关注度呈现相关,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该结论有助于危机状态下政府把握公众认知,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关键词:
危机事件 危机认知 公众关注 岭回归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教育公共性的彰显,不仅是教育特性的一种时代变化,而且也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诉求。当前,研究教育公共性,要溯源于公共性理论特别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观念和实践,探索教育公共性命题的思路和架构,为优化教育领域中人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以及"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的关系提供吁求和价值引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冯生尧 李子建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试图透过目标为本课程这个案例 ,从改革特性、整体策略、教师发展、资源提供、学校行政和教师文化等几方面 ,剖析影响香港课程实施的诸多因素。研究表明 ,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 ,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 ,但是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因此 ,此项改革的课堂实施情况 ,与改革的理想之间 ,还存在巨大的反差。目标为本课程 ,远非一项成功的改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付琳 曹磊 霍艳虹
公众参与是世界遗产运河在保护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文章以英国、加拿大两国世界遗产运河为研究对象,对遗产公众参与理念的发展过程与遗产运河语境下的公众参与人群特征进行了梳理与解读;并通过分析两国遗产运河地方管理体系与参与机制,总结出权力下放、垂直管理两项公众参与管理制度与单向告知、咨询、参与合作3项具体参与机制;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英、加两国公众参与理论、实践对我国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借鉴经验与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诗依 文庭孝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透明是应对信息疫情最有效的方法,质量是其生命线,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信息公开质量成效检视为起点,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立足用户体验,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资料,以信息生态、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公众视角下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关系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阐明后疫情时代公开主体、信息本身、信息技术和环境4个维度的核心因素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指出事前公开信息的安抚性、事中相关专业知识的故事性、事后的信息总结性、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公开内容的知识含量和公开方式的智能化等是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特有要素,以期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
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虽然我国国内储蓄水平远高于投资水平,但还需要引入外资来满足额外的投资需求,而这意味着一定的效率损失。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的效率损失进行简单测算,计算结果表明,迄今为止高储蓄现象造成的损失至少在300亿美元以上。其次,本文对导致居民高储蓄现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些因素包括: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差距、预防性储蓄动机、投资工具匮乏,政策性因素和文化性因素。
关键词:
居民高储蓄 效率损失 因素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张旗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对全球资产管理市场形成了显著的冲击。随着危机的不断深入,监管当局、金融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都应当认真反思资产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