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7)
2023(10094)
2022(8568)
2021(7857)
2020(6425)
2019(13921)
2018(13665)
2017(26264)
2016(13927)
2015(15031)
2014(14273)
2013(13328)
2012(12023)
2011(10737)
2010(10789)
2009(10474)
2008(9917)
2007(8740)
2006(7739)
2005(7047)
作者
(35846)
(29900)
(29830)
(28509)
(18877)
(14211)
(13604)
(11477)
(11295)
(10522)
(10068)
(9966)
(9375)
(9374)
(9196)
(9127)
(8896)
(8873)
(8714)
(8435)
(7230)
(7175)
(7049)
(6822)
(6681)
(6643)
(6626)
(6548)
(5941)
(5859)
学科
管理(50456)
(46169)
经济(46071)
(40848)
(36128)
企业(36128)
(19810)
方法(16590)
(16173)
(14338)
中国(13406)
数学(13406)
数学方法(13255)
业经(13087)
环境(12933)
(11801)
(11353)
财务(11332)
财务管理(11299)
企业财务(10742)
(10368)
体制(9863)
(9175)
银行(9169)
(9030)
(8757)
(8719)
贸易(8715)
农业(8700)
(8698)
机构
学院(187429)
大学(185227)
(76019)
经济(74458)
管理(72157)
理学(62278)
理学院(61676)
管理学(60821)
管理学院(60456)
研究(59760)
中国(45729)
(41813)
(37125)
科学(33399)
财经(32119)
(29105)
(28104)
(27999)
中心(27877)
(25335)
研究所(24854)
经济学(24202)
财经大学(23894)
业大(23749)
(23261)
师范(23052)
北京(22562)
(22288)
(21951)
经济学院(21796)
基金
项目(126982)
科学(101832)
研究(97592)
基金(93456)
(80205)
国家(79549)
科学基金(69448)
社会(65071)
社会科(61605)
社会科学(61593)
(49381)
基金项目(48967)
教育(44741)
自然(42117)
(41228)
自然科(41108)
自然科学(41097)
自然科学基金(40367)
编号(39815)
资助(36023)
成果(32798)
(31497)
重点(28945)
(28761)
(27764)
国家社会(27645)
课题(27385)
(27092)
创新(25958)
(25796)
期刊
(88049)
经济(88049)
研究(55995)
中国(37781)
(35099)
管理(27699)
学报(25421)
科学(24604)
(24495)
大学(20648)
教育(20347)
学学(19593)
(17506)
金融(17506)
财经(16296)
农业(16216)
业经(15344)
经济研究(14280)
技术(14194)
(14039)
问题(11063)
财会(9475)
(9121)
(8803)
现代(8536)
会计(8526)
科技(8415)
理论(7972)
商业(7873)
(7428)
共检索到276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真   万兆  
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各省、地级市、省直辖县数据,从中国公众参与与政府响应相结合的视角切入,实证分析了中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与环境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公众环境问题关切可以促进企业增加环保投资;公众有效的环保行动与政府积极的环境治理响应,是公众促进企业增加环保投资的主要作用机制;公众环境问题关切可以同时显著促进企业增加末端治理与源头控制类环保投资;公众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关切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企业特征方面,国有、低融资约束、高盈利能力企业受公众环境问题关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地区特征方面,工业企业经济贡献小、政府经济业绩压力小的地区,公众环境问题关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为中国环境治理机制及效果提供了直接、系统的研究证据,总结了既往制度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不足,为完善多元共治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企业实施环保投资提供了一定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宇琳  赵娟  
公众参与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响应公众诉求的重要基础。我国各地已探索了多元化的线上民意表达渠道,但公众参与效果却不尽人意。鉴于此,借鉴政治学"公意-众意"理论分析框架,选取北京、深圳、宜昌等地不同在线平台的代表性案例,对公众参与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从参与议题、层级、平台和规模等维度分析其对参与效果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线上公众参与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芮佳  池国华  程龙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公众参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强调公众参与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尤其在反腐败以及国家监督领域。基于此,选择国家监督体系中的政府审计对腐败的治理作为研究情境,以验证现阶段公众参与在其中的作用。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相对于公众参与程度低的地区,在公众参与程度高的地区,政府审计的预防功能和抵御功能能够更好地发挥腐败治理作用,而政府审计揭示功能对腐败的治理作用在两组之间并无区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艳  田田  
自然垄断企业往往是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公共企业,所以政府对这些企业的规制直接关系着公众的福祉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作者认为公众应该在政府对自然垄断企业的政府规制中发挥重要的参与作用,并从“规制俘获”理论和委托代理关系角度论证了这一立场,最后提出了几条加强公众在政府规制中参与程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磊  綦好东  
本文主要探讨公众参与与媒体监督在国有企业外部治理中的作用。国有企业产权的全民性决定了社会公众理应成为国有企业的治理参与者。作为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媒体以公共利益代表者和弱势群体发言人的身份,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调查和报道,努力向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传递国有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以公平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对国有企业治理提出建议。然而这两种方式在公司治理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媒体监督与公众参与需要得到政府的回应与参与才能形成治理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  
基于CGSS2018综合调查数据,探讨社会资本等结构性要素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经济收入水平和环境认知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显示,社会资本有助于公众的环境保护合作,相比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对公众环保意愿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社会规范对公众环保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经济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资本对公众环境参与的影响,但边际环保支付意愿下降;环境认知能力越高,社会资本的公众环境参与效应越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游达明  杨金辉  
结合现实国情,将公众举报作为政府监督的有效来源纳入到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中,通过对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性的推导分析得到九种不同情形下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行为的策略选择,并运用数值仿真演示不同初始值和条件下的演化结果及演化路径,同时分析公众举报概率对政府和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公众举报概率可以促进企业选择生态技术创新同时节省政府的监管成本。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众的积极参与降低对企业的监管成本,从而完善环境规制的设计,实现经济和环境绩效的双赢。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曲晓玮  
通过简要探讨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观点,阐明公众参与图书馆建设体现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要义,是治理理论在图书馆的有效实践。同时,公共治理理论介入,可以帮助我们重视并建立图书馆建设的多元主体,重视多元主体的优势互补,寻求公众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峰  刘月  王琳  
中国环境治理体系的相关主体主要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随着公众参与意识的日益增强,参与环境治理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本文首先构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三方环境规制演化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公众参与相关参数,运用仿真分析比较公众参与对原复制动力系统相关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引入相关参数可以更快实现系统均衡;针对公众实施的环保政策效果要优于针对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的环保政策效果;公众举报奖励与系统稳态存在倒“U”型关系。公众参与是改善治污效果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执行环境规制、约束企业非法排污以及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生校  高静  
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工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可以使环境治理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化解社会矛盾,同时能让民众群策群力力,为为社会的共同利益出谋划策。环境保护管理需要深化公众参与的内涵,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形成环境保护管理和公众的理性互动。本文基于绿色议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视角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法律环境,针对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环境保护质量和公众参与表现权变框架。在此框架下根据绿色议程的基本思想,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许洁  
在政府价格规制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价格规制政策的制定。本文基于规制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运用博弈论模拟了公众参与价格规制的讨价还价过程。政府在价格规制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其形式取决于政策质量和公众接受程度两者的权衡。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公用事业价格规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中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公共治理理论与国家建构理论的影响下,我国政府职能和效能在不断变革,政府审计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也随之发生显著变迁。展望未来,政府审计将树立提供公共审计服务的理念,政府审计的组织架构将更加灵活、高效,政府审计的职责和职能将得到拓展,政府审计对象与范围的确定更加合理,政府审计的报告与公告将更加透明、规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余晓泓  
公众参与是日本环境保护史中的一个重要“法宝”。80年代以后,在环境管理方面,日本政府通过将公众环境权益法律化、制度化、将公众参与的程序纳入政策制定的过程中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社会制衡的作用,从公众参与机制的实施效果看,其对日本环境管理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倩  戴玉才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引起了世界对低碳模式的关注,低碳经济的效率与国际环境合作密切相关。政府是国际环境合作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报告与统计资料,指出低碳模式下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存在多种形式,如在国内成立专门处理国际环境合作问题的机构、发起全球性环境会议,谈判具体实施细则、与国际组织和环境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签署国际环境条约等。在对各种形式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国际环境合作目前存在参与、执行、核实和签约模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影响了低碳模式的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春燕  王琼辉  
轨道交通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其给予补贴,而信息不对称使政府很难对企业的成本和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因而造成公共财政资金的低效使用。对此,本文提出构建政府补贴的公众参与机制,促使轨道交通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