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2)
2023(8699)
2022(7933)
2021(7541)
2020(6319)
2019(14730)
2018(14771)
2017(28569)
2016(15773)
2015(17692)
2014(17695)
2013(17519)
2012(15961)
2011(14211)
2010(13939)
2009(12624)
2008(11980)
2007(10128)
2006(8666)
2005(7280)
作者
(45716)
(37844)
(37520)
(35666)
(23996)
(18223)
(17072)
(15031)
(14442)
(13505)
(13101)
(12559)
(11861)
(11760)
(11655)
(11540)
(11447)
(11359)
(10758)
(10656)
(9557)
(9092)
(9046)
(8526)
(8425)
(8409)
(8395)
(8225)
(7592)
(7577)
学科
(59524)
经济(59460)
管理(43832)
(41274)
(34974)
企业(34974)
方法(29949)
数学(25989)
数学方法(25680)
(14997)
(14339)
中国(14216)
(13843)
地方(13090)
业经(13009)
理论(10514)
(10322)
(10108)
贸易(10104)
农业(10102)
(9779)
技术(9744)
环境(9724)
(9250)
财务(9193)
财务管理(9179)
(8983)
教育(8700)
企业财务(8694)
(8488)
机构
大学(219457)
学院(217213)
管理(90093)
(79776)
理学(79276)
理学院(78394)
经济(77888)
管理学(76913)
管理学院(76550)
研究(70768)
中国(49495)
科学(47447)
(47058)
业大(36152)
(36027)
(35543)
(34459)
研究所(32998)
中心(31502)
(29892)
北京(29407)
(28887)
财经(28666)
师范(28612)
农业(28407)
(26104)
(26103)
(24901)
技术(23767)
师范大学(23249)
基金
项目(158901)
科学(123500)
基金(114179)
研究(114085)
(100023)
国家(99204)
科学基金(84959)
社会(69074)
社会科(65345)
社会科学(65326)
(62754)
基金项目(61999)
自然(57603)
自然科(56216)
自然科学(56203)
自然科学基金(55156)
(52750)
教育(51977)
资助(47099)
编号(46914)
成果(37313)
重点(35092)
(34084)
(33102)
(32958)
课题(31889)
科研(30800)
创新(30657)
大学(29379)
计划(29351)
期刊
(82915)
经济(82915)
研究(60550)
学报(38086)
中国(35597)
科学(34272)
(32204)
管理(31645)
大学(28052)
学学(26444)
教育(24268)
(24102)
农业(22966)
技术(18437)
业经(14013)
(13967)
金融(13967)
图书(13152)
财经(12766)
经济研究(12640)
科技(12049)
理论(11668)
(11395)
实践(11051)
(11051)
问题(10806)
林业(10743)
(10641)
情报(10316)
(10219)
共检索到298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鲍泥满  董旭俊  周乐  
【目的】研究八角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质谱法(MS)和核磁共振法(NMR),对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到了7种化合物,分别为Nortrachelogenin-8′-O-β-D-glucopyranoside(1)、Dihydrobuddlenol B(2)、Naringenin-4′-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L-吡喃鼠李糖(4)、Benzeneethanol-4-O-β-D-glucopyranoside(5)、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6)和莽草酸(7)。【结论】从八角枝叶中分离得到7种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梁曼  马丽  赖芳  刘雄民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季节软枝八角和硬枝八角新鲜枝叶中的挥发油,用GC-MS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考察了两种八角枝叶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以挥发油的提油率为指标,确定八角叶最佳的采收季节。结果表明,硬枝八角叶的挥发油含量大于软枝八角叶的;秋季(9—11月)和冬季(12—2月)两种八角叶挥发油的含量高于春季(3—5月)和夏季(6—8月),并且在秋季为挥发油含量较高的季节,软枝八角叶和硬枝八角叶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0.83%和0.84%,是八角叶采摘最佳的季节。不同季节挥发油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但各组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反式茴香脑、草蒿脑、对甲基苯甲醛、桉叶油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娟娟  束庆龙  曹志华  高慧  张丽萍  文佳  张鑫  李春生  
【目的】比较安徽省3个生态类型区主要油茶良种枝条和叶片的化学成分,了解不同生态类型区油茶生长发育的差异,为北缘油茶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安徽油茶分布最北缘的皖东丘陵地区和适宜油茶生长的皖西及皖南山区3个生态类型区的18个油茶良种,分别测定其当年生枝条和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化学成分,比较3个生态类型区油茶枝、叶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在皖东丘陵区和皖西、皖南山区3个生态区的18个油茶良种中,其当年生枝条、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3%~50.1%,10.8%~26.2%,0.28%~0.57%,0.12%~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郑仁红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大木竹竹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21.9g.kg-1,木素226.4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251.3g.kg-1,苯-醇抽出物46.3g.kg-1。从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讲,该竹综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素与溶液抽出物较低或中等,属较好的造纸竹种。从年龄上看,1年生大木竹的综纤维素和多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淑英  岳永德  汤锋  孙嘏  魏琦  喻谨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从麻竹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苜蓿素、7-甲氧基-苜蓿素、苜蓿素-4'-O-葡萄糖苷、苜蓿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6-C-阿拉伯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6″-O-鼠李糖苷、对羟基苯甲醛、5-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黑麦草内酯、去氢催吐萝芙木醇、催吐萝芙木醇-9-O-葡萄糖苷和4,4',9,9'-四羟基-3,3',5,5'-四甲氧基-7,7'-单环氧木脂素。研究结果为麻竹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阐明麻竹叶药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赖椿根  马聿桓  张斌  徐伟虎  
御江箬竹和阔叶箬竹叶水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9.69%和11.90%。组成糖中前者以果糖为最多,其次为葡萄糖和甘露糖;后者以阿拉伯糖为最多,其次为果糖和甘露糖。组成氨基酸中两者均以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丝氨酸较多。水溶性维生素,御江箬竹以V_c、烟酸、叶酸和V_(B1)较多,V_(B6)、胆碱和泛酸未检出;阔叶箬竹则以烟酸、V_c和V_(B1)较多,V_(B6)、V_(B2)、叶酸、泛酸和胆碱未检出。本研究还测定了箬竹部分微量和常量元素的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彬  马君红  于晓娜  孟琦  田涛  张立顶  徐敏  叶协锋  
对重庆主产烟区12个县49个乡镇的C3F烤烟样品,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重庆烤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烤烟的烟碱、总氮、钾、淀粉、氮碱比适宜,氯含量偏低,钾氯比值偏高,香型风格为中间香型,其评吸质量较好;总糖与烟叶感官质量得分的相关性最大;两糖与烟叶感官质量得分的灰色关联度最大;氯、两糖比对烟叶香气品质、吃味品质、感官质量总得分的直接作用最大,氯含量和两糖比是制约重庆烟叶吸食品质的关键因子,提高烟叶氯含量,降低两糖比可以提高烟叶的吸食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席鹏洲  秦亚丽  王跃虎  晏永明  张跃进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马莲鞍(Streptocaulon griffithiiHook)全草的化学成分,以探明其药用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RP-18)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多种方法,对萝藦科(As-clepiadaceae)马莲鞍属(Streptocaulon)马莲鞍全草中提取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从马莲鞍全草中共分离得到7种化合物,经分析和鉴定,可知化合物1~7分别为(24S)-24-ethylcholesta-3β,5α,6β-tri-ol、7α-hydroxysitosterol-3-Oβ--gluco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茜  
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不同地理分布、种子发芽率在35%以上的杉木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杉木种子中可溶性糖、粗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含量分别为40~70gkg-1、150~160gkg-1、230~260gkg-1、60~80gkg-1;大量元素含量以N最高,为24~26gkg-1;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Mn>Fe>Zn>Cu>Ni>Pb>Cd。该结果可为杉木种子的品质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炳生  夏玉芳  傅懋毅  张家贤  周伟  
对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的竹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嫩竹的综纤维含量、戍聚糖、1%氢氧化钠提取物等的含量均比较高,而木素、灰分,尤其是硅的含量则比较低;1年生以后各主要成分及1%氢氧化钠提取物虽有一定变化,但差异不大,而灰分和硅的含量却变异较大。2年生以后竹秆上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而竹秆中下部灰分和硅的含量显著增加则是在4年生以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峰  孙文文  张琦  苗芳  周乐  
【目的】分析苦荞籽粒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了解苦荞籽粒的次生代谢成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试管法对苦荞籽粒化学成分进行系统预试,以工业乙醇为溶剂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超声辅助提取,采用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对化合物进行分离,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法(1 H NMR、13 C NMR)的综合分析结果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苦荞籽粒中共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其中5个分别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槲皮素、山奈酚-3-O-芸香糖苷、(-)-表儿茶素和芦丁。【结论】苦荞籽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伞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盛  禇文静  毛绍名  刘仲华  章怀云  秦国伟  
研究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根的化学成分。采用各种现代色谱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各种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研究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离到5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萜12-O-palmityl-13-O-acetyl phorbol(1),三萜maslinic acid(2),木脂素syringaresinol(3),棕榈酸palmitic acid(4)和单棕榈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palmitate(5)。五个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舒佳为  石宽  杨光忠  
为研究飞扬草的化学成分,利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飞扬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萜醇(1)、蒲公英赛酮(2)、cycloart-23-ene-3β,25-diol(3)、25-hydroperoxycycloart-23-en-3β-ol(4)、吐叶醇(5)、黑麦草内酯(6)、β-谷甾醇(7)、cucurbic acid(8)、9,16-二羰基-10,12,14-三烯-十八碳酸(9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萍  邓士豪  洪喜莲  邓憬童  杨新洲  林亲雄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采用NMR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从苦豆子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阿魏酸(2)、咖啡酸乙酯(3)、羟基芫花素(4)、7,3′,4′-三羟基黄酮(5)、7,3′-二羟基-5′-羟甲基异黄酮(6)、7,3′,4′-三羟基异黄酮(7)、大豆苷元(8)、3′,4′-二羟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9)、赝靛黄素(10)、rothindin(11)、(-)-13,14-去氢槐定碱(12)、(-)-epibaptifoline(13)、槐定碱(14)、槐果碱(15)和氧化槐果碱(16).其中,化合物1~2、4~7、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乐  王宁  杨维霞  赵海双  田鹏  
 从秦岭龙胆(GentianaapiataN.E.Br.)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荭草甙(isoorientin )、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 )、秦岭龙胆甙A(apiatosideA )和蔗糖(D-(+)-sucrose ),其中 为新化合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