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3)
- 2023(3902)
- 2022(3206)
- 2021(2937)
- 2020(2441)
- 2019(5358)
- 2018(5443)
- 2017(9273)
- 2016(5554)
- 2015(6201)
- 2014(6624)
- 2013(6159)
- 2012(5678)
- 2011(5169)
- 2010(5262)
- 2009(4763)
- 2008(4582)
- 2007(4232)
- 2006(3751)
- 2005(3391)
- 学科
- 济(16199)
- 经济(16170)
- 管理(13578)
- 业(10438)
- 企(8008)
- 企业(8008)
- 学(7857)
- 制(6051)
- 农(5871)
- 中国(5727)
- 体(5645)
- 地方(5005)
- 方法(4687)
- 财(4480)
- 理论(4106)
- 数学(3846)
- 银(3799)
- 业经(3796)
- 银行(3760)
- 数学方法(3679)
- 行(3651)
- 融(3645)
- 金融(3638)
- 农业(3486)
- 教育(3431)
- 体制(3330)
- 和(3271)
- 物(2754)
- 环境(2702)
- 度(2691)
- 机构
- 学院(77158)
- 大学(75701)
- 研究(31582)
- 管理(23535)
- 济(23362)
- 科学(23299)
- 中国(22694)
- 经济(22541)
- 农(21800)
- 理学(19315)
- 理学院(18995)
- 管理学(18405)
- 管理学院(18275)
- 所(18085)
- 京(17834)
- 农业(17362)
- 研究所(16685)
- 业大(16535)
- 江(13777)
- 中心(13765)
- 省(12750)
- 技术(12547)
- 财(12153)
- 院(12003)
- 室(11074)
- 北京(11059)
- 农业大学(11026)
- 州(10747)
- 范(10589)
- 师范(10353)
- 基金
- 项目(54093)
- 科学(39731)
- 基金(35837)
- 研究(35616)
- 家(34178)
- 国家(33891)
- 科学基金(26659)
- 省(23112)
- 划(19581)
- 社会(19309)
- 自然(18934)
- 自然科(18442)
- 基金项目(18436)
- 自然科学(18432)
- 社会科(18082)
- 社会科学(18076)
- 自然科学基金(18066)
- 教育(16476)
- 资助(15164)
- 编号(14695)
- 重点(12875)
- 计划(12477)
- 成果(12429)
- 科技(12324)
- 发(11885)
- 课题(11741)
- 体(10754)
- 创(10740)
- 科研(10630)
- 部(10321)
共检索到123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晓芳 孙雪阳 黄寿先 周传明 陈翠湖 闭冬玲
以八角属部分树种和八角品种共56个样品为试验材料,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通过对酶切-连接反应、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八角属植物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该体系应用于八角AFLP研究,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总DNA和清晰的遗传标记图谱,研究结果为八角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八角属 分子标记 AFLP 反应体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顾翠花 王守先 张启翔
以采自广西、云南和河南等地的紫薇属Lagerstroemia植物紫薇L.indica,南紫薇L.subcostata,福建紫薇L.limii和桂林紫薇L.guilinensis叶片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叶片基因组DNA,获得了高质量的紫薇叶片DNA,并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了酶切连接,利用酶切连接的产物稀释一定倍数作为预扩增的模板,最后以稀释一定倍数的预扩增产物进行选择性扩增,进行紫薇和南紫薇的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银染反应体系的优化。AFLP体系中每一步反应都设置了不同的反应体系,采用了160对引物作为初选引物,筛选出了10对适合紫薇基因组扩增的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艳芝 王向东 张玉星
以鸭梨、杜梨为材料,对梨属植物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进行了系统优化,建立了梨属植物最佳反应体系及参数。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抗氧化、抗酚类物质的浓度(2%β-巯基乙醇,2%PVP-40,20 mmol/LNa2S2O5),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较高;反应体系中含有Mg2+2.0 mmol/L,dNTPs浓度200μmol/L,引物0.4μmol/L,模板DNA 1.6 ng/μL,Taq DNA聚合酶0.06 U/μL,可成功用于梨属植物RAPD扩增。说明改良的CTAB法能成功用于梨属植物DNA提取,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可用于梨属植物RAPD扩增。
关键词:
梨属植物 RAPD 反应体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秀文 魏建华 张辉 米福贵 云锦凤
以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三个不同种———蒙古冰草新品系(A.mongolicumKeng)、航道冰草(A.cristatumcv.Fairway)、诺丹冰草(A.desertorumcv.Nordan)和一个种间杂种冰草———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分别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冰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 D2.0mg/L,分化培养基为MS(无附加成分),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后得到完整小植株。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长度的幼穗在培养时,其愈伤...
关键词:
冰草 幼穗培养 植株再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思兰 陈俊愉 李文彬
在RAPD反应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文选取了菊属6种植物,对RAPD各种反应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菊属植物较为理想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积含10mmol/lTris-HCl(pH为8.3),50mmol/lKCl,2mmol/lMgCl2,0.001%gelatin,200μmol/ldNTP,50~200ng引物,0.75~1.0单位(U)TaqDNApolymerase,2~10ng基因组DNA.在20个核苷酸引物情况下,反应条件为:92℃、3min预变性;92℃、45s,50℃、1min,72℃、2min,循环40周;最后一次延伸为72℃、10min.应用上...
关键词:
菊属,RAPD反应体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姜小凤 高燕会 童再康 黄春红
建立并优化了石蒜属Lycoris植物的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反应体系,为研究石蒜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采用L25(56)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优化石蒜属植物SCoT-PCR体系。得出石蒜属植物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DNA模板2.0 mg.L-1,引物0.125μmol.L-1,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0.2 mmol.L-1,镁离子(Mg2+)3.0 mmol.L-1,Taq DNA聚合酶1.0×16.67nkat。对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通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检测,结果均能获得丰富、稳定、清晰的DNA谱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今今 张莹 李文燕
以桑科榕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单因素多水平梯度试验,筛选了模板、Mg2+、Taq酶、dNTPs和随机引物的浓度及用量,建立了榕属植物RAPD技术分析体系。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各组分浓度为:10×Buffer 2.5μL,Mg2+ 2.5 mmol/L,Taq DNA polymerase 0.06 U/μL,dNTPs 0.2 mmol/L,Primer 0.2 μmol/L.Template DNA 1.2 ng/μL。PCR循环程序为:94 C预变性4 min;94 C循环变性 1 min,36 C退火1 min,72 C延伸2 min,40个...
关键词:
榕属植物 DNA提取 RAPD 体系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晓芳 孙雪阳 张振林 马锦林 郭飞 黄寿先 周传明
利用荧光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八角属部分种类和八角品种(类型)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6对引物组合(PstI/MseI)共得到98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988条(99.90%),45个种类或品种(类型)具特征性条带。56个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17~0.71之间,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47。UPGMA聚类结果可将供试样品分为两大类型,来源于广西的八角茴香47个品种(类型)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聚于Ⅰ类,大部分品种(类型)聚于C组(44个品种);披针叶八角等7个种类与八角茴香明显被区分,聚于Ⅱ类。AFLP分子标记可区分所有供试样品,是八角属种质资源鉴别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蕊蕊 高亦珂 张启翔
通过对AFLP反应体系的主要的四个影响因素:Mg2+、dNTPs、Taq酶、引物进行四水平筛选试验,利用三种耧斗菜Aquilegia parviflora、A.viridiflora、A.vulgaris优化了耧斗菜属的AFLP反应体系,采用64对引物组合对三种耧斗菜进行了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电泳检测。其中9对引物组合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清晰度和多态性。初步建立了耧斗菜的AFLP反应体系,得到质量比较好的AFLP胶图。从而为AFLP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耧斗菜属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洲 王平 王海滨 陈永华
以水芹种子胚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技术,建立高频的水芹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探讨影响水芹离体组织培养的系统因子。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基较适宜比为:MS+0.5 mg.L-16—BA+1.0 mg.L-1NAA+2,4—D 0.1 mg.L-1,诱导率达67.5%;较适宜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0.2 mg.L-16—BA+0.05 mg.L-1NAA,继代天数为42 d;较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3 MS+IAA0.6 mg.L-1+NAA 0.05 mg.L-1,生根率为89.5%;移栽至炉灰渣+蛭石+细沙=1∶1∶1或者珍珠岩+蛭石=2∶...
关键词:
湿地植物 水芹 再生体系 激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树军 黄婷 肖永太 荣俊冬 杨阳 何天友 陈凌艳 郑郁善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建立了适合大明竹属25个竹种的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了各影响因子的用量,筛选出18条有效引物,并确定它们的退火温度,最后对体系进行了检验.优化后大明竹属植物ISSR-PCR的20μL反应体系含2.0μL10×PCR Buffer、2.5 mmol·L-1Mg2+、0.15 mmol·L-1dNTPs、0.5μmol·L-1引物、1.0 U Tap DNA聚合酶、50 ng模板DNA、10.6μL灭菌ddH2O.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60 s,55℃复性45 s,72℃延伸90 s,循环40次;72℃延伸7 min,4℃保存.该ISSR-PCR...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玲 戴思兰
利用AFLP技术 ,对菊属植物 1 2个分类群进行分析 .选择EcoRI MseI这一酶切组合 ,5个E +3 M +2引物组合及 1个E +3 M +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 .共得到 2 87条条带 ,其中多态性条带占 85 .7% .利用UPGMA方法对扩增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所选的两个栽培品种‘滁菊’和‘亳菊’可归并为一个品种 ,该品种与毛华菊、野菊、甘菊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紫花野菊次之 ,小红菊相对最远 .各野生种间 ,野菊、甘菊和菊花脑间的亲缘关系极近 ,且同一分布区内的不用种间有比较频繁的种质渗入 .研究表明AFLP技术是进行菊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极为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
AFLP分析 酶切组合 菊属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牟少华 彭镇华 孙启祥 高志民 李雪平
利用AFLP技术,选择EcoRⅠ/MseⅠ这一酶切组合,应用9对(EcoRⅠ+3)/(MseⅠ+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检测16种箬竹和5个形态相似的外源竹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在21个样品基因组中共获得1367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共有条带115条,特异性带273条,特异性缺失条带72条。在16个箬竹样品基因组中共获得119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共有条带190条,特异性带177条,特异性缺失条带98条。这些特异性带或特异性缺失条带可作为识别不同竹种的分子标记。聚类结果表明:所有的箬竹属植物聚成一类,其他5种外源植物聚成一类。此外,AFLP分析提供的分子证据,支持耿氏分类系统(1996),将天...
关键词:
箬竹属 AFLP 多样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雷凡 高燕会 朱玉球 刘志高 童再康 黄华宏
为进一步开展石蒜属Lycoris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从Taq酶、Mg2+、模板DNA、dNTP和引物等5因素4水平,对石蒜属植物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了石蒜属植物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模板DNA 50 ng,2.5 mmol.L-1氯化镁(MgCl2),0.15 mmol.L-1dNTP,25.05 nkatTaq聚合酶,0.5μmol.L-1引物。进一步进行梯度退火试验,确定最适宜退火温度为57℃。图7表2参2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项伟 易自力 肖亮 刘清波 覃静萍
【目的】芒属植物是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全球共有14个种,且具有种间杂交的特点。文章为建立芒属植物能源潜力评价体系,为从众多的芒属基因型中筛选优良种质和选育能源作物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法、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了芒属植物作能源作物应用的相关性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能源用途不同按发电、制乙醇、产沼气、制生物油等4类,分别从农艺、品质、抗逆性等3方面,选取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茎高、茎径、基部直径、分蘖数、叶茎比、枯黄性、落叶性、含水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热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耐盐性、抗旱性、抗寒性、耐淹性、抗病虫性...
关键词:
芒属 能源植物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