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
2023(1144)
2022(958)
2021(926)
2020(759)
2019(1791)
2018(1667)
2017(2417)
2016(1837)
2015(2283)
2014(2294)
2013(1944)
2012(1807)
2011(1607)
2010(1737)
2009(1287)
2008(1307)
2007(1238)
2006(1080)
2005(933)
作者
(4529)
(3864)
(3855)
(3760)
(2496)
(1847)
(1801)
(1538)
(1503)
(1493)
(1411)
(1404)
(1377)
(1291)
(1261)
(1223)
(1185)
(1170)
(1146)
(1135)
(1092)
(1085)
(1022)
(1022)
(900)
(881)
(878)
(865)
(855)
(825)
学科
教学(4494)
教育(3756)
理论(3739)
学法(3271)
教学法(3271)
(3153)
学理(3005)
学理论(3005)
管理(2957)
(2397)
企业(2397)
中国(2299)
研究(2280)
(2162)
经济(2161)
技术(2043)
(1496)
研究生(1441)
(1435)
人事(1297)
人事管理(1297)
新技术(1109)
高新(1109)
高新技术(1109)
学校(957)
职业(891)
农业(878)
(808)
改革(800)
高等(729)
机构
学院(20994)
大学(19618)
研究(7546)
技术(5826)
职业(5721)
教育(5258)
管理(5194)
科学(4772)
(4637)
师范(4588)
(4557)
(4511)
(4334)
经济(4247)
理学(4172)
(4132)
理学院(4093)
职业技术(4078)
管理学(3925)
(3892)
管理学院(3884)
技术学院(3876)
中国(3786)
研究所(3557)
业大(3499)
师范大学(3426)
(3272)
农业(3209)
中心(3103)
北京(3013)
基金
项目(13476)
研究(12432)
科学(9643)
教育(8572)
(7332)
基金(6539)
编号(6491)
(5962)
课题(5892)
(5506)
成果(5457)
国家(5421)
(5275)
社会(5270)
社会科(4850)
社会科学(4848)
(4554)
科学基金(4220)
规划(3916)
(3689)
重点(3660)
项目编号(3519)
(3463)
基金项目(3406)
(3367)
培养(3321)
研究成果(3215)
(3140)
创新(3122)
(3119)
期刊
教育(13484)
中国(10235)
研究(6792)
(5745)
经济(5745)
职业(5262)
技术(4849)
(3827)
学报(3720)
技术教育(3541)
职业技术(3541)
职业技术教育(3541)
大学(2909)
农业(2833)
科学(2684)
学学(2451)
管理(2428)
(2309)
论坛(2309)
高等(2126)
(1963)
成人(1877)
成人教育(1877)
高等教育(1623)
(1621)
职教(1571)
(1460)
(1403)
科技(1396)
图书(1297)
共检索到36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人才分类中的两个不同类型,高技能人才属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一个层次,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中的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而技术技能型人才则属于介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应用人才,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其包括技师和高级技师两个等级。培养高技能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要依靠正在逐步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教育层次和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应该获取的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以满足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胜明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和摇篮,高职院校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师资培养,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在高职院校形成学习技能的良好氛围。从六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的好处进行了认真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家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改革,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光罗  
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应依据教育规律和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与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萍  赵菲菲  左继军  
作者结合本校校企合作实际,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并为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力平  陈怡  
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是高技能人才三个培养途径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应根据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的特点、规律,对其院校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海波  
重视在加大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强国的总体部署。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蓉  
目前,高职教育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高职院校要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司徒渝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四川德阳,是国家在50年前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多年来,学校与装备制造业唇齿相依。目前,学校占地1200亩,在校学生1.2万余人,教师799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8757万元,开设有48个专业,拥有数控、焊接等一批国家、省级精品专业。50年来,学校为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小娟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冬萍  
高技能人才是社会的财富,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供需失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历史赋予了高职教育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之重任,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使高职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小其  
高技能人才凭借掌握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解决操作性的问题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类专业人员。本文从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考察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构建的前提、核心和基础。针对理论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尝试地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凸显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的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菊素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演变分析出发,提出了"高技能人才"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定位,并进一步阐释了高技能人才的类型与内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阳立高  韩峰  杨华峰  刘建江  
高技能人才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高技能人才供求缺口越来越大。通过对美、德、英、日、韩等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与借鉴,得出有益启示,并就如何加速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