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7)
- 2023(10749)
- 2022(8972)
- 2021(8895)
- 2020(7272)
- 2019(16634)
- 2018(16905)
- 2017(29308)
- 2016(17930)
- 2015(20732)
- 2014(21416)
- 2013(19356)
- 2012(18264)
- 2011(16891)
- 2010(17608)
- 2009(15736)
- 2008(15666)
- 2007(14766)
- 2006(13401)
- 2005(12305)
- 学科
- 济(47223)
- 经济(47146)
- 管理(44233)
- 业(36906)
- 企(29491)
- 企业(29491)
- 教育(25508)
- 中国(23126)
- 农(18512)
- 理论(16961)
- 学(15738)
- 方法(15693)
- 财(15069)
- 教学(14007)
- 制(13933)
- 数学(12349)
- 业经(12099)
- 数学方法(11951)
- 农业(11634)
- 地方(11246)
- 策(11168)
- 银(10386)
- 银行(10358)
- 行(9976)
- 贸(9946)
- 贸易(9939)
- 易(9631)
- 体(9627)
- 技术(9297)
- 融(9258)
- 机构
- 大学(242155)
- 学院(235012)
- 研究(86313)
- 管理(78238)
- 济(77619)
- 经济(75046)
- 理学(64974)
- 理学院(64007)
- 管理学(62268)
- 管理学院(61787)
- 中国(59909)
- 京(54928)
- 科学(52594)
- 范(46200)
- 师范(45834)
- 所(44310)
- 江(42814)
- 教育(42468)
- 财(41961)
- 研究所(39533)
- 农(39449)
- 中心(39257)
- 师范大学(36660)
- 北京(36063)
- 州(33579)
- 技术(33078)
- 业大(32921)
- 院(31429)
- 财经(30944)
- 农业(30509)
- 基金
- 项目(143938)
- 研究(117826)
- 科学(112667)
- 基金(95595)
- 家(81756)
- 国家(80812)
- 科学基金(67455)
- 社会(66509)
- 教育(64446)
- 社会科(62204)
- 社会科学(62191)
- 省(59717)
- 编号(54237)
- 划(52184)
- 成果(51128)
- 基金项目(48408)
- 课题(42495)
- 自然(41549)
- 自然科(40555)
- 自然科学(40539)
- 自然科学基金(39813)
- 资助(39685)
- 年(35911)
- 重点(34033)
- 部(32881)
- 项目编号(32503)
- 发(31866)
- 性(31299)
- 规划(30859)
- 创(29941)
- 期刊
- 济(97334)
- 经济(97334)
- 研究(86380)
- 教育(77946)
- 中国(69098)
- 学报(36816)
- 农(36526)
- 财(33258)
- 科学(31507)
- 大学(29894)
- 管理(29235)
- 技术(25266)
- 农业(24383)
- 学学(24332)
- 融(23083)
- 金融(23083)
- 图书(19802)
- 职业(19684)
- 业经(16631)
- 财经(14783)
- 坛(14580)
- 论坛(14580)
- 书馆(14572)
- 图书馆(14572)
- 经济研究(13997)
- 经(12842)
- 业(12142)
- 技术教育(12137)
- 职业技术(12137)
- 职业技术教育(12137)
共检索到395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术学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和改变着人自身,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在开放多元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对其主体意识、全球视野、民主观念等都将会产生强烈的碰撞和冲击。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概念的解析以及对国内八所高校大学生网络主体性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迷失的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引起人们对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网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笑仙 赵金秀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主体性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具有内在契合力,它的引入与培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实现上网自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 网络道德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虹
文章以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心理特征的负面催化作用为切入点,客观分析其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心理特征,提出从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营造法治化校园环境;加强高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参与网络事件学生的心理疏导几方面采取措施,以期有效疏导、应对和化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娟
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既区别于一般网络信息消费主体,又区别于其他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然而目前国内对于这一网络学术信息消费的特殊主体尚缺乏专门探究,更谈不上确立其学术地位。本文在深入探讨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从中美比较的角度,分析两国大学生作为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主体的不同特点与成因,及其在各自网络学术信息消费中的体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冯军
大学生是网络受益的最大主体,他们在得益于网络带来红利的同时也难免受制于网络的羁绊,如荒废学业、消极待事、逃避现实、人际关系疏远甚至产生越轨行为等。通过对山东S高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认知水平偏低、环境的无形压力、人际沟通不畅、缺乏约束制约机制及网络自身复杂多变的特点等是导致网络依赖行为产生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家庭、亲友、老师、学生、学校及政府等主体介入并干预大学生的网络依赖行为,通过完善认知结构、挖掘个人潜能、提升适应能力、动员有效主体、健全政策法规等微观、中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治疗与
关键词:
网络依赖 社会工作方法 多元支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东冉
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创业课程中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同还远未形成,这使创业课程陷入了教育效果与其他创业教育方式有差距,无法适应创业活动动态性要求,以及学生认可程度不高的困境。理想信念教育为大学生创业课程再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的蓝图特性、动力作用、综合适应性,符合创业活动的需求。这启示高校应在"知情意行"的理性转化中将理想信念融入大学生创业课程,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同时,应改良教务管理使之与创新课程主体性相匹配。
关键词:
理想信念 创业教育 大学生 主体性 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萍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依据。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开始就应该培养学术精神和学术责任,自觉接受学术规范和学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学术实践中恪守学术道德。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实现大学学术自由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确立马克思主体性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激发学生内在道德需求,走道德教育自律之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江鹏 雷鸣 华良晨
以湖北省武汉市618个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为例,采用Logistic模型,对大学生网贷需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月支出额度不同的大学生对网贷认知以及网贷需求意愿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进而揭示出信用认知在网贷需求中的重要性;性别对于大学生网贷需求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年级、学校性质、月收入、家庭性质(城市或乡镇家庭)、家庭对网贷的态度、网贷认知、网贷认知意愿等对网贷需求的影响为正。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网贷 网贷认知 网贷需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江鹏 雷鸣 华良晨
以湖北省武汉市618个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为例,采用Logistic模型,对大学生网贷需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月支出额度不同的大学生对网贷认知以及网贷需求意愿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进而揭示出信用认知在网贷需求中的重要性;性别对于大学生网贷需求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年级、学校性质、月收入、家庭性质(城市或乡镇家庭)、家庭对网贷的态度、网贷认知、网贷认知意愿等对网贷需求的影响为正。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网贷 网贷认知 网贷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女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就其主体原因来看,主要还是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欠缺、主体意识薄弱、择业期望值高而自主创业意识差、择业心理上自信不足等主体因素造成。因此,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实现职业理想,关键还在于她们自身的奋斗与追求。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择业 主体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蓉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集聚,在现实中爆发并对高校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群体行为事件。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主要由大学生利益受损和社会问题引发。群际偏见和群体认同是推动群体性事件演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不同,群际偏见和群体认同会以不同的作用方式推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以不同的模式演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永彬 叶文明
分析高校大学生失范网络行为,提出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信息渴求,依据现代网络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网络信息服务对策。
关键词:
网络心理 网络行为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欧阳九根 刘文献 梁一灵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社会中的任何一个群体。网络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威胁,网络素养教育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构成,指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方法,即把握好网络素养的涵义、优化网络道德环境,加强高校数字图书馆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将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和课堂教育工作相结合,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素养教育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华 毛志慧
网络行为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心理状况、价值观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网络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问卷调查,从网络习惯、网络学习、网络生活、网络娱乐、网络游戏、网络认识、学校信息化等方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动态发展轨迹,探究其网络行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实践教育引导策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巩固其科学用网的能力和素质,规避网络对其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学光
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道德教育即谓主体性道德教育。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三大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直觉和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完满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应该是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的辩证统一过程;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道德哲学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有机整合而构成的互补体系;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应该是课堂道德教学与课外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教育的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段的协调运用。
关键词:
主体性 道德人格 道德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