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8)
- 2023(6405)
- 2022(5354)
- 2021(4469)
- 2020(3713)
- 2019(8490)
- 2018(8302)
- 2017(16829)
- 2016(8414)
- 2015(9487)
- 2014(9500)
- 2013(10100)
- 2012(9730)
- 2011(8936)
- 2010(9181)
- 2009(8497)
- 2008(7842)
- 2007(7007)
- 2006(6669)
- 2005(6151)
- 学科
- 济(66259)
- 经济(66229)
- 业(22656)
- 管理(21325)
- 地方(19863)
- 方法(17701)
- 数学(15684)
- 数学方法(15641)
- 地方经济(14500)
- 企(14207)
- 企业(14207)
- 中国(13395)
- 业经(12629)
- 农(11753)
- 产业(11595)
- 学(9770)
- 制(8467)
- 农业(8454)
- 贸(7841)
- 贸易(7834)
- 经济学(7561)
- 易(7486)
- 财(7367)
- 服务(7354)
- 环境(7260)
- 发(6999)
- 融(6814)
- 金融(6814)
- 结构(6703)
- 体(6587)
- 机构
- 学院(128819)
- 大学(127798)
- 济(72270)
- 经济(71051)
- 研究(49681)
- 管理(48896)
- 理学(41120)
- 理学院(40653)
- 管理学(40275)
- 管理学院(40017)
- 中国(36765)
- 财(28642)
- 京(26519)
- 科学(26008)
- 所(24526)
- 经济学(23999)
- 财经(22296)
- 研究所(21816)
- 中心(21547)
- 经济学院(21309)
- 江(20324)
- 经(20065)
- 院(17620)
- 北京(17105)
- 农(16792)
- 财经大学(16103)
- 州(15969)
- 范(15816)
- 师范(15716)
- 科学院(15411)
- 基金
- 项目(80473)
- 科学(64012)
- 研究(61845)
- 基金(58245)
- 家(49513)
- 国家(49158)
- 社会(43379)
- 科学基金(42252)
- 社会科(41377)
- 社会科学(41366)
- 省(31609)
- 基金项目(30305)
- 教育(25235)
- 划(24979)
- 编号(23985)
- 资助(23284)
- 自然(23104)
- 自然科(22530)
- 自然科学(22526)
- 自然科学基金(22152)
- 发(21408)
- 成果(19596)
- 国家社会(18910)
- 发展(18659)
- 展(18392)
- 重点(18085)
- 部(17522)
- 济(17009)
- 经济(16859)
- 创(16699)
共检索到213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服务业正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和动力转换的重要支撑。按照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强带动性和绿色可持续四大选择标准,研发设计、现代金融等八大产业将引领服务业,为"十三五"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在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加强服务业结构性改革,实施力度更大、更直接的产业政策,加大对高成长性服务业的支持和保障,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关键词:
高成长性服务业 “十三五”经济中高速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郭怀英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近年来,第三产业增长领跑三次产业,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服务业主导格局形成后有助于经济稳定程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就业压力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减轻。测算表明,"十三五"规划前三年服务业年均增长8.3%左右,至少拉动GDP4.3个百分点;后两年服务业年均增长8.8%左右,至少拉动GDP4.9个百分点,只要不发生大的系统性风险,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一起就能够支撑"十三五"时期经济实现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国家宏观政策要顺应这种结构和动力上的转型,统筹推进服务业和工业的结构调整升级,着力发挥八大支撑性服务产业的发展优势和潜能。
关键词:
“十三五”时期 服务业发展 经济中高速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怀英
1.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胜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强烈要求、科技革命的推动、不断加大的政策支持,使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因此,科技研发、创意设计、检验检测、商务咨询、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研发、供应链管理、标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将得到培育壮大,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预测到2020年,在服务业GDP比重中占19%左右,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培丽 王晓霞 连映雪
在我国资源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还能否支撑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就成为我国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构建用水系数,运用日本、韩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用水系数的经验数据,揭示出用水系数的变动规律,即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用水系数维持在较高区间甚至持续上升,只有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结束后,用水系数才开始下降。因此,在我国尚未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能够支撑中高速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市场化改革不仅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通过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与利用率,并同时优化资本积累与劳动供给的结构,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基于增长核算模型的测算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平均潜在增速将仅有6.2%,难以达到6.5%的增长目标。但如果深化市场化改革以促进增长动力转换,"十三五"期间的平均潜在增速可提高至7%左右。因此,政府应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以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经济增长动力 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宏毅 袁易明
精准实现经济倍增与60%城市化率"十三五"目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本文建立了GDP指数,城乡收入倍差与城市化率的D~3NLDS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方法进行了调控。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存在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与城市化现象,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疲软,其跟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有很大关联;且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靠经济系统的自发运行,经济变量无法达到目标值。D~3NLDS的最优控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加速缩小,是系统实现"十三五"目标最有效的路径。所以,现阶段政府应要更加重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并配合多种手段,以确保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十三五"目标的最优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丹丹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文章认为,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有四大发展方向:一是优化驱动模式,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创新道路;二是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专业化道路;三是普惠人民群众,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均等化道路;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绿色发展道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建武
本文对"十三五"及20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将下降至6%~7%,2020~2030年期间进一步下降至5%左右;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将由过去"出口导向、工业优先、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消费、更多依靠服务业、更多依靠技术进步"转变;十三五将成为中国迈向高收入社会的关键冲刺阶段,预期中国将在2021前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关键词:
十三五 经济增长 高收入国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佟丹丹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文章认为,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有四大发展方向:一是优化驱动模式,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创新道路;二是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专业化道路;三是普惠人民群众,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均等化道路;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绿色发展道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稻葵 石锦建 金星晔
本文主要分析"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和前景。根据国际比较和历史经验,我们分析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三大条件:稳定而支持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对发达经济体开放,进而中国在未来10-15年仍将具备7%或以上中高速增长的潜力。释放潜力需做好三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大国经济发展优势,中国经济的地区收敛效应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带来年均1%的GDP增长潜力。第二,通过改革充分发掘我们定义的有效劳动供给以延长人口红利期,有效劳动供给的增长将在"十三五"期间带来年均0.3%-0.7%的GDP增长潜力。第三,合理应对TPP等国际经济金融新格局的挑战。从"十三五"前期经济增长前...
关键词:
“十三五”时期 中国经济 增长潜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新永 张卫华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通过数学模型测算出,广西"十三五"潜在经济增长在8.5%左右,适度区间为7.5%~9.5%,应从深化改革、城镇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升经济增长动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广西区“十三五”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磊 杨永华 阳晓伟
文章采用1979—2020年的相关数据,测度了八大综合经济区的经济增长动力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由低技能劳动和常规资本的双轮推动向高技能劳动和研发资本的双轮驱动转变;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处于高技能劳动和研发资本驱动状态,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处于低技能劳动和常规资本推动状态,其余五大综合经济区处于高技能劳动和常规资本推动状态;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不同时段存在显著差异,经历了低技能劳动和常规资本、高技能劳动和常规资本、高技能劳动和研发资本三个阶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江
甄别"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需要在发展势头较好的行业和各种新兴业态中坚持四项标准加以选择。具体包括增速和规模标准、影响力标准、供给和需求条件变化标准和国际动态比较优势标准。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新领域 “十三五”产业增长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锋
当商品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后,经济增长必然更多地依靠服务业的带动,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此相应的是,国际服务贸易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源,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示其战略地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就呈上升趋势,其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21世纪的前10年,将是服务贸易大发展时期。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将达5万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贸易总额的1/3。国际服务贸易的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与重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鲁晓东 许罗丹 熊莹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河流水质状况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利用中国2004—2013年中国八大流域主要监测断面水文数据,结合各流域8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特征等数据,依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典和扩展分析框架,本文拟合了中国总体和各流域的EKC形态,并分析了未来各城市水资源质量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经典EKC曲线的性态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水资源质量变化,中国的河流呈现出双拐点的S型EKC曲线特征;(2)八大流域的EKC曲线形状呈异质性,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呈U型,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呈现出典型的S型,淮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呈现出弱S型;(3)除了经济增长外,产业特征、能源使用情况都会影响流域水体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