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9)
2023(11369)
2022(9571)
2021(9019)
2020(7599)
2019(17527)
2018(17099)
2017(32790)
2016(17945)
2015(20253)
2014(19905)
2013(19989)
2012(18693)
2011(17133)
2010(17104)
2009(15727)
2008(15727)
2007(13882)
2006(12323)
2005(11415)
作者
(55543)
(46434)
(46278)
(43972)
(29803)
(22487)
(20772)
(17960)
(17941)
(16687)
(16419)
(15754)
(15351)
(15122)
(15078)
(14402)
(13706)
(13565)
(13503)
(13342)
(11701)
(11553)
(11338)
(10722)
(10521)
(10486)
(10480)
(9986)
(9645)
(9644)
学科
(78210)
经济(78118)
(43102)
管理(41763)
方法(34814)
(31479)
企业(31479)
数学(31008)
数学方法(30664)
中国(25305)
(21805)
(19723)
(17936)
(16520)
贸易(16511)
(16036)
农业(15005)
地方(14667)
(14637)
业经(14269)
(12602)
银行(12543)
(12517)
金融(12514)
(12145)
(11034)
环境(10553)
(10223)
理论(10193)
(10124)
机构
大学(268823)
学院(260832)
(115083)
经济(113113)
研究(107053)
管理(91123)
中国(78904)
理学(78595)
理学院(77481)
管理学(75896)
管理学院(75416)
科学(66421)
(59078)
(57498)
(55212)
研究所(52774)
(51089)
中心(45437)
农业(43924)
业大(43025)
财经(40914)
(38849)
(38189)
经济学(37952)
北京(37723)
(37655)
(35375)
师范(34890)
经济学院(34175)
科学院(32859)
基金
项目(178049)
科学(139752)
基金(133389)
(121841)
研究(121393)
国家(120942)
科学基金(99780)
社会(79993)
社会科(75883)
社会科学(75862)
基金项目(69137)
自然(65692)
(65087)
自然科(64241)
自然科学(64213)
自然科学基金(63161)
(57790)
资助(56000)
教育(55374)
编号(43967)
重点(41832)
(41133)
(38445)
成果(37651)
(36037)
国家社会(35447)
科研(34920)
教育部(34391)
计划(34371)
中国(34080)
期刊
(123415)
经济(123415)
研究(83234)
中国(55031)
学报(53409)
(50113)
科学(47495)
大学(39427)
学学(37292)
(37292)
管理(34281)
农业(34170)
教育(25376)
(23808)
金融(23808)
经济研究(22095)
财经(21435)
(19084)
(18753)
技术(18196)
问题(16913)
(16324)
业经(16228)
世界(15725)
国际(15164)
(14412)
业大(14372)
统计(12929)
技术经济(12281)
农业大学(12003)
共检索到400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津生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农业人口的产业转移和农村人口的地域转移既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又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对于这两种人口转移,发展经济学和人口迁移学都曾进行过不少有价值的研究。雷文斯坦迁移法则(Ravenstein's Laws of Migration)、李氏迁移理论(Lee's Theory of Migration)、刘易斯-费-拉尼斯发展模型(The Lewis-Fei-Ranis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农,曾昭俊  
文章从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的发展具有趋同性,即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增长率越低;(2)迁移的惯性对城市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3)对外开放能显著促进城市的发展,在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内陆地区,其作用尤为显著;(4)基础设施条件能显著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节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少颖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1988年,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取决于新增城市数目和原有城市市辖区面积的扩张,到1989~1998年,城市聚集经济、城市市辖区面积变动、和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1999~2008年,已经进入了一个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城市人口增长的新时期。总的来看,影响中国城市人口增长既有经济因素,又有诸多的行政和政策因素,譬如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户籍制度、不同时期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等。从发展趋势的角度看,经济因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政策和行政因素的效能在不断降低。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姜琪  
据美国人口调查局1989年12月7日公布,今后世界人口将以每10年10亿左右的速度增长,比近年人口增长速度略有降低.现在世界上新生儿中每10人有9人是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人口已达到52亿.预计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有年  
1988年6月,台湾当局通过,“政纲政策案”对人口政策作了重大的调整,改变以往节制生育的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金光照  郭亚隆  
与以往由外生事件催生的人口负增长不同,受长期低生育率和预期寿命延长驱动的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将成为未来新的重要人口现象。从人口学意义来看,与外生性人口负增长相比,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出现之前往往已经积累了较长时间的负增长惯性,而且一旦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伴随着人口结构老化,回到正增长域的难度和挑战更大,实现回归后人口正增长的可持续性较低。从经济影响来看,两种人口负增长均存在总量效应,但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有明确的结构效应和相对稳定的预期效应,并且两者在长波效应上存在差异。未来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效应,重点是如何抓住应对窗口期,在消解内生性人口负增长负效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正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明  余靖雯  
本文在城乡二元经济模型中引入了人口增长理论中数量和质量的替代关系,研究了城镇化与人口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农村劳动者转移到城镇,享受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性,这一效应形成了生育率的城乡差异,促使城镇化过程推动人口增长趋势发生转变。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对人口增长趋势转变的贡献逐步下降。政策分析表明,我国应加快放松人口政策,消除劳动力城乡流动壁垒,通过推动城镇化过程促进人口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默西迪斯·B·康塞普逊,邵宁  
导言 十世纪后十五年遇到了一些人口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新的前所未见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出生率有所缓和,但是否已出现了一个真正的突破?第三世界死亡率的下降速度已经放慢了吗?如果真是这样,就这些国家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来说,放慢速度又意味着什么呢? 1950—1975年期间,世界人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人口空前剧增,世界人口总数1950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所林 ,鲍谦  
人口死亡率,是反映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也是影响人口再生产规模与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八十年代湖北省人口死亡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的特点,分析这些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供有科学依据的判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一、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及差异自八十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湖北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湖北提高,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人口死亡率有了明显下降。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1989年全省人口死亡率为6.17‰。比1981年的7.33‰,净减1.16个千分点,下降14.32‰。伴随着死亡率下降,全省人民的平均寿命也在延长。1989年全省人均寿命达到69.95岁。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强  
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进一步增加城镇人口,提高城市化率。但是,2010年以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量有所下降。如何有效地提高各个省份的城镇人口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难题,而城市化率的提升又涉及多种复杂因素。文章以省为单位,通过研究中国近10年来城镇人口的增量,结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发现城镇人口增长的"挂锁"态势,以及与胡焕庸线的位置关系。文章结合西方移民理论,将城镇人口的增长作为一种移民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城市对移民的拉力和阻力因素,得出影响城市化率的6个可以量化的变量,再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法(QCA)得到提升城市化率的多个路径模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拉动城镇人口超过平均增长的首要因素不是收入的增加,而是良好的义务教育环境;其次是低房价。(2)国际移民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运用于中国有户籍制度的城市化情境中,但某些影响因素有所不同。(3)要使本地区人口超平均增长,并不需要具备所有拉力因素,只需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强化关键因素。另外,文章预测,到2050年胡焕庸线以西的城市人口将超过全国城市人口的3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强  
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进一步增加城镇人口,提高城市化率。但是,2010年以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量有所下降。如何有效地提高各个省份的城镇人口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难题,而城市化率的提升又涉及多种复杂因素。文章以省为单位,通过研究中国近10年来城镇人口的增量,结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发现城镇人口增长的"挂锁"态势,以及与胡焕庸线的位置关系。文章结合西方移民理论,将城镇人口的增长作为一种移民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城市对移民的拉力和阻力因素,得出影响城市化率的6个可以量化的变量,再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法(QCA)得到提升城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路遇  
一、4城镇移民迁入前后的一般比较 1986年下半年,山东省社科院人口所对济南市烟台市、威海市和牟平县宁海镇的城镇迁入人口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所列迁入人口迁移前后比较指标有6项:经济收入、住房条件、工作与专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段成荣  
当一个人作出迁移的决定之后 ,还需要作出向何处迁移的决定。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于人口迁移的迁入地选择过程缺乏研究。本文利用 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通过建立人口迁移分析矩阵 ,探讨了对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过程进行分析的实现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继勇  
80年代以来,台湾省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并在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对外直接投资增速惊人,投资规模急剧扩大 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59年,投资额为10万美元。在1959—1979年间,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很不稳定,投资额也不多。截至1979年底,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仅为5926万美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佩佩  马云艳  
文章基于1981~2010年的中国人口数据,构建了时间序列数据,并运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Gramer分解定理,将原数据分解为确定性趋势成分和平稳的零均值误差成分。对于确定趋势部分得到中国人口增长与时间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对于误差部分建立了ARMA(2,1)模型,把这两部分相加便得到了中国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模型。从而,通过构建的长期趋势模型,计算出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将会逐渐减小,且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中国人口数量将呈现出递减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