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
2023(544)
2022(341)
2021(314)
2020(260)
2019(519)
2018(539)
2017(994)
2016(571)
2015(668)
2014(676)
2013(663)
2012(622)
2011(573)
2010(551)
2009(447)
2008(495)
2007(541)
2006(480)
2005(371)
作者
(1404)
(1158)
(1142)
(1080)
(749)
(569)
(536)
(488)
(446)
(438)
(415)
(387)
(373)
(372)
(369)
(366)
(349)
(339)
(333)
(318)
(307)
(305)
(296)
(294)
(269)
(266)
(264)
(260)
(253)
(253)
学科
(2395)
经济(2395)
(1790)
(1570)
企业(1570)
管理(1565)
(1512)
业经(1396)
地方(1219)
中国(1209)
农业(1123)
(1100)
金融(1100)
(809)
银行(809)
(800)
教育(758)
(632)
农业经济(619)
事业(607)
理论(592)
(569)
(556)
(523)
企业经济(500)
发展(485)
(484)
(481)
(447)
政治(447)
机构
学院(6518)
大学(5653)
中国(2445)
(2429)
经济(2349)
研究(2264)
管理(2172)
理学(1614)
理学院(1595)
管理学(1558)
(1552)
管理学院(1545)
(1444)
(1376)
(1375)
中心(1329)
科学(1298)
职业(1295)
技术(1222)
农业(1145)
(1138)
(1130)
(1086)
银行(1080)
(1063)
(1027)
研究所(941)
人民(919)
(917)
北京(912)
基金
项目(3734)
研究(3520)
科学(2857)
基金(2134)
社会(1999)
社会科(1868)
社会科学(1868)
(1826)
(1750)
编号(1723)
国家(1708)
教育(1643)
成果(1473)
科学基金(1443)
课题(1395)
(1341)
(1224)
建设(1088)
基金项目(1069)
(987)
(957)
(938)
项目编号(936)
规划(934)
重点(923)
(865)
发展(842)
创新(831)
(830)
(822)
期刊
(3976)
经济(3976)
中国(2954)
研究(2097)
教育(1858)
(1729)
(1602)
金融(1602)
管理(1254)
农业(1194)
(1123)
技术(1078)
业经(949)
职业(816)
科学(703)
(693)
学报(679)
大学(621)
农业经济(575)
学学(569)
技术教育(537)
职业技术(537)
职业技术教育(537)
(497)
论坛(497)
图书(487)
农村(467)
(467)
现代(440)
经济研究(437)
共检索到13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建强  
一、实训基地建设背景我院作为首都一所普通的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尝试。探索讨论的焦点问题有三个:对"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华  宋俊骥  
近年来,实训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甚至明确要求实训教学在总的教学课时的比重要大于50%;同时,强调高职办学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强调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不仅在技术上要"零距离",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理念、管理手段、价值取向等全方位的"零距离"对接,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现这一对接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文章指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嫁接,而不仅仅是仪器设备的移入。基于这个视角进行讨论,提出文化大气候、品牌文化、质量文化、执行力文化等在实训基地建设中的文化诉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华生  
香港职业训练局是香港职业教育的主体。香港职业训练局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业界一直积极推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间融合,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融入企业文化核心因子,吸收企业文化基本元素及凸显企业文化的职业化。正是源于职业训练局与业界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和无间合作,形成了香港成功而又独特的职业教育文化积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旭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越来越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更充分的融合,以此促进国有企业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成效,进而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奠定坚实基础。值得关注的是,在国有企业的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探究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此确保两者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进而为促进国有企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而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等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薛锋庆   高泽宇  
<正>开展和应用“业采财”融合管理模式能够促进银行管理提质增效,加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满足监管需要和防范风险,助力银行数字化转型“业采财”(业务、采购、财务)融合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将财务管理、商品采购、业务工作进行有效融合,从资金流动、业务开展、项目进度、数据资源互利共享、风险防范等方面,基于全局进行分析统计与决策控制等管理活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翔  
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生就业之前了解企业、体验岗位的重要窗口,其工作目标决定了它应当具有学校教学和企业运营的双重属性。所以实训基地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实训任务的同时,应当引入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企业化运作,并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有利于高职实训基地实现资金积累和自我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冬林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引起了学校、企业、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实训基地文化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虎  王汉江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类型逐步丰富,功能不断拓展,体现出多样化与本土性特征,但同时实训基地育人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策略:对接专业发展需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融入1+X证书制度,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为契机,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投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春龙  
高职院校在其发展和专业布局中,都有一些专业招生规模较小、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弱、投入相对不足,但社会现实需求急、毕业生就业前景好、未来发展潜力大、对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关键作用。培育与发展这些专业,可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储备后劲,将拓展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范围和能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因基础薄弱,弱小专业建设,尤其是在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起决定作用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所遇困难不少,主要表现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静  
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作为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某地区一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进行研究,探讨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管理机制和运行效果,并分析了实训基地对学生和企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兆明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面向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完善教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可采取"五个融合"建设思路,即实训内容与行业发展相融合、教学体系与岗位需求相融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融合、功能建设与管理机制相融合、系统架构与资源共享相融合,每个融合点相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显忠  
本文从基于价值创造力的企业文化的三个概念着手,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建设基于价值创造力的企业文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德桥  杜文静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面临供给侧和需求侧耦合不平衡、"产"与"教"的矛盾、"双导师制"育人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缺失等诸多难题。高职院校可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协调共振、"产"与"教"的协调运转、培育"双导师制"型人才孵化基地、构建互惠合作的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丛  
“企业文化”与学校建设张丛学校,不象企业,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的直接带动下,为了生存和发展,自然会想方设法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为之建立和进行象"企业文化"一样的相关理论和相关实践。学校的中心目标是教学,是为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国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