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9)
- 2023(5786)
- 2022(5081)
- 2021(4740)
- 2020(4043)
- 2019(9332)
- 2018(9144)
- 2017(17716)
- 2016(9351)
- 2015(10369)
- 2014(10075)
- 2013(10120)
- 2012(9382)
- 2011(8524)
- 2010(8704)
- 2009(7769)
- 2008(7714)
- 2007(6995)
- 2006(6484)
- 2005(5961)
- 学科
- 济(40250)
- 经济(40200)
- 管理(28346)
- 业(27381)
- 企(22235)
- 企业(22235)
- 方法(18429)
- 数学(16343)
- 数学方法(16153)
- 财(11293)
- 制(10642)
- 农(10405)
- 中国(10194)
- 学(9119)
- 贸(8760)
- 贸易(8755)
- 业经(8695)
- 地方(8576)
- 银(8558)
- 银行(8523)
- 易(8517)
- 行(8079)
- 农业(7296)
- 务(6748)
- 财务(6727)
- 财务管理(6708)
- 体(6232)
- 企业财务(6187)
- 融(6167)
- 金融(6167)
- 机构
- 大学(134093)
- 学院(133278)
- 济(55879)
- 经济(54840)
- 管理(49206)
- 研究(48510)
- 理学(41994)
- 理学院(41485)
- 管理学(40653)
- 管理学院(40407)
- 中国(38693)
- 科学(30979)
- 京(29410)
- 农(27954)
- 财(26691)
- 所(25975)
- 研究所(23385)
- 农业(22181)
- 中心(21972)
- 业大(21944)
- 江(21412)
- 财经(20629)
- 经(18804)
- 北京(18417)
- 院(17696)
- 经济学(17660)
- 州(16817)
- 省(16544)
- 经济学院(15970)
- 范(15875)
- 基金
- 项目(88318)
- 科学(68956)
- 基金(65328)
- 家(59631)
- 研究(59517)
- 国家(59198)
- 科学基金(49557)
- 社会(37925)
- 社会科(35968)
- 社会科学(35956)
- 自然(34099)
- 基金项目(33964)
- 省(33869)
- 自然科(33377)
- 自然科学(33362)
- 自然科学基金(32824)
- 划(29408)
- 资助(27885)
- 教育(27537)
- 编号(22307)
- 重点(20460)
- 部(19673)
- 发(19081)
- 创(18113)
- 成果(18024)
- 计划(17694)
- 科研(17612)
- 创新(17049)
- 教育部(16519)
- 国家社会(16153)
共检索到209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薛东成
在实际工作中,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是纳税人容易混淆的两个不同概念并因此导致纳税风险。本文从一则案例入手,对营改增后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相关规定进行解析,说明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异同点,旨在帮助纳税人掌握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辨别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全面营改增后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税务处理,并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规定,说明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
营改增 混合销售 兼营 税务与会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薛东成
在实际工作中,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是纳税人容易混淆的两个不同概念并因此导致纳税风险。本文从一则案例入手,对营改增后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相关规定进行解析,说明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异同点,旨在帮助纳税人掌握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辨别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全面营改增后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税务处理,并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规定,说明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
营改增 混合销售 兼营 税务与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园园 马明
"营改增"前,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都涉及应缴纳增值税的货物和应缴纳营业税的劳务;"营改增"后,随着营业税征税范围的逐渐缩小直至退出历史舞台,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概念和税务处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辨析"营改增"前后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概念和税务处理,掌握其政策变化的来龙去脉,有利于企业进行正确的税务处理。
关键词:
营改增 混合销售 兼营行为 混业经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衣光臻
企业为规避经营风险一般采用多元化经营方式,在实务中会涉及兼营或混合行为,如果不正确区分两种行为,税款计算错误,企业就会出现涉税风险。文章对兼营和混合行为作了分析,并就两者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以期指导企业财务人员正确进行账务处理,更好地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谭伟 谭婷元 吴鹏飞
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划分问题,历来是增值税业务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在总结归纳税收理论与实务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混合销售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兼营行为,其回归兼营行为具有法理依据,且混合销售在实践中造成税负扭曲,提出混合销售应回归兼营行为,并建议在立法中取消有关混合销售的规定。
关键词:
混合销售 兼营 增值税立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文涛
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或劳务(简称"货物销售额")又涉及非应税劳务(即应征营业税的劳务)。出现混合销售行为,涉及的应税货物或劳务和非应税劳务只是针对一项销售行为而言的,即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属关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俊坤
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行为是1994年税制改革时,为区分增值税与营业税的课税范围而出现的概念。对于什么是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及其课税问题,从表面上看,现行税收政策似乎界定清楚了。但实际情况却是政策越多,征纳双方越无所适从。笔者拟对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相关现行税收政策弊端作一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晓 杨爱义
一、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非应税劳务的区别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的行为。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非应税劳务(即营业税规定的各项劳务),且从事的非应税劳务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并无直接的联系或从属关系。由于兼营非应税劳务的特征是企业在主营缴纳增值税的业务以外兼营非应税劳务,而混合销售行为的特征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爱萍
"营增改"在我国试行已经两年有余,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关于混业经营与混合销售、兼营行为的税收政策仍然存在盲点。本文以湖南交通运输业中道路客运企业为例,通过分析湖南道路客运企业涉税业务实际情况,厘清道路客运企业所发生的混合、兼营销售行为与混业经营业务的征税范围和课税问题的政策盲点,尊重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提出合理可行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梅 郑海东
应税标的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用于对外投资、用于无偿赠送等视同销售行为在"营改增"前后的税务处理有所不同,针对全面"营改增"后新旧政策的衔接问题,应尽快出台相应政策,降低纳税人的涉税风险。
关键词:
营改增 视同销售 集体福利 无偿赠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梅 郑海东
应税标的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用于对外投资、用于无偿赠送等视同销售行为在"营改增"前后的税务处理有所不同,针对全面"营改增"后新旧政策的衔接问题,应尽快出台相应政策,降低纳税人的涉税风险。
关键词:
营改增 视同销售 集体福利 无偿赠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新媛
2013年5月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财税[2013]37号文,进一步明确了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相关税收政策。本文就"营改增"试点中特殊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结合案例进行简要分析,旨在为相关纳税人提供借鉴。
关键词:
营改增 特殊销售 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兴凤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和购买业务都涉及运输问题,对纳税人而言,运费处理不当会导致潜在涉税风险。销售业务中合作方纳税人身份、运输的特点、企业竞争地位、运输方式、结算方式等都会影响运费的涉税筹划,通过举例对此进行分析,可为企业规避税务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营改增 销售业务 运输方式 运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兴凤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和购买业务都涉及运输问题,对纳税人而言,运费处理不当会导致潜在涉税风险。销售业务中合作方纳税人身份、运输的特点、企业竞争地位、运输方式、结算方式等都会影响运费的涉税筹划,通过举例对此进行分析,可为企业规避税务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营改增 销售业务 运输方式 运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迎恺 丁琴
不良债权处置是上市企业一种高效、经济的资产处置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随着上市企业不良债权处置而诱发的经济纠纷持续增多,此类问题因其社会影响广泛而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通过梳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处置上市企业不良债权的脉络,本文分析了国内上市企业不良债权处置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据此提出防范上市企业不良债权处置风险的法律策略,即建立上市企业不良债权处置的法律观念、健全上市企业不良债权处置法律风险防御系统、完善上市企业不良债权处置的法律机制、设定上市企业不良债权处置追责机制。
关键词:
上市企业 不良债权 法律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