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3)
2023(5890)
2022(5047)
2021(4884)
2020(4116)
2019(9256)
2018(8993)
2017(16577)
2016(9342)
2015(10674)
2014(10545)
2013(10197)
2012(9517)
2011(8150)
2010(8781)
2009(7957)
2008(8302)
2007(7604)
2006(6818)
2005(6424)
作者
(24575)
(20278)
(20192)
(19356)
(13224)
(9767)
(9248)
(7663)
(7639)
(7600)
(6909)
(6858)
(6682)
(6658)
(6558)
(6111)
(6065)
(5984)
(5747)
(5723)
(5276)
(4983)
(4813)
(4716)
(4666)
(4660)
(4641)
(4618)
(4099)
(4045)
学科
管理(33564)
(33180)
(32566)
经济(32513)
(29426)
企业(29426)
(23824)
中国(12773)
财政(12551)
方法(11901)
(10979)
(10823)
(10366)
财务(10342)
财务管理(10296)
(10160)
企业财务(9761)
数学(9589)
数学方法(9419)
地方(8767)
(8549)
业经(8337)
(7465)
银行(7458)
(7120)
(7080)
制度(7079)
(6951)
理论(6801)
技术(6746)
机构
大学(122031)
学院(121950)
(49969)
经济(48782)
管理(46978)
研究(41220)
理学(39121)
理学院(38695)
管理学(38162)
管理学院(37899)
(34014)
中国(33393)
(26049)
科学(22618)
财经(22269)
(21740)
(20179)
(19976)
中心(19569)
研究所(17437)
北京(16898)
(16532)
(16451)
师范(16405)
财经大学(15946)
(15930)
(15093)
(14925)
经济学(14771)
业大(13783)
基金
项目(73515)
科学(58059)
研究(58013)
基金(52641)
(45412)
国家(44551)
科学基金(38174)
社会(36531)
社会科(34624)
社会科学(34613)
(28693)
教育(27795)
基金项目(26877)
编号(24371)
(23712)
自然(22948)
自然科(22460)
自然科学(22455)
自然科学基金(22083)
成果(21801)
资助(21527)
课题(17471)
(16785)
重点(16612)
(15886)
(15839)
(15649)
项目编号(15541)
教育部(15013)
国家社会(14966)
期刊
(62952)
经济(62952)
研究(44067)
中国(32448)
(32341)
管理(20626)
教育(19538)
学报(16203)
科学(15137)
(15035)
(14115)
金融(14115)
大学(13452)
学学(12098)
财经(11948)
技术(11078)
(10277)
经济研究(9818)
农业(9519)
业经(9454)
会计(8458)
图书(8045)
问题(7949)
财会(7748)
(7658)
财政(7658)
(7574)
(6584)
论坛(6584)
书馆(6255)
共检索到211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继强  
一、国家汲取财政的能力是全部国家能力的基础和开启一切事业的钥匙1.国家与国家能力的关系。在地球上自产生国家始,就有国家能力相伴而生。实际上在一个新的国家产生过程中,就蕴藏着国家能力,国家能力与国家同时并存亡。当然国家能力同样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国家能力存在。没有国家能力的国家和没有国家的国家能力都是不存在的。国家能力只是大与小、强与弱而已。一个国家,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庆江  
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能,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与财政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财政监督工作面临着重大机遇与挑战。当前,黑龙江省正处在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平  曾卓尔  徐丽  
以中国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其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过高的财政压力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财政压力能通过税源流失、转移支付依赖等方式在有效性和规范性层面抑制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的提升,在与政府竞争的共同作用下还会降低政府财政努力动机;财政压力对财政汲取能力的抑制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财政分权程度下具有显著异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中群  
要真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切实抓好以下三个阶段的管理工作。 一、事前管理,生产计划。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为保证产品的适销对路。首先必须做好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可以采用问卷法、座谈会法等多种科学手段进行。加强对收集到的信息的研究分析。生产产品时,对质量的标准不能仅限制在几个普通指标上,要加强产品的适用性开发。企业生产中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是无可非议的。但并不是讲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越高,效益越好。这其中还牵涉到成本投入,市场容量、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样是雨天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世祥  
不同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任务不同,对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背景下,就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进行研究,对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措施、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白景明  
在当前国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社会高呼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探讨国家财政收支形势。应正确认识到财政高速增长是结构转换的结果,是阶段性现象,且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并未出现超常提高;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财政支出已经转移到公共财政的轨道上,并要正视政府面临的强劲支出压力。综合各方面的情形可得出"财政收支失衡将是长期趋势"的基本判断。针对这种情形,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建立财政决策的公共选择机制,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小芳  徐杰  
当前,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给我国对外开放、对外贸易与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更加主动地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如何理解这一内涵,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路径是什么?对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实施贸易平衡战略,优化贸易结构;把握引进外资的量与度,合理引导外资投入的方向;促进对外投资的稳步快速发展,向投资强国迈进;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将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加强区域合作,加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薛瑞祥  
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管理部门,在政府执政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否科学、有效地发挥财政职能,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新的形势下,基层财政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财政理财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海峰  姚凤民  吴丽芬  
一、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重点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新世纪前 20年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财政作为国家调控管理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承担着调节社会供需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公平社会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也是逐步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过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赋予财政的任务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本文将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内涵与政府职能调整、公共服务的理念、财力保障及其提供方式等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康  
风险管理是现代银行业经营的核心内容。银行经营面临信用、操作、市场、法律、声誉等众多风险,其中市场风险是这些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由于银行经营的产品众多,涉及范围广,国际上银行风险的量度、测算和模型化处理方式必然要用到很多复杂的金融、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现代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程。 20世纪90年代国际市场上发生的重大风险损失事件,特别是英国巴林银行倒闭、美国加州橙县财政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投资失利等,大大提高了金融机构市场风险管理的意识,加快了风险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2006年1月22日至23日,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2006年的保险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保险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部署了2007年的保险工作。这次会议是保险业深入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会,是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要求的部署会,是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保险业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动员会,必将对我国保险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傅志华  李成威  陈龙  申学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财税改革和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南。本文从财政与人民、财政与国家兴衰、财政与效率和公平、财政与公共权力、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公共风险六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重要论述,并论证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的论述从多个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财政“人民性”和“国家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为人民理财”和“管理国家风险”的本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游恺  李欣泉  李文进  陈世杰  乌兰托娅  
一、内蒙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部即指西北西南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共有的特点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聚居,经济落后,其核心特征是经济落后。内蒙古无论从地理位置、资源开发潜能,还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民族安定团结等角度讲,都和西部各省(自治区)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特征,应当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蒙古的地理特征决定其应当入围西部大开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本立  
振兴国家财政的思考童本立一、对振兴财政的认识振兴财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目的是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使政府承担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承担的历史任务。第一,振兴财政不是简单的增收节支,而是财政,乃至政府职能的一次再调整,或者说是国家财政收支结构适应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