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2)
- 2023(12490)
- 2022(10403)
- 2021(9953)
- 2020(8144)
- 2019(18482)
- 2018(18387)
- 2017(33875)
- 2016(18031)
- 2015(19798)
- 2014(18984)
- 2013(17950)
- 2012(15541)
- 2011(13661)
- 2010(13255)
- 2009(11978)
- 2008(11022)
- 2007(8866)
- 2006(7627)
- 2005(6391)
- 学科
- 济(65448)
- 经济(65372)
- 管理(49288)
- 业(45444)
- 企(38177)
- 企业(38177)
- 方法(29813)
- 数学(26539)
- 数学方法(26060)
- 农(21531)
- 财(19426)
- 中国(19218)
- 业经(17419)
- 制(14734)
- 农业(14412)
- 地方(12549)
- 贸(12000)
- 贸易(11994)
- 易(11685)
- 理论(11407)
- 务(10978)
- 财务(10936)
- 财务管理(10909)
- 学(10852)
- 体(10769)
- 企业财务(10289)
- 银(10210)
- 银行(10199)
- 技术(9839)
- 行(9749)
- 机构
- 学院(225891)
- 大学(223551)
- 济(90603)
- 管理(89201)
- 经济(88781)
- 理学(77367)
- 理学院(76548)
- 管理学(75088)
- 管理学院(74611)
- 研究(71598)
- 中国(53450)
- 京(45451)
- 财(43145)
- 科学(41998)
- 中心(34679)
- 江(33858)
- 财经(33695)
- 农(32841)
- 所(32765)
- 范(32232)
- 师范(31953)
- 业大(31574)
- 经(30891)
- 研究所(29618)
- 经济学(27996)
- 北京(27527)
- 院(27065)
- 州(26355)
- 师范大学(25740)
- 财经大学(25263)
- 基金
- 项目(160168)
- 科学(128457)
- 研究(121990)
- 基金(116910)
- 家(100725)
- 国家(99830)
- 科学基金(87857)
- 社会(78540)
- 社会科(74425)
- 社会科学(74404)
- 省(63615)
- 基金项目(61621)
- 教育(58464)
- 自然(55414)
- 自然科(54200)
- 自然科学(54188)
- 自然科学基金(53172)
- 划(53045)
- 编号(50523)
- 资助(45813)
- 成果(39745)
- 重点(36292)
- 部(35489)
- 发(34855)
- 创(34680)
- 课题(34441)
- 国家社会(33050)
- 创新(32267)
- 教育部(31479)
- 制(31295)
共检索到334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施久铭
课堂变革实则是一个系统工程,但针对系统性课堂变革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方法论指导,立足江浙地区,通过对10位初中优质学校校长的深度访谈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建构了课堂变革模型,以回应全面提质背景下初中学校是如何实现课堂变革的。该模型包括价值取向、教师动机、变革抓手、专业促进、路径创新、以评促改6个核心要素,教师动机处于中心,突出了课堂变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态性。为此,建议相关学校瞄准课堂变革的六个核心要素,系统推进学校的课堂变革。
关键词:
课堂变革 扎根理论 初中学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辉 文剑冰 吴刚平
伴随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已是必然。而如何建设基层学校的课程领导体系、发挥其课程领导力,成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文献,结合我国课程和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整理出一个分析和诊断学校课程领导实践的四维概念框架,并依托ICIC数据库对我国中部某市53所学校的课程领导实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学校课程领导行为整体上呈现四种形态,即"维持管理型""关注问题型""愿景引领型"和"整体领导型"。近八成的学校仍处于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的起步阶段。进一步考察不同形态的课程领导实践与学校教育教学生态的关系发现,"整体领导型"学校的课程领导力更为理想。据此,本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平 陈粤秀
本文主要运用质化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和深究了40位教管人员对于优质学校的看法。本研究将优质学校设定为达到相应的办学标准以及能全面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和健康自由成长的学校,并从"人员"、"财物"、"事务"和"气质"四个向度系统考察研究优质学校。由此形成了五个相互关联的主题:一是教管人员眼中的理想学校,二是"人员"视角的优质学校建设,三是"财物"视角的优质学校建设,四是"事务"视角的优质学校建设,五是"气质"视角的优质学校建设。研究发现,三类教管人员对于优质学校的看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当下优质学校建设须化解"财物性阻碍"和"应试性阻碍",而深究和澄明"以人为本"的实质,则成为优质学校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维春 易小军 王敏
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校企混编教学团队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四川、陕西、北京、浙江、广东的5个地区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的35位团队成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深度讨论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意义与现实困境。进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将校企混编教学团队建设策略系统范畴化为"团队建设—发展策略系统"与"团队建设—支撑策略系统",涵盖对接机制、共谋机制、共生机制和联动机制4个结构维度共10个策略要素。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混编 教学团队 建设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加平
教师如何学习是课例研究中的"黑箱",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全球范围内在这方面的探讨并不多。本研究立足上海及长三角地区,通过对十名在课例研究方面有1-15年不等经验的实践者的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来回应教师在课例研究情境下是如何学习的。研究认为,教师是在群体合作、深度反思、课堂实践三者的交互中开展学习的;群体合作中的"规范"、"引领者",深度反思中的"反思策略"、"反思结构",课堂实践中的"教学行动中反映"、"学习的延时性"是教师学习发生的核心。为此,建议在课例研究中瞄准学习的核心要素来提高课例研究的品质,同时在未来还可对此做近景式的现场观察与分析,以更深入地理解教师在课例研究中的学习。
关键词:
中式课例研究 教师学习 访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勋华 张志勇
通过对全国70所中职学校校长深度访谈,从校长的视角分析中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困境,中职教师职业发展存在困境既有观念方面的滞后,也有制度、政策和机制上的障碍,需要制定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政策,完善职教法规,健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教师职业发展 困惑 影响因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百伟 陈霞
赫尔穆特·维特曼(Helmut Wittmann)博士是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文化部司长,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博士。维特曼博士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曾在小学、中学担任教师与校长,在教师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方面具有专门的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2005年11月,借维特曼博士参加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德教育学术研讨会"之际,笔者有幸与他进行了专业访谈,使得我们可以分享德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校长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洋
上海市大部分高中在近几年经历了大规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普遍下降,教师队伍短期过度膨胀对学校已有的课堂教学文化带来一定影响的过程。此时开展的二期课改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是课改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课价是学校教改的难点,触及到教育改革的核心。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提出了"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开展了"上一堂好课"的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该校开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行动研究过程。由于研究过程运用了全面质量控制的思想,使得学校研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对其他学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越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为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目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关注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四川大学始终坚守育人为本,着眼整体、系统,锐意改革创新,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屈玉东 费建翔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助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渠道。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推动着高校课堂教学发生深度变革,顺应人工智能发展之势,乘势而为,顺势而变,把握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为保证技术赋能下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公平、合理,摆脱技术主义的桎梏,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和价值旨归,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人文观照,促进师生交流共生、发挥教师独特的育人作用,追寻教育的德性复归。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魏志慧 希建华
当前,我们正处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全民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之下,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由此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国际远程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现状及走势,并认清我们所处的新情境,从而探索中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因此,本研究基于八年来(2004-2011年)对国际远程高等教育领域48位知名学者的46篇访谈,从当前远程高等教育需求与理念的变化、政策与管理、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学习支持、经济与成本、质量保证、研究方法的创新、实践发展以及研究背后的故事等九方面剖析了当前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希望能对终身教育背景下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远程高等教育 访谈 技术 终身教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丹华 柴晓运 李晓燕 刘艳 翁欢欢
为探索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结构与内涵,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指导青少年教育实践工作,本研究对教师、社工、教育专家、中小学生及家长共112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发现:(1)能力、品格、自我价值和联结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积极青少年发展的核心结构。(2)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生活能力三个部分;品格由爱、志、信和毅四个方面构成;自我价值涉及自尊、自信和自我接纳;联结涉及家庭、学校和社区联结。(3)中国文化下积极青少年发展的内涵是指健康、充分发展的青少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士强
第一届国际名中学校长论坛于2005年4月9日至11日在上海浦东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欧盟中欧教育研究基金会主办,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和欧盟中欧教育研究基金会承办。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上,中外著名中学校长及国内教育专家围绕“中学教育改革和全球化影响”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现代学校制度与现代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实力,打造学校品牌”等分议题。本文即是对校长和学者主要观点的综合陈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春林 泉洲
被新闻界教育界誉为"田东现象"的田东中学多次被各级各类传媒报道,很多人把"田东现象"看作一个谜。任何事物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探寻"田东现象"的谜底,记者专程拜访了田东中学唐时行校长,了解到了"田东现象"台前幕后的艰辛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毅
走进上海中学,夏日的炙热便被苍天大树的繁枝茂叶分解开去,阳光捉迷藏般时隐时现地洒在脸上。心情一下子因为这一片铺天盖地的绿色而爽朗起来,走在蜿蜒的林荫道上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一般。在这层层叠叠的绿色掩映中的是一座两层小楼,带着典型的老上海特色。在这里,笔者再次见到了这次访谈的主人公——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