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1)
- 2023(9919)
- 2022(7942)
- 2021(7257)
- 2020(6265)
- 2019(14116)
- 2018(13843)
- 2017(26589)
- 2016(14316)
- 2015(15949)
- 2014(15677)
- 2013(15676)
- 2012(14023)
- 2011(12028)
- 2010(12386)
- 2009(11682)
- 2008(12161)
- 2007(11308)
- 2006(10039)
- 2005(9585)
- 学科
- 业(81843)
- 企(76173)
- 企业(76173)
- 管理(67063)
- 济(62574)
- 经济(62491)
- 方法(29015)
- 财(28235)
- 业经(26189)
- 务(21369)
- 财务(21347)
- 财务管理(21311)
- 农(21310)
- 数学(21078)
- 数学方法(20974)
- 企业财务(20187)
- 制(16766)
- 中国(16199)
- 技术(16190)
- 农业(15734)
- 贸(14911)
- 贸易(14902)
- 易(14641)
- 策(14619)
- 划(13733)
- 经营(12775)
- 理论(12659)
- 企业经济(12310)
- 和(12105)
- 出(11973)
- 机构
- 学院(201626)
- 大学(196000)
- 济(90193)
- 管理(89481)
- 经济(88521)
- 理学(74370)
- 理学院(73749)
- 管理学(73129)
- 管理学院(72698)
- 研究(55940)
- 中国(53888)
- 财(48330)
- 京(40602)
- 财经(36560)
- 江(33287)
- 经(33264)
- 农(29828)
- 科学(29559)
- 中心(27959)
- 经济学(27014)
- 财经大学(26927)
- 所(26615)
- 商学(26179)
- 商学院(25943)
- 州(25876)
- 北京(25389)
- 业大(25086)
- 经济学院(24573)
- 经济管理(23525)
- 研究所(23149)
- 基金
- 项目(123236)
- 科学(99710)
- 研究(94140)
- 基金(91828)
- 家(76813)
- 国家(76051)
- 科学基金(68933)
- 社会(62811)
- 社会科(59731)
- 社会科学(59713)
- 省(48852)
- 基金项目(48244)
- 自然(43054)
- 自然科(42153)
- 自然科学(42147)
- 教育(41966)
- 自然科学基金(41511)
- 划(38443)
- 资助(37456)
- 编号(37284)
- 业(32036)
- 创(29372)
- 成果(28656)
- 部(27768)
- 创新(26502)
- 重点(26450)
- 国家社会(26334)
- 制(26295)
- 发(25815)
- 人文(25175)
- 期刊
- 济(106308)
- 经济(106308)
- 研究(62861)
- 财(43837)
- 中国(42906)
- 管理(41270)
- 农(27923)
- 融(26714)
- 金融(26714)
- 科学(23200)
- 学报(21326)
- 技术(20551)
- 农业(18978)
- 财经(18904)
- 业经(18809)
- 大学(18210)
- 学学(17311)
- 经(16273)
- 经济研究(16018)
- 教育(15431)
- 业(14473)
- 财会(13898)
- 技术经济(13471)
- 问题(13451)
- 贸(12519)
- 会计(12517)
- 现代(11578)
- 世界(10703)
- 国际(10677)
- 商业(10408)
共检索到323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尤宏兵 许立帆
一、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风险特征(一)"走出去"现状由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等部门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报告(2012)》称,截至2011年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5009.6万家;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约4994.6万家,他们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创造了60%的GDP、59%的税收和60%的进出口,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及超过75%的新产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建华
中小企业“走出去”在我国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新兴事业,必须审时度势,精心筹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鼓励,才能卓有成效。政府及社会各界应通过创建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推进机构,完善必要的融资支持,制定宽松的政策和制度,加快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走出去 外部推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班元浩 刘烨 李宏兵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市场,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还是中国充分利用全球要素资源,奠定新一轮全球经济分工地位的关键。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出口决策模型,利用2010—2019年A股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有助于中小企业“走出去”,这一影响对于区块链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银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地区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在排除异质性处理效应等一系列内生性问题后,本文核心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融资效应和网络关系效应是供应链金融影响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两个重要渠道。拓展性分析表明,供应链金融有助于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供应链金融在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增加就业,推动“稳外贸”与“稳就业”协同发展。本研究为推动数字经济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和中国高质量外循环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锁箭 毛剑梅
从理论上讲,一个企业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有两种:产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而言,前者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被动方式,而后者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在产品出口活动中,由于中间代理机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跨出国门的“成本”,同时也屏蔽了企业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的体验。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方式在对企业跨出国门必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要素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使企业能够直接体验国际市场竞争的风云变幻,积累在国际市场求得生存发展的技巧与经验。当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从以产品出口的被动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长勇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在新的国际国内条件下提出的深化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体包括境外加工贸易投资、资源开发、工程承包、营销网络建设等。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动态过程,包括投资决策、投资实施、投资运营和投资终结四个环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常秀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境外投资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辽宁省作为一个经济较为繁荣的外向型开放区域,近年来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前元 周勇
中国的外需增长乏力,中小制造企业难以走出国门开展直接投资,与中国本土的国际生产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有着紧密联系。生产服务业能够扩大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区域、提高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品层次、壮大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营规模、提升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和改善中小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社会环境。近年广东中小企业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在加速,这与广东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的相关国际型生产服务有很大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本身就是国际生产服务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中小制造企业 直接投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章东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中小企业引进外资或"走出去"扩大经营均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着重关注金融系统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问题,并讨论背后的可能原因,进一步从企业、金融行业和政府三方面对加强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提出相关建议。中小企业"走出去"现状近年来,中小企业海外投资趋势迅猛发展。根据《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呈现如下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淑梅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有两个:一是获取投资信息的渠道不畅通或成本过高;二是资金不足,融资难。因此,应从健全法律体系、整合资源、加强实用性信息服务功能、提供金融支持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强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繁荣市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出口创汇的主力军。新形势下,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成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缓解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一项战略举措,也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懿辉
当前我国"走出去"企业跨国经营中发生概率最高的风险是合同风险。这些涉外合同风险具体反映在合同订立和履约过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走出去"的经营大环境与国内大不相同,涉外合同的环节较多,以及企业跨国经营经验不足,抗风险意识和能力有限。要保证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企业必须加强涉外风险意识,健全合同风险管理体系,及时收集掌握信息,把握涉外合同的关键环节,努力提高跨国经营管理能力。
关键词:
走出去 合同风险 风险管理 跨国经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晓冬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顺势走出国门去开辟国际市场。而对大部分中国企业而言,尚缺乏境外投资和经营管理经验,尤其对全球税收环境和税收风险控制认识不足。伴随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跨境税源管理日趋严格,跨境税务问题已成为国内"走出去"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如何维护自己在东道国的税收权益?如何享受到投资国的税收优惠和协定待遇,如何进行恰当的税务筹划,如何规避不必要的税收风险,如何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税务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税务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行业和方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数据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绝对数量从2004年的5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565亿美元;投资行业扩大到能源、通信、机电、轻纺、基础建设等多个领域;投资方式也不再以劳务和服务输出为主,而大量出现跨国资产并购等复杂形式。由于税收与企业经营投资密切相关,因此税收风险也贯穿于企业境外投资的全过程。从企业内部因素看,"走出去"企业的税收风险主要产生在事前对外投资决策环节、事中对外投资执行环节以及事后境外投资收益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茹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同业竞争风险等,内部风险包括战略风险、整合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经营风险等。加强"走出去"风险管控,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消除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从而应对和减少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综合风险。
关键词:
“走出去”战略 企业风险管控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