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54)
2023(18229)
2022(15453)
2021(14628)
2020(12181)
2019(27875)
2018(27705)
2017(52725)
2016(28374)
2015(31821)
2014(31556)
2013(31037)
2012(29029)
2011(26577)
2010(26860)
2009(24690)
2008(24105)
2007(21568)
2006(19324)
2005(17252)
作者
(79850)
(66508)
(65987)
(62974)
(42681)
(31559)
(29969)
(25830)
(25275)
(23875)
(22624)
(22504)
(21256)
(21241)
(20653)
(20465)
(19743)
(19179)
(18982)
(18912)
(16771)
(16251)
(15905)
(15204)
(14911)
(14876)
(14748)
(14516)
(13402)
(13161)
学科
(127878)
经济(127754)
管理(85851)
(77923)
(64806)
企业(64806)
方法(49716)
数学(42763)
数学方法(42298)
中国(36452)
(32215)
(28976)
地方(28807)
业经(27451)
(25260)
(22832)
(22786)
贸易(22770)
(22118)
技术(21937)
环境(21353)
农业(21284)
(19485)
银行(19447)
(19227)
理论(19203)
(18732)
(18624)
金融(18623)
(18294)
机构
大学(402340)
学院(400313)
(174243)
经济(170700)
管理(158031)
研究(141304)
理学(135234)
理学院(133763)
管理学(131747)
管理学院(131015)
中国(108146)
(86607)
科学(82452)
(79091)
(69931)
中心(63253)
研究所(63203)
财经(61822)
(59802)
(58425)
(56264)
北京(55830)
业大(54116)
(53431)
经济学(53232)
师范(53039)
(51416)
(47912)
经济学院(47628)
财经大学(45703)
基金
项目(264633)
科学(209507)
研究(199280)
基金(192301)
(165971)
国家(164582)
科学基金(141848)
社会(127751)
社会科(121078)
社会科学(121047)
(101418)
基金项目(100850)
教育(91174)
自然(89091)
自然科(86996)
自然科学(86977)
自然科学基金(85443)
(85077)
编号(80655)
资助(78991)
成果(66776)
(59512)
重点(59016)
(57562)
(57383)
课题(56462)
创新(53028)
国家社会(52913)
教育部(51678)
人文(50284)
期刊
(200003)
经济(200003)
研究(127986)
中国(84118)
管理(62049)
(59002)
学报(56657)
科学(54729)
(53584)
教育(48877)
大学(44101)
学学(40867)
(38559)
金融(38559)
农业(37177)
技术(36601)
经济研究(32705)
财经(31020)
业经(30354)
(26770)
问题(25406)
图书(22453)
技术经济(21500)
(21253)
(19941)
世界(19353)
科技(19310)
国际(18891)
理论(18771)
现代(18464)
共检索到618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昌敦虎   郝春旭   白雨鑫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在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深化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提供绿色发展新动力、绿色转型新动能、生态环境治理新效能,环境经济政策创新要充分发挥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支撑作用,要坚持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激励,促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进绿色生态共富等谋划新阶段的新思路、新任务,科学设计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路径,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与关键动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昌敦虎   郝春旭   白雨鑫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在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深化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提供绿色发展新动力、绿色转型新动能、生态环境治理新效能,环境经济政策创新要充分发挥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支撑作用,要坚持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激励,促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进绿色生态共富等谋划新阶段的新思路、新任务,科学设计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路径,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与关键动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昌敦虎  
环境经济政策因其调节环境行为者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的独特功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加快深化改革与创新,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任务,认为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要以服务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市场政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资源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制度,强化政策统筹与综合优化调控,加快环境经济政策法制化建设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昌敦虎  
环境经济政策因其调节环境行为者的环境经济利益关系的独特功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行了总体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加快深化改革与创新,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部署、环境经济政策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环境经济政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任务,认为深化环境经济政策创新与发展要以服务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为目标,加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市场政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资源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制度,强化政策统筹与综合优化调控,加快环境经济政策法制化建设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克国  
环境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织成部分 ,本文首先阐述了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环境经济政策的功能 ,然后分析了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组成 ,最后对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蓉  张旺锋  张祥德  
城市是目前我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因此,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如: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存在一定误区、经济政策与环保要求脱节、城市工业经济载体选址不合理、责任承担机制不完善等主要发生在城市。本文即以这些当前城市发展问题为背景,通过介绍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体系,分析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意义,重点论证了环境经济政策将对城市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而提出在该政策的要求和引导下,我国城市未来必须逐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制定新的有可行性的城市发展考核体系等策略,这样即可从源头上有效减少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发生率,以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落实于城市发展决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  尤瑜  
中国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经历了环境经济政策萌芽、形成、发展、深化等四个阶段,逐步实现了运用税费、补贴、价格和交易等多种手段组合治理环境问题。环境经济政策的治理逻辑是在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的理论指导下,运用价格、财税、补贴、交易等经济手段,解决因"环境—经济"怪圈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导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等问题。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运用税费、补贴、交易和价格等经济手段,迫使企业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产品成本,倒逼企业转型,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加快法制化建设;完善政策目标框架体系、项目技术体系与保障手段体系建设;遵循环境经济政策治理逻辑,坚持多手段组合治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淑英  许文立  夏飞飞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与之相应,学术界对环境经济政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对我国学者"十一五"时期以来在主要环境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其进行适当评述,进而探索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卫  揭思颖  
文章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美丽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域2016年的美丽度水平进行客观衡量,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美丽中国建设总体取得一定成就,但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总体由东至西递减。经济和文化美丽度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政治和社会美丽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生态美丽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短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文章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原庆丹  
"十三五"期间,破解阻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将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探索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成为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环境经济政策创新要以此为着力点,重点从经济学的外部性以及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外部性内部化手段等,探讨利用经济手段,解决我国长期以来"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的不合理现象,让绿色环保企业获得更好收益,让"两高一资"企业或产业付出成本和代价的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苏楠  李北伟  聂洪光  
选取科技创新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科技创新系统和美丽中国建设系统2008—2016年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出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间序列,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了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稳定上升态势,美丽中国建设与科技创新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两者的步调不一致,导致科技创新系统与美丽中国建设系统的耦合度一直处于拮抗阶段,但是科技创新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逐渐加强,其耦合协调效益正在逐步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永娟  张颖  曹先磊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动态变化是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利用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及其变动指标作为政策绩效评价工具,来揭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变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探讨价值。文章基于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储量及其变动的核算研究与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环境经济政策对改善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分别为1.73%、1.21%、4.23%、0.09%和0.7%,一定意义上说明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完善与实施是有效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马广仁  
密云水库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供给北京市90%的生活生产用水,但是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化肥农药不正当使用造成水源污染、库区污染严重等。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农林产品供需缺口拉大、过度放牧、基础设施建设等导致资源配置紊乱的宏观经济因素;市场失灵、政策失灵和其它原因。为了保护密水云水库这一重要基础设施,国家先后采取了大力造林,营造水库水源涵养林等,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生态经济效果。为了更好地保护密云水库,改善生态环境,有必要采取重要措施。环境经济政策为一重要手段,政策设计战略指导为双赢政策,政策设计模式采取政府+市场+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农户的作用。并提出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正>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特别是大规模、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地质环境破坏、土地资源损毁、生态系统功能破坏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自1988年颁布《土地复垦规定》至今,我国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制度机制、标准体系等都在不断完善,土地复垦率显著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等法规规章的施行,为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台了关于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标准133项,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涵盖调查评价、规划、工程实施、监测养护等工作全流程,为规范开展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