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
- 2023(828)
- 2022(614)
- 2021(560)
- 2020(453)
- 2019(1168)
- 2018(1187)
- 2017(2602)
- 2016(1397)
- 2015(1542)
- 2014(1393)
- 2013(1299)
- 2012(1147)
- 2011(1006)
- 2010(919)
- 2009(803)
- 2008(684)
- 2007(569)
- 2006(460)
- 2005(401)
- 学科
- 济(6369)
- 经济(6367)
- 业(3358)
- 管理(3280)
- 方法(3245)
- 数学(3054)
- 数学方法(3043)
- 企(2568)
- 企业(2568)
- 农(1677)
- 中国(1560)
- 业经(1539)
- 财(1450)
- 地方(1319)
- 农业(1198)
- 产业(1109)
- 贸(949)
- 贸易(949)
- 制(935)
- 易(925)
- 银(924)
- 银行(923)
- 环境(911)
- 划(869)
- 行(855)
- 策(776)
- 融(757)
- 金融(757)
- 发(756)
- 信息(755)
- 机构
- 学院(16552)
- 大学(16465)
- 济(8402)
- 经济(8301)
- 管理(7041)
- 理学(6220)
- 理学院(6162)
- 管理学(6134)
- 管理学院(6093)
- 研究(4907)
- 中国(3777)
- 财(3270)
- 京(3092)
- 经济学(3013)
- 经济学院(2809)
- 财经(2739)
- 科学(2622)
- 经(2547)
- 农(2456)
- 业大(2378)
- 中心(2366)
- 江(2192)
- 所(2136)
- 经济管理(2131)
- 财经大学(2072)
- 研究所(1991)
- 商学(1946)
- 商学院(1919)
- 农业(1871)
- 院(1840)
共检索到22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晓鹏
2012年是工商银行股改后第三个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回顾股改以来的六年,工商银行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骄人业绩,仅仅六年时间,我们已站在全球银行业之首的位置。展望今后三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工商银行要想顺利实现十年转型的战略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就需要面对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加强全行的战略、策略和对策研究,特别是作为工商银行重要的学术组织,中国城市金融学会要更加有力地调动起系统内外的研究力量,做出更多、更好的兼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研究,为全行改革转型和业务发展发挥好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明远
听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十分振奋,十分鼓舞。总书记在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以后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讲话为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过去我们总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维东
世纪之交,国家进行两次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行业特色型大学脱离了与原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其中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大部分划归教育部管理。这些高校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利用原有办学资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文婧
马年第一个工作日,就推出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可谓是党中央、国务院送给全国人民的一份亮眼大礼。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不一样、缴纳费率不一样、待遇不一样,统一起来可谓难度巨大,也是多年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所在。正因为难度大,才更加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和勇气,让我们可以期许"马上社会公平正义"的愿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云
金融体制改革快速推进,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金融法规不断完善,催生一个竞争激烈、监管严厉、创新层出、变革不断的新形势。利率及汇率市场化,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新监管指引、新会计准则和新财务规则颁布,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农业银行面临股改和经营环境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登义
一、发展软科学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蓬勃发展的我国软科学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国软科学研究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猛 李富强
2020年脱贫攻坚战宣告全面胜利后,中央企业帮扶工作随乡村振兴新时代的开启,进入探索和实践新阶段。中央企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在“两不愁三保障”和“五大振兴”方面开展工作,时间更为长久,任务从未减轻。乡村振兴的目标是推动乡村现代化,核心是城乡融合发展,并且需要发展和美学相结合;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是乡村振兴时期央企开展帮扶工作的关键领域。为做好央企帮扶工作,建议:尊重农民意愿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科学研定规划是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打造示范亮点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捷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央企业 定点帮扶 社会责任
[期刊] 征信
[作者]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工作。九年来,沈阳分行整合多方力量,通过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库,研发信用评价模型,开展信用评分,将评价结果引入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流程,并推动以农户信用评价结果作为各项文明评比和支农贷款发放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辽宁省内各级人民银行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模式,阜新、辽阳和朝阳等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主要做法自2005年起,沈阳分行根据农户小额信贷的特点,探索制定农户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并以此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记忆的时针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距离"5.12"汶川大地震震中最近的城市——四川省都江堰市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山崩地裂、江河改道、城镇夷平、村庄毁灭……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多年发展改革成果毁于一瞬。但市财政局的干部职工并没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学庆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下文简称《价格法》)于1997年12月29日公布,1998年5月1日实施。现在看,《价格法》的很多条文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修改。本文就此提出四点意见,供相关部门和广大读者参考。一、《价格法》整体上需要大改对《价格法》的修改,建议"大改"、以"拆旧屋建新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希洁
就可行性而言,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具备如下条件:(1)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经验为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奠定了基础;(2)当前普通教育环境发展形势有利于推行随班就读工作;(3)国内外实证研究说明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可以促进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随班就读 可行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代玉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的重要时期,在经济新常态下,财政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全面加强财政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财政资产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以及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财政厅党组提出建设"六强"型财政工作思路,进一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广西财政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殷婧钰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实现转移,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无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还是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挑战,都要求加快构建新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的重点在于建设有为政府、建立有效市场和培育有志农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互补互促,以及发挥有志农民的主体作用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内涵。稳固的制度基石以及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有志农民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实现制度、政策、机制等多方面创新,不断推动有为政府建设,促进有效市场建立和加快有志农民培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殷婧钰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实现转移,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无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还是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挑战,都要求加快构建新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的重点在于建设有为政府、建立有效市场和培育有志农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互补互促,以及发挥有志农民的主体作用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内涵。稳固的制度基石以及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有志农民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实现制度、政策、机制等多方面创新,不断推动有为政府建设,促进有效市场建立和加快有志农民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日新 叶思彤
2021年我国颁布《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为促进“五个振兴”,带动广大农村和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但在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产业发展缺乏宏观计划、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完善、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不足、乡村生态化发展面临挑战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涉农领域立法、健全乡村法律服务体系、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等路径多管齐下解决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保障法治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法治保障 路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