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5)
2023(6094)
2022(4895)
2021(4657)
2020(3765)
2019(8417)
2018(8530)
2017(14953)
2016(8092)
2015(9123)
2014(8886)
2013(8121)
2012(7315)
2011(6522)
2010(6712)
2009(5835)
2008(5665)
2007(5586)
2006(4825)
2005(3901)
作者
(19433)
(16365)
(16221)
(15198)
(10242)
(7689)
(7346)
(6265)
(6133)
(5882)
(5497)
(5434)
(5228)
(5089)
(4980)
(4840)
(4810)
(4655)
(4650)
(4579)
(4098)
(3859)
(3807)
(3799)
(3777)
(3690)
(3637)
(3637)
(3299)
(3196)
学科
管理(27393)
(25309)
(24870)
经济(24855)
(22274)
企业(22274)
技术(14529)
中国(11882)
技术管理(11356)
(8806)
教育(8341)
业经(7962)
方法(7923)
地方(7560)
(6378)
理论(6374)
数学(6173)
数学方法(6132)
(6078)
农业(5793)
教学(5480)
(4898)
银行(4895)
(4796)
(4731)
(4713)
(4658)
(4492)
金融(4492)
产业(4487)
机构
大学(99477)
学院(96990)
管理(38712)
(37463)
经济(36510)
理学(32758)
理学院(32389)
管理学(31837)
研究(31784)
管理学院(31619)
中国(23191)
(21070)
科学(17749)
(17680)
(16832)
中心(15291)
(15222)
师范(15108)
(13615)
北京(13353)
(13199)
财经(12892)
教育(12529)
(12473)
业大(12373)
技术(12280)
研究所(12120)
(12074)
师范大学(11810)
(11754)
基金
项目(65761)
研究(54978)
科学(53384)
基金(44733)
(37469)
国家(37059)
社会(34682)
科学基金(33068)
社会科(32723)
社会科学(32718)
(29007)
教育(27415)
基金项目(24156)
(23423)
编号(22907)
(20858)
成果(19613)
自然(18962)
自然科(18586)
自然科学(18584)
自然科学基金(18288)
创新(18239)
课题(17745)
资助(15652)
(15181)
(14999)
重点(14969)
大学(14710)
(14442)
规划(14418)
期刊
(45790)
经济(45790)
研究(34575)
中国(32066)
教育(28150)
管理(18234)
(13715)
(11956)
技术(11720)
学报(11590)
科学(11466)
大学(11100)
图书(8622)
学学(8499)
(8493)
金融(8493)
科技(8403)
业经(8326)
农业(8321)
职业(7461)
经济研究(6762)
高等(6676)
书馆(6641)
图书馆(6641)
(6602)
论坛(6602)
财经(6357)
技术经济(5824)
(5670)
高等教育(5647)
共检索到163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创新型大学是研究型大学的必然延伸和发展。所谓“创新型大学”,是一种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创新型大学”和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最大区别在于: 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创新型大学把“创新”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学校的灵魂和永续发展的不竭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宏伟  
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是提升自身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发展意识上强化协同是基本前提,在推进实施上强化规划是重要基础。在机制建设上强化联合攻关是关键所在,在搭建平台上强化开放创新是根本保障。协同创新是当今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开展协同创新,既是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具体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介绍了山东大学进入历史上快速发展时期所取得的十个方面的成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2008年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讲话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取得的骄人成就,深刻阐述了高等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明确提出了新时期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战略举措。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针对性强,是指引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文献。我们要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上来,统一到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上来;着力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上下功夫,...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胡亚文  
在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下和综合国力激烈的竞争中,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阶段。作为中部省区,湖南要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的条件下,改变落后面貌,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省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原始性创新,选择生物医药、农业科学等先进领域,继续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选择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以及电子信息等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与跨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持续而强大的动力,支撑与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社军  只海平  郭少卿  
科技园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科技园建设中存在着诸如功能定位不准确、利益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低等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的功能地位入手,提出了全面推进高职科技园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湛礼珠  
乡村建设旨在通过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公共物品可及性,进一步优化农民发展空间,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淄博市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两个大局,坚持"系统推进、民生导向、多元共建、建管结合"的乡村建设路径,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公共物品可及性不断提高、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乡村建设"淄博模式"。但在此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美丽乡村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仍不健全,乡村建设惠民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范围亟须进一步拓展。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尊重农民意愿、厘清主体职责、加强制度建设,并积极鼓励创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昌敦虎   郝春旭   白雨鑫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在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深化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提供绿色发展新动力、绿色转型新动能、生态环境治理新效能,环境经济政策创新要充分发挥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支撑作用,要坚持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激励,促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进绿色生态共富等谋划新阶段的新思路、新任务,科学设计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路径,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与关键动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昌敦虎   郝春旭   白雨鑫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在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深化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提供绿色发展新动力、绿色转型新动能、生态环境治理新效能,环境经济政策创新要充分发挥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支撑作用,要坚持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激励,促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进绿色生态共富等谋划新阶段的新思路、新任务,科学设计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路径,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与关键动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义武  
近年来,江苏省以规范化财政所建设为龙头,以乡镇财政机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资金监管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两基"建设,走出了一条规范有效、具有江苏特色的乡镇财政建设之路。(一)加大工作力度,乡镇财政机构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构人员是乡镇财政工作最基础的环节。在广泛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将此写进了新的党章。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报告上着重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卫平  李泽泉  刘志敏  
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应用型高校,全面改善应用型高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强化应用型高校的分类管理与分类考核,推动地方开展高校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产教融合是新技术革命和现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内在要求,是应用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如何适应新时代和新矛盾,全面推进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高等教育投入入手,揭示新时代地方本科高校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健  
中南大学是在本世纪初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由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而成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现有师生员工将近7万人。五年来,学校高举创新的旗帜,以科教兴国为己任,走科技兴校和人才强校之路,成功地实现了1+1+1>3的聚合效应,在中南地区迅速崛起。进入当今中国高校的第一方阵。去年上半年,中南大学因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提出“建设创新型大学,服务创新型国家”,受到高层领导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川生  
大学的使命在于求真、创新。大学要弘扬实事求是精神,追求真理,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要准确把握世界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和高校自身的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大学要坚持“以变应变”之理念,努力推进大学的观念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