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3)
- 2023(12213)
- 2022(10130)
- 2021(9442)
- 2020(7525)
- 2019(16838)
- 2018(16451)
- 2017(31812)
- 2016(17230)
- 2015(19178)
- 2014(19219)
- 2013(19187)
- 2012(18258)
- 2011(16694)
- 2010(17363)
- 2009(15857)
- 2008(15543)
- 2007(14413)
- 2006(13199)
- 2005(12120)
- 学科
- 济(81525)
- 经济(81453)
- 业(52617)
- 农(50666)
- 管理(40705)
- 农业(33821)
- 企(29718)
- 企业(29718)
- 中国(26786)
- 地方(26200)
- 业经(24305)
- 方法(22955)
- 数学(18909)
- 数学方法(18688)
- 制(16159)
- 发(16102)
- 财(14888)
- 贸(14147)
- 贸易(14132)
- 策(13962)
- 银(13946)
- 银行(13931)
- 易(13655)
- 行(13611)
- 融(13168)
- 金融(13167)
- 地方经济(13009)
- 学(12977)
- 产业(12954)
- 发展(12843)
- 机构
- 学院(245314)
- 大学(237418)
- 济(109459)
- 经济(107147)
- 管理(92786)
- 研究(90989)
- 理学(78035)
- 理学院(77159)
- 管理学(76089)
- 管理学院(75592)
- 中国(72205)
- 农(57142)
- 科学(51956)
- 京(51059)
- 财(48571)
- 所(45691)
- 农业(43003)
- 中心(42818)
- 江(41330)
- 研究所(40647)
- 业大(39266)
- 财经(35794)
- 范(34899)
- 师范(34641)
- 州(32491)
- 北京(32403)
- 经(32341)
- 院(32047)
- 经济学(31826)
- 省(31189)
- 基金
- 项目(154722)
- 科学(122765)
- 研究(121737)
- 基金(109340)
- 家(93464)
- 国家(92485)
- 科学基金(78970)
- 社会(78736)
- 社会科(74337)
- 社会科学(74326)
- 省(63556)
- 基金项目(57164)
- 教育(53147)
- 编号(51926)
- 划(51234)
- 自然(45823)
- 自然科(44677)
- 自然科学(44670)
- 自然科学基金(43865)
- 资助(43115)
- 成果(42749)
- 发(41462)
- 课题(36263)
- 发展(34663)
- 重点(34555)
- 部(34153)
- 展(34079)
- 创(32500)
- 农(32433)
- 国家社会(32161)
- 期刊
- 济(140147)
- 经济(140147)
- 研究(78997)
- 农(62657)
- 中国(62021)
- 农业(42307)
- 科学(34415)
- 财(34278)
- 学报(34043)
- 管理(33308)
- 融(31940)
- 金融(31940)
- 教育(31151)
- 业经(29421)
- 大学(27825)
- 学学(26196)
- 技术(22081)
- 业(19946)
- 经济研究(19864)
- 问题(19419)
- 财经(17226)
- 农村(15801)
- 村(15801)
- 农业经济(15712)
- 经(15088)
- 世界(14664)
- 经济问题(13874)
- 版(13416)
- 技术经济(12946)
- 贸(12850)
共检索到404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暖
本文以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和产业为视角,提出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要以政府为主导,重点做好加强组织领导、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繁荣文化产业中,要以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制定综合配套人才、财税扶持、放宽市场准入等政策,引导、扶持、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推力。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事业 农村文化产业 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小湖
文化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导向,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必然结果和目标所在。文化自信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自信 国民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志毅 邹唯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开发 ,对于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文从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视角出发 ,指出了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探讨了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舒畅 付娆 李太斌
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全国上下掀起积极落实、认真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设的新高潮。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两者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事业的建设,特别是乡镇地区的文化事业建设,在推动过程中深度融合、兼顾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将会形成两者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乡镇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融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汉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繁荣科学文化事业国务院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执行秘书王汉坡知识产权制度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但进人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产权保护再度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合作的热点。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磊 卞靖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2005年~2012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2%以上,2012年达到1.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48%。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破除文化人才流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公共财政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财政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公共财政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财政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研究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制度与机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德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作为文化载体,大学自然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在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文化引导和文化塑造的功能。具体而言,在当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大学应该抓住以下五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晓辉 陈亚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需求多样化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忽视了对农民文化需求偏好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研究农村文化需求偏好和发展态势,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晓燕
金融业有义务也有能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其在引领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和社会稳定的"助推器",有义务也有能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壮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其在引领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茅于轼
我国有一半人口还居住在农村,农村的状况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农村的根本问题是收入低,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是问题的焦点。尤其是由于全球性的金融风暴,间接影响我国的农村。据统计,有两千多万的沿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璐琴
"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然而,文化事业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公共文化服务存在"有效供给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裘实
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中,一直把文化作为一种事业来看。其实文化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文化建设固然首先是一种事业,但同时也具有产业的特性,文化不同的特性可以让不同的主体去实现。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突破,就是将传统文化事业单位分为事业和产业两类,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从实际出发,分阶段、有区别地加以实施,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谭宏
1947年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Adorno最早提出"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结合创作、生产等方式,把本质上无形的文化内容商品化。这些内容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其形式可以是商品或是服务。"这已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一个概念。文化产业已有一个新兴的重要的产业。但是,文化从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层面的范畴,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理清楚。为此,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制度关联、经济理性的角度来甄别二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