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7)
2023(14720)
2022(12270)
2021(11424)
2020(9308)
2019(21146)
2018(21233)
2017(40812)
2016(22271)
2015(25180)
2014(24878)
2013(24061)
2012(21286)
2011(18846)
2010(18691)
2009(17006)
2008(16044)
2007(13907)
2006(12105)
2005(10560)
作者
(61832)
(50932)
(50778)
(48338)
(32420)
(24352)
(23126)
(19980)
(19445)
(18099)
(17403)
(17057)
(15970)
(15899)
(15758)
(15527)
(15400)
(15299)
(14514)
(14489)
(12618)
(12461)
(12214)
(11576)
(11417)
(11332)
(11310)
(11239)
(10185)
(10084)
学科
(84953)
经济(84861)
管理(63284)
(57840)
(48192)
企业(48192)
方法(37064)
数学(31767)
数学方法(31372)
中国(25786)
(24709)
业经(21410)
(20612)
(18805)
地方(18640)
农业(16235)
(15237)
贸易(15227)
环境(15139)
理论(14947)
(14900)
(14761)
(13966)
技术(13302)
(12947)
财务(12856)
财务管理(12833)
(12531)
银行(12491)
(12486)
机构
学院(301306)
大学(299404)
管理(119721)
(114239)
经济(111645)
理学(103913)
理学院(102815)
管理学(100870)
管理学院(100353)
研究(98526)
中国(71982)
(63743)
科学(62929)
(51417)
(48658)
(47769)
业大(45814)
研究所(44605)
中心(44394)
(43467)
财经(41179)
(40832)
师范(40443)
北京(39954)
(37379)
农业(37308)
(36469)
(35752)
技术(33381)
经济学(33148)
基金
项目(211413)
科学(165667)
研究(156149)
基金(151435)
(131416)
国家(130296)
科学基金(112417)
社会(96881)
社会科(91676)
社会科学(91649)
(84178)
基金项目(80806)
自然(73060)
教育(71551)
自然科(71338)
自然科学(71321)
(70158)
自然科学基金(69967)
编号(64828)
资助(61235)
成果(51743)
重点(47058)
(45563)
(45078)
课题(44485)
(44152)
创新(41114)
科研(40354)
项目编号(40084)
国家社会(39080)
期刊
(126110)
经济(126110)
研究(86650)
中国(56284)
学报(48095)
(44443)
科学(43713)
管理(43349)
(37870)
教育(36969)
大学(36336)
学学(33983)
农业(31212)
技术(28401)
(23361)
金融(23361)
业经(22881)
经济研究(20566)
财经(18805)
图书(17433)
问题(16360)
(15950)
(15819)
科技(15179)
理论(14464)
(14085)
商业(13914)
现代(13863)
技术经济(13698)
实践(13460)
共检索到433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雄智  
高速发展的绿色物流已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样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完善的法律制度能为绿色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然而,我国由于绿色物流行业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绿色物流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构建绿色物流法律体系,完善相关部门的法律职能。当前,我国物流法律制度存在着法律位阶低、有的规定缺失、缺乏系统性、统一性、协调性等问题,应从构建绿色物流法律体系、完善政府监管职能、加大自律组织职能、强化消费者法律意识培育等方面采取措施,不断促进我国绿色物流法治化。绿色物流法治化不仅关系到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而且是我国物流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丹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我国不断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中的各项法律法规,其中包括不断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知识产权制度直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平竞争的秩序,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知识产权体现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然而,尽管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企业侵权纠纷却频频发生。笔者以依法治国为背景,从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来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齐琳琳  
青年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将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熔铸到大学生的心中,坚定他们的法治信念和法治信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主渠道。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自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有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芳  
法治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就大学生法治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和提高法律意识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金秀  
预算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突破口,是依法理财的核心,它不仅仅是现代预算制度内在的基本要求,也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结构的主干性构架。本文提出了预算法治建设的途径:(1)健全预算法制体系、强化人大的预算权;(2)强化法治理念,全面推动预算依法收支与管理;(3)明晰预算法治主体的边界、实行违法责任追究制;(4)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辅助预算法律案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勤华  
重新审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通过调整结构和创新机制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充分对接。认真总结悠久的法律文化积淀,充分展示中华法律文化之精华,维系中华法律文化之血脉,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全面发展的法治人才不仅应该具有法律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信念和社会责任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万山  荆世群  
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基本方略,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自然为应用型院校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鲜明导向。在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应用型院校依法治教的境界得到了拓展,教育综合改革获得了动力。然而,应用型院校在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法治实践急需自觉、法制体系急需完善以及人才培养急需变革等一系列现实困境。为此,应用型院校需要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全面法治实践;加快章程建设,完善依法治校法制体系;创新培养机制,适应法治理念培养需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财政法治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一方面,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13部财政法律、7部行政法规、28部财政规章的立改废工作,全面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清理。另一方面,财政"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精简了80%的部本级行政审批事项,财政检查事项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减税降费、服务便民取得实效。总的来看,财政部的各单位齐心协力在立法、执法、普法、守法等方面做了大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俞光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财税法治建设。现阶段要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契机,加快财税法治建设步伐。重点包括加快现代预算法制建设,强化预算法定约束;加快现代审计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现代税收法制建设,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龚战梅  李志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中,法律职业人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人才保障,而培训是人才开发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法学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对法律职业人员进行培训也是现实所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职业人员培训逐渐步入正轨,形成了较为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但与此同时,在培训机制、机构、内容与方法、师资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认为,应采取措施建立科学统一的培训机制,规范培训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增强培训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康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具体表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治国施政核心理念而全面推进改革之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明确地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次全会的基本精神一脉相承,相互呼应,给出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深化改革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顶层规划"性质的指导和部署。这必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长远、深刻的重大影响。我在学习全会文件精神中体会到: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大思路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改革"和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傅光明  
税收法定原则,称为税收法律主义,强调征税权的行使必须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任何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均不得超越法律的规定。税收法定原则产生于英国,发展于美国。目前来看,完备的税收法定体系已经成为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重要宪法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向军  
发挥文化因素的作用、解决文化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题中应有之意。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创造性地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得以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