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0)
- 2023(14623)
- 2022(12227)
- 2021(11186)
- 2020(9458)
- 2019(20670)
- 2018(20413)
- 2017(38345)
- 2016(20815)
- 2015(22981)
- 2014(22078)
- 2013(21601)
- 2012(19591)
- 2011(17793)
- 2010(18089)
- 2009(17264)
- 2008(16576)
- 2007(15076)
- 2006(13552)
- 2005(12327)
- 学科
- 济(80197)
- 经济(80077)
- 业(64370)
- 管理(55327)
- 农(51011)
- 企(40428)
- 企业(40428)
- 农业(34007)
- 方法(28298)
- 中国(25527)
- 业经(24660)
- 数学(24635)
- 数学方法(24295)
- 制(23125)
- 财(23103)
- 地方(17122)
- 银(16446)
- 银行(16411)
- 行(15701)
- 体(15607)
- 学(15290)
- 贸(14898)
- 贸易(14889)
- 融(14666)
- 金融(14663)
- 易(14561)
- 发(13601)
- 策(13179)
- 农业经济(12818)
- 务(12145)
- 机构
- 学院(285710)
- 大学(280852)
- 济(117528)
- 经济(114960)
- 管理(105581)
- 研究(99979)
- 理学(89862)
- 理学院(88888)
- 管理学(87177)
- 管理学院(86669)
- 中国(81765)
- 农(67970)
- 科学(60543)
- 京(59377)
- 财(57551)
- 农业(52146)
- 所(50700)
- 业大(48558)
- 中心(47486)
- 江(45750)
- 研究所(45459)
- 财经(43300)
- 经(39329)
- 北京(36732)
- 范(36086)
- 院(35925)
- 师范(35638)
- 州(35599)
- 经济学(35263)
- 省(34875)
- 基金
- 项目(190154)
- 科学(149322)
- 研究(140693)
- 基金(137670)
- 家(121021)
- 国家(119872)
- 科学基金(101852)
- 社会(90479)
- 社会科(85249)
- 社会科学(85225)
- 省(75880)
- 基金项目(72069)
- 自然(64322)
- 教育(63272)
- 划(62816)
- 自然科(62793)
- 自然科学(62773)
- 自然科学基金(61646)
- 编号(57864)
- 资助(55196)
- 成果(46965)
- 重点(43178)
- 发(42222)
- 部(41915)
- 课题(40165)
- 制(40097)
- 创(39706)
- 国家社会(37778)
- 创新(37238)
- 农(37197)
共检索到448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诗园 王向楠
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本文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变迁及基本特征,阐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耦合关系、实践探索以及深化改革的机遇。本文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有待优化;农村基础养老金替代率不足,资金管理效率低,城乡养老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养老保险的供给主体、服务模式和产品种类均较为单一,农民养老需求分化,服务供给固化;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净流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持续弱化,农村地区面临“老难所养”等困境。最后,本文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荣君 秦烨 李小花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的核心在于高效率的农产品向上流通。本文选取我国2010-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定量评价了电商下沉与农产品上行的耦合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农产品上行速度要明显滞后于农村电商下沉速度,导致电商下沉与农产品上行出现分异现象,这一问题在中西部地区更为凸显。物流基础设施、农产品品牌价值以及政府调控对农产品上行能够产生正向边际影响,进而加速电商下沉与农产品上行的互动耦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云生 宋尚昊 张晴 于海波
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及增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全面推行乡村振兴背景下,离不开国家对于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视与投入。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增值面临着存量流失、结构不合理及投资效率低等发展困境。城乡二元结构、产业发展不均衡、组织环境落后等因素是带来此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新时期,全面推行乡村振兴,需要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农村组织环境,改革农村教育培训体制,确保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及增值,发挥好人力资本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关键作用,保障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宜娟
农村老年教育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的重要辅助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农村老年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与严峻挑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应通过理念赋新、制度赋规、供给赋能、社会赋力构建农村老年教育的新发展理路,通过扩大规模、优化配置、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提升教育效益实现农村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体现适农化、乡土化、数字化推动农村老年教育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凡钊 董彦佼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因此农村产业融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更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保障,为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新见解、新模式,对催化新的科技成果和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现阶段,农村产业融合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阻碍,比较突出的就是缺乏科技基础、专业人才和资金保障等问题,因此如何借助乡村振兴背景优势,有效解决发展难题成为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现实意义 实现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张秋凤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确立了农业优先发展的地位,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间接推动了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容忽视的是,农业职业教育仍存在着整体发展薄弱、农业人才培养任务繁重、体系构建不健全等问题,其发展水平与农业发展的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为弥补这些差距,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应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更新发展理念、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措施来实现新的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许梦博 王明赫 李新光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作为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同样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制约农业保险功效的发挥。以吉林省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供求失衡和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调整和明确政府职能,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保险市场结构性改革,搭建以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为主的农业保险创新体系,重视农业保险人才的培养,加强农业保险知识的教育宣传,以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适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改革路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帆 谢朝阳
农村社会创新治理研究需要理解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新内生程序,追溯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共同点和地方差异。本研究基于现代农村社会治理的结构性变化、供需关系变化和可行性,指出现代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存在——失序现实与治理困境、内生性秩序和行政嵌入性秩序之间矛盾、现代治理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的不平衡等问题。为此,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农村自主治理的创新实践、自上而下的国家动员治理的示范实践和横向联动的协同复合治理的多维实践,来构建现代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波
乡村振兴强调乡村治理的"治理有效"。传统乡村治理具有简约治理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政权对乡村控制不断加强,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和农业税减免,乡村治理显现悬浮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速,导致农村空间快速变迁,呈现出空间重组和空间改造的两种不同程度空间变迁方式,形成空间形态差异化的乡村治理。基于空间社会学理论,建构"空间形态—权力结构—联结关系"分析框架,空间重组的治理主体权威重新型塑,治理联结关系通过公共空间再造得以深化;空间改造的治理主体权力不断规范,网络空间的运用加强了治理联结关系。农村空间变迁促使因地制宜建立微治理机制,强化网格化管理,吸纳村庄精英参与治理,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融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内涵,同时对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发挥提出新的要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应着力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功能错位、职能虚化以及管理失范等现实问题。应通过立法明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定位,理顺其与村内组织之间的职责关系,以内生合作机制建设来整合集体共同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莹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会计体制得以不断健全与完善,形成了众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有效地满足了农村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产业融合趋势、环境会计理论、乡土文化复兴、村民民主自治、经济结构转变等催生了农村会计体制建设的一系列新需求。农村会计体制建设,应聚焦新需求,着力解决领导体制、制度建设、人才队伍三个层面存在的瓶颈制约,从明确立法地位、理顺管理体制、优选管理模式、改进会计制度、规范内控制度、培育职业队伍、强化信息支撑等方面综合施策、优化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财务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会计 会计体制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静 孙丽丽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所在,农村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在我国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体制 改革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姝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人才振兴要求,而实现人才振兴的前提是农村拥有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农村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会严重制约中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事业迎来新契机、新机遇,但同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何借助时代和政策红利实现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现实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燕连福 毛丽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主要任务而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繁荣乡村;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农业高质高效的现代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稳定乡村;深化农村关键领域改革,建设盘活各种资源的活力乡村。就现实挑战而言,要厘清城市与乡村、粮食与经济、主线与底线、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好城乡二元结构、粮食安全危机、规模返贫风险、农村资源固化等具体挑战。就实践路径而言,要从协调性、高质量、共同性和活力性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共同繁荣的城乡关系,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铸牢农民富足的保障底线,唤醒农村改革的资源生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注入可靠力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侯丰荣
近年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在国家农业政策的支持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加速推进,这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趋势。而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工商资本与农村生产要素的不同融合机制将影响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效率。但目前要素间融合程度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生产要素间的配置效率,因此,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增强土地要素配置的主导性、推动要素间充分融合将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