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74)
2023(19176)
2022(16040)
2021(14843)
2020(12301)
2019(27627)
2018(27163)
2017(51664)
2016(27737)
2015(30621)
2014(29558)
2013(28802)
2012(26381)
2011(23614)
2010(23460)
2009(21476)
2008(20479)
2007(18003)
2006(15738)
2005(13307)
作者
(78653)
(66065)
(65779)
(62132)
(41501)
(31918)
(29521)
(25799)
(25152)
(23209)
(22392)
(22248)
(20642)
(20300)
(20213)
(20212)
(19857)
(19243)
(18871)
(18803)
(16392)
(16045)
(15825)
(15180)
(14902)
(14652)
(14417)
(14382)
(13257)
(13101)
学科
(113846)
经济(113720)
(80688)
管理(75181)
(57692)
企业(57692)
(52631)
方法(50760)
数学(45610)
数学方法(45076)
农业(34928)
中国(29362)
业经(28756)
(28580)
地方(25153)
(21747)
贸易(21733)
(21611)
(21148)
(20919)
环境(18018)
技术(17222)
(16601)
财务(16558)
财务管理(16519)
(16267)
(16100)
银行(16046)
(15920)
金融(15918)
机构
学院(381179)
大学(375086)
(155779)
经济(152792)
管理(148034)
理学(129317)
理学院(127944)
研究(126238)
管理学(125562)
管理学院(124883)
中国(95811)
(84057)
科学(79569)
(76414)
(68791)
业大(65501)
农业(65011)
(62688)
中心(60976)
研究所(57384)
(57167)
财经(54986)
(50393)
(48426)
师范(47818)
经济学(47287)
北京(46101)
(45244)
(44922)
经济学院(42914)
基金
项目(271178)
科学(213978)
基金(198231)
研究(193388)
(175494)
国家(173785)
科学基金(149216)
社会(125312)
社会科(118560)
社会科学(118525)
(108508)
基金项目(105251)
自然(97796)
自然科(95590)
自然科学(95563)
自然科学基金(93853)
(89798)
教育(88301)
资助(79683)
编号(77041)
重点(60957)
成果(60001)
(59060)
(58954)
(56973)
创新(53271)
科研(52667)
课题(52567)
国家社会(52440)
教育部(50309)
期刊
(169095)
经济(169095)
研究(102246)
(84082)
中国(74296)
学报(66079)
科学(59309)
农业(57067)
(51738)
管理(50617)
大学(50507)
学学(48379)
(35704)
金融(35704)
教育(35539)
业经(34603)
技术(31720)
(28546)
财经(26114)
经济研究(25891)
问题(23316)
(22346)
(21217)
科技(18781)
业大(18432)
统计(18226)
世界(18102)
资源(17790)
技术经济(17500)
(17148)
共检索到553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珊  于法稳  
农业绿色发展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民是农业生产主体之一,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运用Logistic模型,结合全国10省(区)2 448个农户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和农业生产服务应用程度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宜居”维度政策下会促进农户采用绿色生产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治理有效”维度与“生活富裕”维度的政策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区域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效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围绕重点领域,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可持续性和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昕  
基于对河南省42个县(区)938个农户的实证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内在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互有差异。户主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绿色发展潜在收益认知等都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户主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又对农户的乡村振兴战略及潜在收益认知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益,培植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运伟  景杰  
基于江苏苏北536份蔬菜大棚种植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的个体自然特征、家庭绿色生产能力、绿色生产认知和政府政策导向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意愿有较强的影响,是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深层根源因素,农户的社会身份特征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农户的影响较小。农户的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在显著性影响因子与绿色生产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最直接因素。加快构建农业绿色生产的政策体系以提高农户的获得感,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以增强绿色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注重农户内在利益需求以激发农户内生活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新春  
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惠农政策有利于农户增收。本文结合农户个人特征因素,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家庭资产配置状况进行分析。利用河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新农合和新农保等政策实施给农户资产组合模式带来的变化;通过多元选择模型检验惠农政策、背景因素对农户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其基本结论是:当前农户资产组合的预防动机依然明显,农户的资产组合与其生产生活内容高度相关,政策性金融产品对优化农户的资产组合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应强化农村人口的金融教育,丰富政策性金融产品,优化农户资产组合,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现代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俞剑  李扬  温亚利  贺超  
全面确权到户后,农户家庭林业经营支出直接关系到全面提升集体林经营水平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2016年辽宁、甘肃、陕西、江西、湖南、福建和云南等7个省3500户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和家庭、林地状况和政策3个方面的12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农户获得各类补贴总金额、家中是否存在林权纠纷、是否参加联户经营、家庭林地总面积、生态公益林占家庭总林地的比例、农户留守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可用于林业投入的总资金、林地块数等8个因素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俞剑  李扬  温亚利  贺超  
全面确权到户后,农户家庭林业经营支出直接关系到全面提升集体林经营水平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2016年辽宁、甘肃、陕西、江西、湖南、福建和云南等7个省3500户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和家庭、林地状况和政策3个方面的12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农户获得各类补贴总金额、家中是否存在林权纠纷、是否参加联户经营、家庭林地总面积、生态公益林占家庭总林地的比例、农户留守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可用于林业投入的总资金、林地块数等8个因素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样本农户的家庭林业经营支出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确权到户工作、建立产权保护制度、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简化并宣传采伐指标申请制度、加强补贴扶持力度以及扩大林业科技服务覆盖面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焱  
家庭农场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需要稳定和高效的家庭农场制度来支撑。以2013—2022年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政策法律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对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制度数量、强度、内容等现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供给存在规制强度不足、内在结构不均以及主体联动性较差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供给的几点建议:一要加强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的规制强度,二要补齐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的内容短板,三要加强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的主体联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广文  刘甜  
农户创业是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通过缓解创业农户资金约束、分担风险和约束行为、提供便捷安全的资金服务、增强产业连接紧密度等提升农户创业的绩效。就贫困地区创业农户而言,金融支持对农户创业绩效整体上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提升信贷可得性仍是为贫困村创业农户提供金融支持的重点。现行对农户创业的金融支持存在供求难以匹配、信息资源不足等困境。深化对创业农户的金融支持,要依托乡村振兴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从完善信用环境建设、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生态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合作金融机制、完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加强对创业农户的教育培训、激励中青年农民创业等方面着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新华  曾红  周娟  
既有研究都认为小农户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将被规模经营主体替代。但是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小农户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完全可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其途径便是服务规模化。不过,我国小农户"小而散"的固有属性使农业社会化服务难以实现规模化,从而直接制约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唯有通过组织化才能助推小农户在服务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以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担纲者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是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鹏   郭新玲   富潇睿   王淑芬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农户数字素养关系到乡村生态振兴目标能否实现。文章基于2016年、2018年及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及宏观乡村生态振兴相关数据,采用基准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及异质性分析等方法探究农户数字素养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乡村生态振兴,其促进效应为0.0156,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农户数字素养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从而助力乡村生态振兴。(3)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户数字素养可以显著提高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乡村生态振兴水平,影响系数分别为0.0140、0.0013,对西部地区促进效应不明显。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可知,乡村生态振兴水平越低,农户数字素养对其作用越大,在0.10、0.25、0.80分位点上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085、0.1778、0.1281。此外,森林覆盖率越高,农户数字素养对乡村生态振兴影响作用越大,高、低森林覆盖地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44、0.0030。文章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农户数字素养和乡村生态振兴的关系;将宏微观数据相结合,采用双向固定效应及中介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探究农户数字素养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作用机制,丰富了相关研究理论。文章提出注重农民数字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森林覆盖率等政策启示,以强化农户数字素养对乡村生态振兴的积极作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鑫  
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对小农户和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率与经营规模的关系开展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小农户粮食生产中存在土地生产率与经营规模之间的反向关系,但这种反向关系对于家庭农场并不显著;小农户粮食生产中基本不存在劳动生产率与播种面积之间的正向关系,但这种正向关系对家庭农场却比较显著;绝大部分小农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和成本利润率上升的阶段,难以达到或接近规模报酬和成本利润率不变的阶段,相比之下,已有相对较多的家庭农场达到或接近规模报酬和成本利润率不变的阶段。总的来说,家庭农场在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上较小农户都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无论是保障和扩大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发展家庭农场都是较优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欣  陈玉兰  赵达君  
[目的]农户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决定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此研究分析影响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及行为的相关因素及路径。[方法]基于新疆各地州的35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形成机理。[结果]农户对绿色农业的认知、政策的引导、感知收益和绿色生产意愿与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呈正比,感知成本则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具有负向作用。农户的绿色认知越清晰,绿色生产意愿越强烈,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推广力度越强,越能刺激农户进行绿色生产行为。而农户感知到花费的金钱、劳动和精力越多,则会削弱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结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和感知收益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均有正向作用,其中各项指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相对而言,农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为影响更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志恒  崔民  
以有机肥的施用行为为例,利用甘肃省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和调节效应方法,从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同时基于对农户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的特殊认识,笔者对文化资本中的"文化程度"与社会资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有76.7%的农户施用有机肥较为理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均对农户施用有机肥产生正向,其中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文化程度能通过对社会资本的调节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从适度提高农户播种面积,提高农户的文化程度,增强媒介信息对绿色发展的推广宣传,加强与技术单位和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嘉莘  杨红娟  
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成为农户生计提升的重要抓手。选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基于2014~2020年对农户跟踪调查获得的1015个样本数据,评估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影响,并对控制组农户进行纵向追踪比对,为研究结论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结果发现:(1)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农户生计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具备稳健性。(2)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农户生计具有可持续的推动作用。进而提出着力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规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人才以及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小溪   王磊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了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推进脱贫农户生活持续改善的重要时期。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全面剖析脱贫农户生活持续改善面临的制约性因素,并从生计资本积累、生计策略优化、生计能力和脱贫动力提升等层面提出促进脱贫农户生活持续改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决策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