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1)
- 2023(7349)
- 2022(6070)
- 2021(5726)
- 2020(4601)
- 2019(10318)
- 2018(10009)
- 2017(19838)
- 2016(10885)
- 2015(11884)
- 2014(11911)
- 2013(11787)
- 2012(11211)
- 2011(10282)
- 2010(10770)
- 2009(10035)
- 2008(9795)
- 2007(9221)
- 2006(8530)
- 2005(7564)
- 学科
- 济(40231)
- 经济(40184)
- 业(31196)
- 管理(27825)
- 农(27646)
- 税(21809)
- 税收(20369)
- 收(20199)
- 企(19629)
- 企业(19629)
- 农业(18305)
- 财(16817)
- 中国(14109)
- 业经(12527)
- 方法(12020)
- 制(11285)
- 地方(11114)
- 数学(10832)
- 数学方法(10661)
- 策(10437)
- 收入(9123)
- 及其(8465)
- 财政(8083)
- 政策(8027)
- 银(8022)
- 银行(8014)
- 贸(7902)
- 贸易(7896)
- 发(7895)
- 农业经济(7789)
- 机构
- 学院(148562)
- 大学(143910)
- 济(63011)
- 经济(61442)
- 管理(54352)
- 研究(53292)
- 理学(45343)
- 理学院(44862)
- 管理学(44176)
- 管理学院(43871)
- 中国(43142)
- 财(37678)
- 科学(30100)
- 京(29933)
- 农(29780)
- 所(26974)
- 财经(26236)
- 江(25813)
- 中心(25214)
- 经(23651)
- 研究所(23613)
- 农业(21809)
- 省(21153)
- 业大(20739)
- 州(19865)
- 范(19557)
- 师范(19414)
- 北京(19161)
- 经济学(18991)
- 院(18826)
- 基金
- 项目(91119)
- 研究(72201)
- 科学(71317)
- 基金(64710)
- 家(55417)
- 国家(54839)
- 科学基金(46216)
- 社会(46034)
- 社会科(43350)
- 社会科学(43342)
- 省(36015)
- 基金项目(32992)
- 教育(31481)
- 编号(31447)
- 划(29752)
- 成果(27777)
- 自然(26628)
- 资助(26457)
- 自然科(25987)
- 自然科学(25981)
- 自然科学基金(25516)
- 课题(21578)
- 发(21373)
- 性(20386)
- 部(20346)
- 重点(20076)
- 国家社会(19009)
- 制(18859)
- 创(18634)
- 项目编号(18253)
共检索到249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安 付正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着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程度。本文通过梳理现行税收政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激发乡村创业就业活力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状,分析现行支持乡村振兴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制定农业现代化专项优惠政策、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税收优惠、提升普惠金融税收优惠效能、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以及优化税收优惠方式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均等化与可及性等建议,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大税收支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成 盛敏玥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面临重大机遇。在现代国家治理背景下,税收能够通过保障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驱动经济总量与结构合理化以及促进政府与社会成员间有效互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会受到减税降费政策、税收非中性效应和地方财力基础等现实因素的约束。针对既有税收政策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税收政策应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陆昂
政策性投资基金支持乡村振兴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当前,地方政策性投资基金支持乡村振兴取得一定进展,在基金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同时,面临财政出资规模和带动比例等制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应深化对财政出资与国有资本出资的联系区别、国家级与地方级的功能定位、政策性与非政策性的互补关系、政府有偿支持对无偿支持的适度替代等问题的认识,加快构建以国家级和省级政策性投资基金为核心的多层次的政策性投资基金体系,进一步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关键词:
投资基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铮 魏传成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需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统筹性和针对性,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方向全面转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遵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阶段乡村振兴发展要求,需要重点关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面对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速度缓慢、人才要素短缺、发展农业科技的资本要素不足、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应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聚集机制和金融投入机制,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晴 刘思佳 张家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力解决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战略。税收作为财政工具之一,可以通过其优惠政策引导涉农资本、人力、技术、信息要素的配置,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对国内货物与劳务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中的涉农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并与OECD国家进行比较,本文提出,可进一步扩大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覆盖范围,优化政策体系结构,增强政策间协同性,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税收优惠 比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博 梅莹莹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及其演进进行总结评价,全面分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机制建设、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强化环保科技的成果转化及其推广应用等对策建议,对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等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博 梅莹莹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及其演进进行总结评价,全面分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机制建设、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强化环保科技的成果转化及其推广应用等对策建议,对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等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涛
财政税收政策,在经济调整中起到有效且积极的重要作用。同时,其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更能有效的帮助实现农业积极的转型升级,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条件。文章从现行农业税收政策的问题入手,针对无偿投入、融资等方向进行分析,为财政税收在农业转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乡村 农业转型 财政税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黎
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山东省淄博市因地制宜,探索以联村党建引领村庄抱团发展、共同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强村带动型、村村互助型、村企联建型、城乡融合型等多样化的联建发展模式,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实践效果表明,联村党建是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创新和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在新时期,为有效应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建议分类推进联村党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关长坤 王亚华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途径。谋划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战略协同设计,提高两者的衔接度和整合度,对推进中国共同富裕进程意义重大。首先,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共同富裕的“经济效率—社会正义—精神自由”三维度框架,讨论中国式共同富裕之路对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然后,分析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九条路径机制;最后,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途径。本文有望在理论层面上丰富拓展乡村振兴增进共同富裕机制的科学认知,在实践层面上为中国实践者理解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设计和政策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精神富裕 理论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润林 王真 金翎 林劼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产业兴旺,各级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明晰财政支持路径,对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阐释了产业及产业兴旺的内涵、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政策目标逻辑,从财政支持政策设计、财政支持资金规模、财政政策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广西实践探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理论和政策实践分析,提出了支持产业兴旺加快广西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金良
开启金融服务三农新征程2020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邬志辉 徐萌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要培养,根本在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在政策意涵上,彰显了乡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统筹设计,乡村教育振兴层次类别与地域功能全面覆盖;在研究方法上,学术界意识到用西方理论套裁中国实践的危害,提出了“从中国实践出发”或“扎根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方案,但理论原型依然是“西方”的,是“从西方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中国”,应回归“把中国作为方法”;在实践路径上,实现了赓续优秀传统与弘扬现代价值、教育振兴乡村与乡村教育振兴、政府倾斜支持与多方援助帮扶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力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尚君 崔健
立足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农业保险更需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真正成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我国农业保险自2007年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保障范围不断加大,保障效果持续加强。具体来看,我国农业保险承保种类基本覆盖农、林、牧、渔等全部领域,承保的农作物品种已超过280种,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承保覆盖率已经超过65%。2016至2020年这5年间,累计为全国农业产业提供了保额为12.2万亿元的风险保障,惠及农户8.02亿户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强 曾恒源 殷婧钰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实现转移,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阶段。无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还是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挑战,都要求加快构建新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的重点在于建设有为政府、建立有效市场和培育有志农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互补互促,以及发挥有志农民的主体作用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内涵。稳固的制度基石以及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与有志农民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力机制需要多措并举,实现制度、政策、机制等多方面创新,不断推动有为政府建设,促进有效市场建立和加快有志农民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